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5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6/1964


老朱略沉吟,
“这行吗?张士诚那个狐狸不是说什么淮盐换粮食吗?”
张希孟笑道:“主公,
如果是以物易物,互通有无,不管怎么弄,张士诚都不会伤筋动骨。可若是我们用宝钞换他的铜子,
把他的铜钱抽出了一些,到时候我们的宝钞就能流入苏州市面。那时候就是用我们的纸币,去买他们的丝绸食盐了。”
朱元璋还在思索,李善长却是醒悟过来,顿觉这个主意大妙!
“张相,你的意思是我们付出的是宝钞,是纸,却能从张士诚那里弄来铜钱,食盐,丝绸?”
张希孟笑着点头,“没错,不过要说咱们的是纸也未必,因为一旦咱们真的把宝钞当成纸,所以滥发,那时候宝钞就会跟元廷的一样,彻底崩溃。彼时张士诚就能靠着他的天佑通宝,收割咱们了。”
张希孟对老朱道:“主公,这就是我说的不在于货币好坏,而在于货币信用的来源。只要主公比张士诚更有信用,武力更强,手腕更硬不管张士诚怎么折腾,他都玩不过咱们。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何况张士诚也不是个巧妇!”
李善长抚掌大笑,“妙哉!张士诚确实不是巧妇,他的本事比起张相可差远了!”
张希孟谦逊道:“李相谬赞其实咱们能靠货币占张士诚的便宜,背后是我们的兵马能打赢老张,他要是敢跟我们开战,损失的只会更多。要是没哟真正的实力在,只要张士诚带兵过来,把我们打败了,宝钞立刻就连废纸都不如!有力量不用,跟没有力量,那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朱元璋跟李善长听着渐渐的,他们俩也有所领悟,说到底摆弄货币,还只是写花哨的小玩意,真正紧要的还是实力。
但是他们也清楚,这些小技巧也不能忽视,毕竟可以不动声色,从张士诚身上扒下一层皮,何乐而不为?
更何况,还能拿着从张士诚那里赚来的好处,去对付最大的敌人天完!
这多是一件美事啊!
“本来咱打算入秋以后,再对天完用兵,可最近不断有消息传来,倪俊,赵普胜,还有他手下的陈友谅,攻城略地,把抚州全境都给占了,又要染指邵武,瑞州等地,咱要是不给他迎头痛击,他们就不会把咱放在眼里!”
老朱杀气腾腾,很显然,他已经对天完忍无可忍了。
张希孟的出现,毫无疑问,大大加快了朱元璋势力的膨胀速度。
但是也不可否认,大家彼此都是联动的,不可能单纯老朱快速发展,别人无动于衷。
首先说刘福通,因为朱家军打出恢复中华的旗号,他这个“大宋正统”,自然要更卖力气北伐,尽快光复燕云才行。
因此可以明显看出,刘福通北伐脚步加快了,为此他甚至不惜从朱家军购买粮食。
另外张希孟搞出了战俘营,抓了那么多大元的高官,虽然别的队伍还没有人复制,但是元廷的军心士气垮塌的非常严重。
包括天完在内,攻城略地的进度大大加快,赵普胜就轻取了襄阳路,王奉国又轻易攻取了信州。
整个湖广,除了西南的土司苗寨,几乎都纳入了天完版图,明玉珍也顺利进入巴蜀,大刀阔斧,攻城略地。
在江西等地,倪俊,陈友谅等人也是进展神速。
这些人虽然没法全盘模仿朱家军的措施,但是照猫画虎,收拢人心,割除一些弊政,还是能做得到的。
因此可以看到天完的势头相当猛。
两头同样快速发展的猛兽,即将撞在一起!
“李先生,近日军需齐备,咱就准备出兵,金陵这边,就由你负责,军需供应,可万万不能出差错。”李善长连忙点头,“请上位安心,我一定尽力而为只是有关宝钞一类的事情,怕是还要麻烦张相才是。”
朱元璋哈哈大笑,“谁说不是咱可无酒无肉,军中不能没有张先生。这是第一次和天完正式较量,咱身边少不了精兵强将。让徐达统兵,担任先锋,常遇春和胡大海做他的副手。张先生,朱先生都跟着咱,参赞军机。”
老朱摆出了一个相当豪华的阵容,徐达,胡大海,常遇春,这三人负责前锋,绝对是智勇齐备,战力无双。
就算是再遇上张定边,估计也是老张吃亏。
而朱元璋坐镇中军,又把张希孟和朱升带上,这俩位一个是眼光卓越,一个是老谋深算,他们同样是珠联璧合,毫不夸张说,朱元璋拿出了全部的实力。
此外老朱还带上了朱正,花云,费聚,陆仲亨,唐胜宗等人,将星云集,星光灿烂了属于是。
朱元璋在这边调兵遣将,但是这一次出兵,最让人惊讶的不是派出了哪些猛将,有多少猛人而是马氏那边,只用了不到十天,一共五万套大红的鸳鸯战袄,如数送到了军中,交到了士兵手里。
得到了这些战袄的士兵都吓了一跳这么快送来了,不会是粗制滥造吧?
等他们查验之后,发现几乎每一件都是做工精良的一等品。
其中有几件战袄,在衣领,袖口,衣襟等处,愣是缝了四道线,而且针脚极为致密,拽都拽不开。
这针工简直绝了!
毫无疑问,马氏大获成功,赢得了开门红。
而此刻的金陵城,也有数以万计的女人,正在享受着收获的快乐比如韩秀娘,她就熬了几个通宵,赶制出三套战袄,上交之后,拿到了一贯二百宝钞。
这些钱算不上多,但是放在过去,也要丈夫当十天搬运工,才能挣到。
给军中做衣服,要手艺好,但也的确赚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6/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