大明第一臣第3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2/1964


朱元璋沉吟了少许,就道:“还能怎么办,敲山震虎,杀一儆百。挑几个混账的东西,咱剥了他们的皮,那帮东西也就知道怎么办了。”
张希孟忍不住咧嘴,果然很朱元璋!
仔细审视,老朱一生就是这么干的,而且貌似效果还不错,至少杀出了洪武盛世。绝对不能把老朱的杀人简单理解成他这人脑子有问题,就喜欢杀戮如果那样的话,朱元璋断然没本事一统天下。那位喜欢屠城的结果如何,人尽皆知,最多做个霸主而已。
老朱不但坐稳龙椅,还很快恢复民生,效果拔群。那就不得不说他杀人的艺术了,从某种程度上看,老朱的杀人更像是末位淘汰。
定期除掉一些渣滓,每年或是百分之三,或是百分之五从官到武将,从渡江之后的,到渡江之前的,从疏到亲就像是老农犁地,只要是犯了罪,就难逃一死。
而朱元璋杀人很有趣,他不是随便动手,而是每杀一个,都要有充足的罪行,严格按照国法来做。
或许有些案子在后世看起来是过分了,但是在明初的律法水平来看,绝对是铁案。
就拿胡大海来说,他在前面领兵,老朱查到了胡大海的儿子,手下人都劝老朱,不能杀可朱元璋就是干净利落处理了。
咱宁愿胡大海叛变,也不能坏了法度!
结果却是胡大海比谁都忠心,替老朱东征西战,把一条命都搭进去了。
稍微了解一下朱元璋的行事风格,就会明白,越是地位高的,影响力大的,就越要名正言顺。至于用什么鹅肉害人,根本是民间杜撰,上不得台面的胡说八道。如果老朱想杀徐达,他一定会斩草除根,毕竟徐达影响力太大,不能留下任何隐患。
既然如此,用鹅肉杀人,还能剪除党羽吗?
肯定不行啊!
所以到了徐达这个程度,要么不办,要办,就一定是谋反事实上徐达只是正常病死罢了。
他们那个年纪的武将,出生入死,一身的伤痛,能活五十多岁,已经算是高寿了。
“主公,我原则上赞同您的意思。”张希孟斟酌道。
“原则上?”
“就是站在全局的高度,以宏观视角,针对全军整体,确实需要霹雳手段,以坚决的姿态,贯彻军法,严明军纪,实现上下一心,如臂使指。创造团队最大价值,实现兵将间的生态化反,为主公争霸天下铸就最顽强的纪律长城!”
朱元璋眉头紧皱,越听越皱眉,“你给咱说人话!”
“说人话就是能不能再细节上面,稍微通融一下,比如先明确一些纪律,组织落实,针对初犯,可以稍微网开一面。只有那些怙恶不悛的,再严惩不贷?”
老朱冷哼,“说来说去,不还是要咱留情手软吗?”
“不是手软!”张希孟正色道:“主公,刑罚的要义是让人警醒。因此只要付出的代价远比所得高就行了。比如说一个人偷了一只鸡,打他二十板子,打得皮开肉绽,半个月下不了床,就已经足够了。可若是偷了一只鸡,就要砍了他的头,固然惩罚够严厉,但是却削弱了砍头的权威,既然不论大小,什么恶行都会丧命,我就所幸肆意妄为,只求不被发现就好。”
“主公以为如何?”
朱元璋沉吟思索良久,缓缓道:“先生这么干,会不会过于放纵,让那些人以为可以侥幸逃脱惩罚,然后肆意妄为啊?”
张希孟道:“主公担心的确实有道理,以当下军中的情况,的确会这样的。说是查清楚,不冤枉好人,但是又有多少查案子的,又能查清楚多少事情到头来还会让很多恶人逍遥法外,置军法于无物所以我的想法是专门增加执法力量,在军中设立专门的人员,主要负责宣讲军法。要让士兵清楚,同时呢,还要有执法的,针对违反军法的行为,要尽快处置,在士兵面前,严惩不贷,警示人心,这样才能起到效果。”
老朱略微怔了怔,听着不错,但究竟能怎么样,他还拿不准。
“既然如此,就按先生的意思办不过如果没有效果,咱可是还要过问的,要按照咱的意思办!”
张希孟急忙道:“我也不过是把主公的意思,变成能够落实的方案。我是没有什么想法的,即便有,我也坚决不同意自己的想法!”
朱元璋愣了好一会儿,才明白张希孟的意思老朱气得笑了,咱有这么吓人吗?
“行,你放心大胆去办,出了事咱兜着,这总行了吧?”
张希孟如愿以偿,其实相比起勉为其难的领军,他更喜欢整军强化军纪,组织后勤,培养人才,建立管理体系。这也是他擅长的。
比起一刀一枪,在疆场冲杀拼命,要安稳多了。
因此但老朱渡江之后,张希孟就赶快放弃了水军都督的职位,不管水陆兵马,都归老朱直辖。
而且张希孟在日后修订实录的时候,还特地淡化了这件事,他可从来没有当过都督啊!别乱往咱头上扣帽子!
经过两天的忙碌,张希孟公布了首批的军事纪律。
其中第一条,一切行动听从指挥。
这是根本中的根本。
任何一支强军,都要做到上下一心,如臂使指,要听话,服从命令,克服困难。
负面的例子就不多说了,元军一路惨败,就输在军纪上面。
无论是陆上,还是长江水师,将领没法号令下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2/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