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3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3/1964


如此的兵马,焉能不败!
在服从命令之外,就是不许扰民,不能抢掠百姓,不能住民宅,就算是百姓的一针一线,也不许碰。
须知道朱家军的根基就在民心,如果失了民心,就什么都荡然无存了。
再有一条,由于连续作战,击溃了相当数量的元军,在战场上,铠甲兵器,马匹辎重,甚至是金银财宝,数量相当多。
任何人也不许私藏,必须上缴,然后按照功劳大小,急需情况,统一分配。
如果谁因为缴获,互相争执,发生了严重情况,乃至伤人,杀人,主犯要处以极刑!
张希孟很明白写了,谁敢乱抢战利品,不服管理,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这些归结起来,核心还是在于服从命令。
另外张希孟又制定了一些行为规范,诸如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尤其是最后一条,张希孟针对俘虏问题,制定了严格的规定。
首先,针对那些主动归附,并且能够反戈一击,协助破敌的,定义为起义,起义队伍要参照朱家军的标准,即便不符合要求,也要妥善安排,除极个别罪大恶极的,不能斩杀。
其次,就是在大军压境之下,自知无望,主动投降的,属于投诚,也要妥善处置。
最后就是那些在战斗中被俘虏的,应该被定义为战俘,需要进行严格教育,轻易不能编入军中,还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劳动,确认改过自新之后,才能按照普通人对待。
而在这些之外,张希孟又一次把曾经的几项军纪拿出来,告诫所有人,不许赌博,不许酗酒,不许私自带女人进军营,更不许出去逛青楼。还有,针对武器,要妥善保护,不许损坏,不能私自出售。
对于战马车架,都要妥善养护,还有,不能浪费粮食,不许贪墨士兵军饷、菜金,每次采购,都要有详细的账目,要定期公开,接受所有人审视。
各种行为规范,全部加起来,足有一百条以上。
面对这些东西,包括巢湖水师在内,都目瞪口呆朱家军也未免太严厉了吧?
===第一百六十二章
狱中悟道===
张希孟拟定的这一套军规,看起来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只要区分开,就很容易理解比如有针对军容的,要求衣帽整洁,定期洗澡,注意个人卫生,不许随地大小便等等。
也有针对军队财务的,比如军饷必须发放给每个士兵,不许克扣,采购军需物资,不许以次充好,不许缺斤短两,要定期公开支出,接受评议。
再有就是士兵个人行为,不许赌博,不许酗酒,不许逛青楼等等。
其余的诸如服从军令,缴获归公,保守秘密等等,则是对作战的规定所以经过一番梳理,就会发现,这些规定都可以称得起合情合理,算不得多繁杂。
可问题是在一些新归附的将领看来,这就太不可原谅了。
怎么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什么都给管了。
还给不给他们一点权力了?
试问哪一家的军中,自己的兵不归自己管?
那我们以后还怎么指挥士兵作战?他们要是不怕我们,不听军令,那又该怎么办?
乱七八糟的声音,到处都有,不过很显然这帮人还不敢直接针对张希孟。而且由于是刚刚归附,在老朱身边也没有能说得上话的人,也就只能抱怨一下。
当然了,他们还有一个手段,那就是跟主动离开,另寻出路。
老子投元还不行?
池州的一些元军就准备反复横跳一次。
不过还没等他们动手,从和州方向,就送来了一批军粮。
这是很惊人的事情,众所周知,和州刚刚经历了战乱,十万元兵闹腾得很凶,有不少地方的庄稼都遭到了破坏。
无论怎么看,都只会减产,损失惨重。
即便如此,和州也有粮食送来?
事实证明不但有,而且还不少!
战争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也不能忽略另一件事。
那就是各地广泛组建民兵之后,元军很难肆意进入农村,烧杀抢掠。而且老朱又把和州城留给了元军。
这样一来,综合估算,和州的夏粮只损失了一成五左右。
另外由于抓到了大量俘虏,李善长直接下令俘虏参与夏收,这样一来,劳动力充足,粮食不必烂在田里,对于和州百姓来说,绝对是一个大丰收。
朱元璋和张希孟心心念念的夏收总算是有了盼头。首批五万石粮食,运送到了江南,后续还有更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3/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