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5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3/1964


杨元杲顿时愕然,他能知道怎么办吗?
一直以来,有意放女人为官的都是张希孟。如果是张希孟硬推,他们自然可以暗中掣肘,可以肯定说,女侍郎绝对当不好。
然后他们就能劝说朱元璋,从善如流,把女人为官这事给掐死!
再也不许提了。
可现在麻烦的粮长是李善长提的,出了个女粮长,朱元璋又是那个态度,事情都压在了李善长头上。
“李相,我说句不客气的,这个女侍郎,无论如何,也当不好的,到下,都会责怪咱们的!”
李善长唉声叹息,“还是希武看得明白,可我现在如何能劝说上位收回成命?要知道夫人盯着,上位又一心给女人一条出路,鼓舞士气。我要是说不行,只怕”
老李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是谁都明白,你满足不了朱元璋的要求,那就只有从位置上下来!
按理说杨宪也不是不想扳倒老李,奈何此时李善长滚蛋,他也捞不着任何好处。
“李相,要我说,如今唯一的办法,就是请张相善后了,他一直引而不发,肯定是有主意的!”
还要去找张希孟!
李善长无奈长叹,他已经把左脸送过去了,现在又要贡献右脸,在张希孟面前,他是彻底抬不起了头了。
但是又有什么办法?
第二天李善长顶着黑眼圈,早早等在值房门口,恭候张希孟到来。
果然,等张希孟出现,李善长立刻向前施礼。
“张相,没有别的说的,只求你能想个办法,帮我渡过这一关,我感激不尽!”李善长简直就是哀求了。
这个破事越来越难办了,本以为江楠无关紧要,结果她的舅舅居然是施伯仁,舅母是郑允端!
这位大才女可是太不同寻常了,李善长身边的士林名宿,不少人都提到了此女,绝对她的死,万分可惜。
要是再不妥善解决,朱元璋震怒,马氏不悦,是活力十足左突右撞的,这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现在可是刘备吃花椒,输麻了啊!
就算他有办法也不管用,整个朱家军,能收拾这个烂摊子的,就只剩下张希孟了。
什么叫众望所归啊!
不过张希孟却不敢疏忽大意,因为这事情绝不是任命不任命一个女官那么简单!
“我以为真正的要害在于用人,到底该用什么人纵观历代用人习惯,有布衣卿相,有唯才是举,也有九品中正,开科取士。总体来说,我们的用人范围是越来越广的。”
“按照这个思路发展,任用粮长,甚至是任用女人,也不是不行但是我以为不该是决定某个位置,就让他们填充进去,这不合适。如果把任用女人为官,变成要在官场中多一个女侍郎,这就是本末倒置,甚至是居心不良!”
张希孟说得很不客气,等于是把老李的鬼把戏点破了。
你想给女人机会,他就塞给你个女侍郎。也没有任何准备铺垫,就让她去做事,周围再安排一大堆掣肘的,等她出了一大堆的错误,就可以借着否定这个人,推翻这项政策。
这种故意挖坑的手段,自然是行不通的。
“要想让女人为官,就必须走正规流程,就要通过考试而我们现在又规定所有科举考试,必起自学校那我们是否可以让女人进入官学呢?貌似还没有!不要说官学,就连蒙学都没有女人的位置从一开始,就是不给女人机会,不许女人读书这样一来,又何谈从女人中间选拔人才呢?”
“所以要我说,不是增加几个女官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给女人一条通道的问题!道路给了,机会摆在那里,如果本事不行,没法在仕途上走得更远,也就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了。”
===第二百三十三章
马皇后的智囊===
中华吴国元年秋以吴国公朱元璋并中书省名义,下发一连串新的法令。这些法令堪称均田大纲之后,最密集,最详尽的一批律令。
张希孟和宋濂作为法令的主要起草者,朱元璋批准之后,由李善长统领的六部负责执行。
而且自此之后,整个中华吴国的中枢格局也就成型了。
张希孟统领学士院,太学,通政司等衙门,基本承担起国家大脑的角色。由他们起草政令,朱元璋负责决策,李善长的六部负责执行。
类比起来,张希孟这边相当于三省当中的中书省,李善长的中书省反而更像是负责执行的尚书省。
但是仔细研究一下决策过程,就会发现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虽然中华吴国披着三省六部的形,但是实质精髓完全不一样。
重大的法令,不是张希孟这边异想天开,就可以随便提出来的。。
通常都要先形成构想,然后交由各方讨论,送到朱元璋面前决定下来,然后中书六部才会负责落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3/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