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6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3/1964


老朱直接给打断了,并且怒视着李善长,“李先生,你不会不知道吧?均田这两个字在咱们这有多重,你怎么敢弄出职田来?”
一瞬间,李善长竟然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杀气,老朱真的怒了。
他慌忙施礼,浑身颤抖,“臣,臣一时糊涂,请上位宽宥。”
老朱深吸口气,又往下看,刚压下去的怒火,竟然又蹿起来了。
这后面还有一大堆的东西有什么米、面、盐、油、茶、帛、炭、酒老朱都看直了,既然给了俸禄,怎么还有这么多东西?
咱给百官发钱,就是让你们买这些柴米油盐,结果咱再给你发一份,既然如此,那还发俸禄干什么?
这不是疯了吗?
“李善长!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咱看你是想中饱私囊,还是想拉拢人心?你怎么不把咱的府库都发给百官?”
扑通!
老李再也承受不住怒火,直接跪倒地上。
“上位,上位,都是臣糊涂,臣,臣不该仿效宋朝的规制,臣,臣立刻就去修改!”李善长浑身哆嗦,吓得不轻。
这时候张希孟突然道:“主公,能不能让臣瞧瞧?”
朱元璋把公随手扔给了张希孟,只是略微扫了两眼,张希孟就道:“主公,我看这事是误会李相了,赵宋向来舍得下本养士,还自鸣得意!所谓养士,都在俸禄之上,赵宋官员的本职有一份丰厚的俸禄,差遣还有一笔钱,同样十分惊人。再有,确如李相所言,有职钱、职田、衣料、米面粮油,盐茶绢帛,什么都给发了。逢年过节,皇帝万寿,还有额外赏赐,全都加起来,一个三品官,差不多每年要拿一个府的赋税供养,当然了,是最穷的府,不过即便如此,也很惊人骇目!”
“荒唐!荒唐!”
朱元璋气得跺脚,怒骂道:“咱早就说了,要革除赵宋陋习,要万象更新。李善长,你怎么还不长记性?”
老李被骂得狗血淋头,已经吓得半死,只能不停说:“请上位放心,臣,臣这就修改!”
张希孟却道:“主公,先别忙,也别急着责备李相,俸禄这个东西,不是凭空变出来的,李相参考前朝经验,无可厚非。主公不认可,也是情理之中。这事算不上李相的罪过,臣倒是有个建议,还请主公斟酌,也请李相参详。”
张希孟笑道:“三百六十行,官员也是其中之一只要参考一般百姓,每年有多少收入开支,再参考物价,拟出来一个算法,自上而下,给百官发俸禄也就是了。”
张希孟说完,李善长简直傻了!
这几句话比起朱元璋的疾言厉色还要吓人,我是拿赵宋的俸禄比,你直接拿百姓的收支做参考,你,你想穷死百官啊?
------题外话------
最后几个小时了,拜求票票啊!
===第三百一十章
你们想要多少===
李善长是一肚子意见,但是面对此时此刻的朱元璋,他真不敢多说了,生怕这位提起宝剑,就把自己给砍了。
为了自己的一条老命,李善长抱头鼠窜,落荒而逃。。。
朱元璋看着李善长的背影,重重哼了一声。
心中的怒火滔天,有一种强烈的被欺骗感。
老朱属于十分要强的犟种脾气。当初张希孟给他开列那么多的书目,他认字都不全,结果就硬是给啃下来。
他不怕吃苦,不怕早起晚睡,兢兢业业,如老农一般,打理自己的基业。
他认为事无巨细,都应该过问,常常为了一件小事,跟李善长争得面红耳赤,吹胡子瞪眼。
一颗心都扑在了上面,就没有个不好的!
但是到了今天,朱元璋意识到了自己或许犯错了。
治国这件事情,还真就不是玩命投入心血,就能得到回报的。
这行业十分邪门,如果掌握不了诀窍,没准投入的心血越多,收获也就越少,甚至是完全相反。
也就是夕惕朝乾,兢兢业业,把自己弄成了亡国之君。
就拿这个官制设计来说,看起来让谁当尚书,谁当侍郎,谁负责执行,谁负责监督这些肯定是大事情,至少比起官员的俸禄重要多了。
但事实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官僚体系已经进化到了非常成熟的阶段,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互相制衡,大力监督。
这些该有的东西,也都有了。
无非是合适不合适,能不能顺利履行职责这些事情很复杂,不是说选一个能干的贤臣就能解决问题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3/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