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7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2/1964


张定边这家伙运气还真是不错,竟然得到了这么多名将的照顾,毫无疑问,他大约是跑不出来了。
但他会不会甘心投降呢?
张希孟还真挺担心这家伙轴脾气上来,死活不肯投降,那就不好办了。
张希孟突然发现了那面陈友谅的旌旗,张希孟有了一个主意。
“主公,把这个送过去怎么样?张定边见到了旗号,必然灰心丧气,斗志锐减。”
老朱想了想,笑道:“先生似乎很重视张定边,志在必得啊!”
张希孟咧嘴一笑,“其实臣是在乎朱英,他还在浮梁,能少拼命,少点危险,臣才是求之不得。他的命苦,说实话,臣是不舍得他受委屈的。”
朱元璋眉头微动,脸上似笑非笑。
哪怕是对朱标,张希孟也是主张要多历练,不经历那些东西,就没法成才,好的太子是教育不出来的。
可是到了朱英这里,画风就完全不一样了。
朱元璋连连点头,突然他笑道:“先生,你说欧普祥不识抬举,不想去外面封国。你说这事朱英行不行?”
“行啊!怎么不行!”
张希孟立刻道:“主公,你要是这么想,那可就太好了,务必要给朱英找个四季如春,风光秀丽的好地方。”
“哪里?”
“自然是云南啊!”张希孟忍不住道:“汉武帝征服西南夷,将云南等地纳入版图。一直到唐朝,南诏立国,再到后面的大理,又到了如今足足好几百年时间,这块土地都已经脱离了中原王朝的掌控。如今把匝剌瓦尔密统领云南,当地已经没有多少汉人汉风了。主公要是舍得,将云南交给朱英,再给他几十万汉人,让他镇守此地,恢复汉家衣冠,推行华夏教化。”
“守住了云南,就稳住了西南,稳住了西南,就稳住了中原的大后方。”张希孟感叹道:“或许在几百年后,中原大地面临危机的时候,子孙后代会感激我们今日的决定。疆域辽阔一些,家底儿厚实一些,这些才是明的真正底蕴,哪怕遇上了败家子,也要败些年头,不至于一下子就亡国灭种。”
朱元璋对这些话,将信将疑,但是他看出来了,张希孟是真想替朱英讨点好处。
“其实就凭着驻守浮梁之功,咱就该好好赏他!”朱元璋大方笑道:“只不过一个云南,会不会太小,太远了?”
“不不不!”张希孟连忙道:“主公大可以放心,云南向南,还有太多的土地,要是那小子连开疆拓土的本事都没有,臣也白教他这么多年了,该打屁股喽!”
===第三百五十八章
张夫子的战场===
朱元璋瞧着张希孟替朱英讨要好处的架势,心头好笑此刻的张先生,才更像是一个峥嵘旳年轻人。
想来自己当初也是好运气,捡来了一个好儿子,又捡来了一个辅国大才!
“先生,要围张定边这头猛虎,咱怕徐达还不行,你和咱一起去吧。顺便看看那小子,他守城好几天,看看他吓尿没有?”
张希孟心中一动,去看看朱英?
不行,绝对不行!
我要是去了,这小子还不上天?
他偷了这么多年的俸禄,气得自己肝疼等他去了云南,就让他加倍偿还云南可是个好地方,不光有吃不完菌子,还有铜矿,务必要让那小子好好孝敬自己,每年送个几百万两。
让你偷我的,咱要你万倍偿还!
张希孟咬牙切齿,像个奸商。
“主公,对付张定边,臣就不掺和了其实臣还有一个更紧要的所在要去。”
朱元璋一怔,“先生要去哪儿?”
“去臣的战场!”张希孟意味深长道。
张希孟骑着一头小毛驴,在一队护卫的簇拥之下,从江州南下,直奔五老峰南麓,在那里有一座天下第一的书院,名叫白鹿洞书院。
理学鸿儒朱熹曾经在这里讲学。
心学的开创者,陆九渊也在这里讲学过。
一座书院,兼具理学心学,左右华夏数百年脉,这是何等成就!
而张希孟这个新进崛起的张夫子,要想取代理学,自成一家,最需要征服的就是白鹿洞书院!
朱元璋身为君主,放眼万里河山,总想着并吞四海,囊括八荒,恨不得把天下的疆土,都写上一个大大的朱字。
但是和朱元璋不同,张希孟是另外一条路,他鼓捣的东西,是要取代理学,引领千年大势,主导华夏重兴。
他的格局大着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2/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