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3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2/1964


张希孟也表示赞同,经过短暂整军,朱家军已经有了一些眉目,尤其是主力已经从江北调了过来,此刻的朱家军主力七万人,还不算水师。
可谓是兵强马壮,将星云集。
“传令,让常遇春领兵三千,以为前锋,兵进太平!”
太平路紧挨着集庆路,治所在当涂,而在太平路境内,有一个最紧要的所在,叫做采石,又名牛渚!
当年隋朝大将韩擒虎就是袭占采石,灭了陈,终结了南北朝。
南宋的时候,虞允也曾经在采石击败了金军,保住了江南半壁。
这座古战场,又要再一次见证王朝兴衰起落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
朱元璋点兵,手下将领齐聚,以七万之众,浩浩荡荡,直扑太平,势要一战成功。
也没有人会怀疑,事到如今,江南的元军已经丧胆,或许还有那么几个忠于元朝的大将,也有那么一些能打的士兵。
但是大元朝江河日下,又岂是几个人能扭转的
总而言之,这就是一只煮熟的鸭子,只看是吃还是武吃了。
既然事情不算复杂,张希孟就没有跟在老朱的身边,他被留了下来,除了组织后勤,管理俘虏,协调各军之外,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使命,照顾马氏!
没错,马氏距离生产的日子已经不远了,或许三五天,或许就在眼前,至多不会超过十天。
作为老朱家的第一心腹,张希孟责无旁贷,需要尽力确保这个万众瞩目的孩子,顺利降生。
张希孟还能说什么,朱标这个兔崽子,还真是享受万千宠爱啊!
朱元璋已经引兵离去,张希孟每天两次,过来探望马氏,顺便陪着她聊天解闷。
这一天刚刚告辞,就有人找来了。
“先生,大事不好了!”
张希孟眉头一皱,“什么事?是主公那里?”
“不是,是小明王派来了钦差!”
“钦差?什么钦差?是要送吴百户回来?”
送信之人摇头,显然刘福通没有这个好心肠,派来的钦差正是郭天叙和张天佑两个,他们带着韩林儿的圣旨,过来准备上任都元帅和右副元帅。
张希孟听说是这么两块料,简直笑出来了。
派谁不行,偏要派他们俩过来!
是这俩货没有自知之明,还是刘福通太高估他们的作用了?
很凑巧,朱元璋不在,就让自己处置了这俩货吧!
张希孟完全有这个资格,因为当初就是他把郭子兴等人送去怀远的。如今郭子兴早就死了,只剩下了郭天叙和张天佑,那就更不用客气了。
至于韩宋的旨意,老子不承认的旨意,比起擦屁股纸又如何?
很多人都认为朱元璋是韩林儿的臣子,这话其实是值得商榷的,韩林儿的确下旨,封了朱元璋左副元帅的头衔,但是老朱并没有接受,从这个角度来讲,他并不算是韩林儿的臣子。
但是彼时老朱实力弱小,需要找个靠山,也就接受了龙凤年号。
从一开始老朱就没打算给韩林儿当臣子,明白这一点之后,就会明白,像马氏这种老朱的枕边人,是绝对清楚丈夫心思的,日后韩林儿死了,马氏只会拍手称快,如果非说马氏震怒,跟丈夫吵架,只能说一次黑俩。朱元璋没有那么阴险狠辣,他对韩林儿的态度,手下将领人尽皆知。
对于马氏来说,如果在这么简单的事情上,都没法和丈夫心心相印,也就没资格得到老朱的尊重了。
只不过如今的朱元璋,已经渡过了长江,手上握着十万大军,论起实力,丝毫不比刘福通差多少。
就连使用龙凤年号的事情,也鸭子睁眼大可不必了。
张希孟高居主位,笑呵呵瞧着,不多时郭天叙和张天佑一前一后,走了进来。算起来他们也有好长时间没见过了。
如今的郭天叙比以前沧桑了许多,尤其是脑门上的纹,深深可进皮肤里,无论如何,也没法平展开。
张天佑更惨,鬓角竟然有了白发,憔悴苍老,提前进入老年了。
这俩人看到了张希孟,也是一愣,这小子可是朱元璋手下头等刁钻古怪的,最是不好对付。
顿了顿,郭天叙才开口道:“元璋呢?我们要见元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2/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