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6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2/1964


李善长迟疑片刻,终究不好再说什么,只能继续往下说天可怜见,今天的朱元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说多了,他几乎没有发问,只是听着,绝对从善如流,丝毫没有为难老李。
哪怕有些明显草率的议案,包含着明显的漏洞,这是李善长有意留给朱元璋修正的,毕竟身为属下,要给上位的表现空间。
这一点李善长拿捏死死的。
可诡异的是朱元璋竟然没管这些漏洞,仿佛没看出来似的。
一切都按照李善长的意思办,连改都没改。
老李心慌了,他倒不是担心这些小漏洞,毕竟以李善长的手段,在执行的时候,完全可以轻易消除。
问题是他弄不清楚,朱元璋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莫非说眼前这个上位是假的?弄个傀儡在这里糊弄事?
不然根本没法解释清楚,以往事必躬亲的朱元璋,怎么会舍得放权给自己?
老李是越来越糊涂。
而且由于朱元璋的配合,他准备一大堆的公,足足可以讨论一天,甚至讨论到半夜三更的内容,只用了不到一个上午,就全部解决了。
在李善长的手里,只剩下最后一份东西,这就是官吏的俸禄问题。
说来有趣,老朱起兵也有好几年了,但是官员的俸禄竟然还没有确定。
这主要是因为早期官不多,彼时金银用处太大,不能随便发了,宝钞还没有开始印刷官就仿效将士,一起领禄米,而且还是在同一套体系里,准确说此时的朱家军没有俸禄的概念,只有军饷,官也是一样。
好在这时候粮食是硬通货,偶尔张希孟还会撺掇朱元璋,给点赏赐,逢年过节,加个三石两石的。
总体上官员还能过得下去。
等渡江之后,官员队伍越来越膨胀,尤其是举办科举之后,使得地方官吏人数太多。如果还像之前那么发禄米,就要从军屯里面出。
武将们早就承受不住,迫切需要改革。
顺带着老朱登基,正式建立武属官,李善长就弄出了一套单独的俸禄体系,附在六部官员,职责划分,冠带衣帽等等一大堆事情的后面。
相比起前面那些,俸禄自然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李善长琢磨着朱元璋在讨论一天之后,大致听了听,就会答应,所以没怎么在意。
可是今天的情况变了,最不起眼的俸禄问题,反而成了压轴大戏,老李只觉得压力如山,但也要打起精神来。
“上位,百官代天牧民,责任至重。官俸高低,关乎人心士气,马虎不得。但是国家草创,百废待兴,也不能承受过多的俸禄。因此臣再三思量,觉得应该参照宋元的标准,适当损益”
李善长提到这里,发现张希孟和朱元璋都沉吟不语,似乎有什么意见,李善长的心越发下坠,不好!
大宋只这段时间,抨击最多的朝代,而元朝又是要推翻的昏君伪朝,参考这俩货,朱元璋怎么可能满意?
因此李善长急忙道:“臣是参考了宋元的俸禄,不过已经压低了很多,尚不足宋朝俸禄的三分之一若是上位有疑问,臣这就修改!”
老李战战兢兢,把有关俸禄的清单递给了朱元璋。
一旁的张希孟却是心中暗笑,这个老李,还真是会算计。赵宋的俸禄是出了名的多且不说那些吓死人的正式俸禄,光是每逢年节,给朝中宰执重臣的赏赐,就足以让人咋舌了。
就算是大宋俸禄的三分之一,那也是个天数字啊!
真当有金山银山,花不完啊?
张希孟也没说话,反正让老朱决定吧,如果连这点东西都看不出来,也枉费自己的苦心教导了。
果不其然,朱元璋眉头紧皱,“李先生,这个月俸放在一边,你弄的这个职钱是怎么回事?”
李善长一怔,连忙道:“回上位的话,这也是仿效宋代的安排,是为了给衙门日常开支使用的。”
朱元璋眉头一皱,“不对吧?咱怎么记得各级衙门都有专门的开支花费啊?这又是怎么回事?”
“这个,这个专门给官员自己在衙门里使用的主要是处理自己的事情”李善长的声音越来越低,说白了,这就是个官员迎来送往,吃吃喝喝的钱,当然了,也可以揣进腰包里,总之自己说了算。
老朱哪里能答应!
“公私不能混为一谈!衙门的开支要走公账,这个职钱不能要!”
“是!”李善长乖乖答应。
朱元璋还不肯罢休,“这个怎么还,还有职田?”
李善长咧嘴,“这个,也,也是效仿宋制,属于方便地方官治理”
“不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2/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