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8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9/1964


这恐怕是有史以来,最了不起的逆袭。
陪伴朱元璋一路走来的文臣武将,此刻竟然要更加激动。
李善长直接带头,“臣等拜见吾皇,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看着手下的重臣,微微点头,慨然道:“你们皆是咱的股肱心腹,社稷之臣。有些话,也该让大家伙明白。咱吃尽了苦头,投身义军以来,终于有了今天。细细思量,咱又觉得,过往经历,和这些年的中原百姓的运势,何其相似!”
“咱的家败了,赵宋把国给丢了。咱跑去寺庙苟且偷安,寄人篱下,元廷窃据中原,把百姓视作牛马。咱活不下去,投身义军。中原百姓忍无可忍,竖起义旗。咱要登上九五之位,中原百姓也要驱逐胡虏!”
朱元璋满脸红光,声音越发高亢响亮。
“咱的运势,国家的运势,百姓的运势……在这个时候,似乎有些想通的地方啊!”
李善长忙道:“岂止是相通,简直是一模一样。臣以为这明唯有上位,才是天下之主,实至名归!”
朱元璋哈哈大笑,“这个话咱认下了,不过咱还要另一层意思,咱是秉承百姓之意,登基称帝,所以即便登上帝位,也不能肆意胡来……咱不能胡作非为,你们也要明白这个道理,时时刻刻,把百姓放在前头!不然的话,咱可不答应!”
老朱的话,让众人为之一振。
尤其是李善长,忍不住低下了头。
心中盘算着,老朱再一次把话明白了。
他这个皇帝,可不是单纯的天下一人,可以口含天宪,为所欲为。在朱元璋的头上,时刻有着黎民苍生,反过来,也就是满朝文武,不光要敬畏天子,更要敬畏民心。
还真是时时刻刻,都把民本这两个字,放在心头。
这个全新的国家,还真是完美秉承了张希孟的想法,虽然龙椅上的那个人不是他,但是对于张希孟来,他的成就感,简直难以言。
终于到了登基时刻,一切准备就绪,集结的人群,亮出了一面面朱红的旗帜。
形形色色,各地前来的人员,要一起拥戴自己的皇帝登基。
令人意想不到,大元朝原御史大夫,丞相脱脱之弟,战俘营优秀毕业生,金陵城知名生意人,妙手回春的修蹄匠人也先帖木儿,率先高举旗号,上面赫然写着“蒙古子民”。
“走,前往奉天门,恭祝上位登基!”
也先帖木儿迈着大步,在他的后面,多达百名蒙古百姓,代表着朱元璋治下,数十万蒙古子民,向着奉天门进发。感谢读者大大多投推缆饶荐票
沿途观礼的百姓,在短暂错愕之后,随即高声欢呼,声势震天。
蒙古人之后,一杆大旗,写着“苗部子民”,竟然也随后出发……目睹这一幕的所有人都明白一件事,一个和之前完全不同的皇帝,即将诞生!
===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诺===
随着一队队的百姓,向着御门而来,皇宫之中的朱元璋,也在紧张准备着,经过张希孟的提议,朱元璋没有穿天子衮服,头上也没有冕旒冠,
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身金灿灿的铠甲,外面罩着明黄色的披风,袖口衣领处皆有金线绣的龙纹。
在明黄色上,绣金色龙纹,雅致之中,透着奢华,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
这件衣服,所有的刺绣,
竟然是马氏花了好几个月的功夫,亲手给朱元璋绣的。
这其中的情义,岂是寻常!
“还算合适,就怕给你丢人现眼,成了笑柄。”马氏亲自帮着朱元璋穿戴好,又仔细看了几圈,
确认无误之后,才微微松了口气。
老朱却是坦然笑对,
伸出大手,抓着马氏的腕子。
“妹子,
从今往后,你就是咱的皇后了,母仪天下……这些年,你也苦了。”
马氏微微怔了怔,脸色泛红,从今往后,
她就是马皇后了,天子最尊贵的女人……“重八,到底咱们还是夫妻,不会有什么变的。”
马皇后的声音很低,低垂着头,只有夫妻两个人听得见。
朱元璋心中一动,用力颔首,“永远不会变!”手上的力道,又加了三分……
默然片刻,
马皇后立刻意识到时间宝贵,赶快让老朱松开腕子,
她还要照看小家伙朱标。
今天不光是朱元璋登基,还要册封皇后,
册封太子……没错,
朱标小朋友没有经过任何勾心斗角,顺理成章就要坐上储君之位了。
他还有几个兄弟,但是从上到下,
都没有谁怀疑过他的储君地位。
仿佛那个位置,
天生就是他的一样,不是没人抢,而是连这个念头也不敢有。
马皇后不管是军中,还是朝中,甚至在民间,都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力,濠州旧部,淮西老乡,那么多的义子,还有军中产业,那些通过考试的女官,马皇后拥有的一切,足以让她成为古往今来,底蕴最雄厚的皇后。
这一点甚至连刘邦的吕后都比不了,毕竟相比起比较博爱的刘家人,朱家人在爱情这块,还是相对靠谱的。
不过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只要利益足够大,不管多难的事情,都会有人去尝试的。而打消人们尝试勇气的,不是马皇后,而是朱标的老师张相公。
虽然张希孟没正式教这小子什么,但是作为名满天下的张相公,唯一承认的正式弟子,本身就很明问题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9/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