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8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4/1964


而张希孟的民本,则是民为国家根本,在这个基础上,百姓享有田亩,教育等等权利,作为国家一份子,参与到国家的管理和运行当中。
化被动为主动,地位自是迥然不同。
再有仔细推究,就会发现张希孟的这套主张,对天子实则提出了一大堆的要求,绝不是简单的天人感应,随便吓唬皇帝那么简单,全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这些主张,也就是在开国的时候,可以摆弄,而且也就是遇上了朱元璋这么个勤政爱民的特例。
其实朱元璋也考虑过,这么弄下去,后代子孙还能不能驾驭天下,会不会威福下移……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向,子孙后代,就不会出现昏聩无能之辈吗?
如果如少帝一般,崖山蹈海,岂不是更加凄凉?
历史上朱元璋担心子孙胡乱折腾,就曾经赋予六科封驳之权,为的就是遏制天子胡为。
如今看来,也不过是稍微加了点保险罢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张希孟的这一番操作,算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放在两千年的历史上,估计都找不到第二个了。
毫无疑问,这是朱元璋的高光时刻,更是张希孟的成功。
“奉酒!”
张希孟高声大喊。
朱元璋依次将三杯水酒,洒落天地之间。
“奉祭品!”
拱卫司的兵丁依次摆上祭品,船头上的水兵也行动起来,将牛羊投入海中。
“上香!”
朱元璋将指头粗的三根香插入香炉。
这些做好之后,终于到了最让人期待的时刻,朱元璋的手里,捧着一篇从张希孟那里接过来的祭文,准备宣读。
大家伙都在伸长了脖子,尤其是前面的人,更是恨不得扑上来,好好看看老朱到底写的什么玩意。
毕竟赵宋已经被骂得狗血淋头,在这时候,你还能写出什么东西来?
刨坟掘墓吗?
令众人意想不到的是,朱元璋掀开祭文之后,第一个提到的竟然是陈胜吴广,“……自大泽乡首举义旗以来,历代豪杰,不平则鸣,中原义士,不曾断绝……宋室天子,终结五代乱世,治世有功,不抑兼并,民生困苦,百多年间,起义之人,不可胜计。”
“又有靖康之后,金人踏践中原,山河破碎,百姓遭劫……虽山野之人,草莽义士,亦愤然起兵,抗拒胡虏,梁山张荣,缩头湖大捷,天下扬名。朝野上下,皆有不屈忠魂。无奈赵宋屈膝媾和,一败再败,以至于蒙古南下,赵宋社稷,断绝崖山。”
“然则宋室虽败,人心不死……”
朱元璋说到了这里,声音陡然提高,能临近的诸臣也都吓了一跳,关键的东西要来了,他们听的就是这个!
“福建民人陈吊眼,于至元十七年起兵抗元,兵马一度多达十万,天下震动。前一年正是崖山之败,宋室灭亡之时,次年便有百姓起兵抗元,谁言华夏亡国?”
众人听到这里,悚然心惊,崖山亡的是赵宋江山,并非华夏天下。
这个立意着实绝了!
“至元二十年,福建百姓黄华举兵起义,浙东提刑吴姓者,亦举兵响应,广东之地,有义士欧南喜,黎德,亦竖起大旗……至元二十四年,钟明亮起义,兵马一度达到二十万之众,元廷震恐……元贞二年,赣州百姓刘季起义,元仁宗皇庆元年,宁都蔡五九起义……英宗至治元年,陕西百姓起义……至元四年,袁州僧人彭莹玉,门徒周子旺起义!至正八年,方国珍起义!至正十一年,韩山童,刘福通起义!至正十二年,濠州人郭子兴起义!同年,濠州人朱重八,后改元璋,投身义军,反抗暴元!”
说到这里,朱元璋略停顿,再看
至于刘三吾等人,更是张大了嘴巴,久久不敢闭上。
这,这话也是一个君王能说的?
“自元军南下中原以来,天下义士,前赴后继,如点点星火,未曾断绝!以至于终有红巾起义,元廷风雨飘摇。元璋身为义军首领,至崖山之前,面对宋室亡国之地,祭告天地山海,赵宋亡国,华夏未亡,宋天子可死,士大夫可降,华夏之民不可辱,华夏之志不可夺!”
“英雄豪杰,前赴后继,抗争不绝,终于今日之成就,元廷覆灭在即,正是华夏重兴之日!”
“元璋于此,祭告天地,缅怀过往,振奋人心。他日必定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矢志不渝,此心如铁!”
老朱说到这里,人群当中,丁普郎,傅友德,李普胜,邹普胜,这几個人早就跪在地上,泣不成声。
“彭祖师,周师兄,诸位师兄,在天之灵,可以告慰!”
其余濠州红巾,淮西将士,同样纷纷单膝点地,也哭了出来。
值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4/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