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8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8/1964


张希孟冷哼一声,“就因为不会,才好一点点学。你在岭南,要有想象力,要拿出一些迥然不同的东西来。那里是一片白纸,人口又少,还远离应天。你放手去做,把你少年营的那些人都带过去,拿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气势,折腾出一番事业来。主公收养你这么多年,你小子也不要只是胡闹,该替主公分忧了。”
这一番话说完,如果说刚刚诸将还只是嘴上服气,心里头别扭,但是此时此刻,全都消停了。
岭南这个活儿,还真就是朱英能干!
你说岭南那边,菜鸡互啄,没什么像样对手,但是单纯派个文官过去,肯定不行。
派一员大将过去?
毫无疑问,要大权统揽,乾纲独断。
可问题是天高皇帝远,谁有把握不犯错?
以朱元璋的治国风格,谁去了都要战战兢兢,生怕会掉脑袋。
让朱英去,这小子倒不是不会犯错,而是他犯错根本不用怕!
无论如何,朱元璋不会觉得干儿子背叛自己,只要皇帝不怀疑,事情就没了大半。妹说就是零卡了属于是。
而剩下的一半,就是如何处理岭南的事情了。
而这一半,正是张希孟的专长!
试问除了朱英,谁能让张相公全力以赴,毫不吝惜,鼎力相助?
谁有这么大的一张脸?
没有!
真的没有!
而李善长等人还意识到了另一层意思,朱元封赏朱英,其实是赏张希孟!老朱不好让张希孟排在最前面,就用这种方式,补偿了张希孟。
相比起你李善长,张希孟的口袋里还揣着一个岭南呢!
“张先生!”朱元璋动容道:“先生辅国有功,咱承蒙先生教诲,才有今日。先生之德,
堪比吕望,偏偏先生又是山东人,可为齐国公,授少师衔,赐蟒服!”
******
===第四百零八章
单向透明===
朱元璋在封赏张希孟的时候,用的语气明显要客气很多,而且还说出了堪比吕望的话。这就是拿张希孟比兴周八百载的姜子牙,偏偏封的又是齐国公,简直不能不让人联想。
但是在场众人,不论文武,哪怕是那些嫉妒张希孟的,也不得不承认,实至名归。朱元璋不好好封赏张希孟,他甚至没法和老兄弟们交代。
怎么?
我们张先生不行呗?
“臣拜谢主公大恩。”
张希孟除了接受,还能如何?
不过就在老朱搀扶他的时候,张希孟严肃道:“臣是否依旧执掌门下省?”
朱元璋稍微一顿,随即只能道:“先生为右相,领门下省,位在李相之下!”
听到这话,张希孟欣然一笑,随即转身,对李善长道:“李相总领中书,身居首揆,下官居门下,以治吏为第一。还要靠李相鼎力支持,方能顺利推行。”
李善长略怔了一下,便笑道:“张相你太客气了,我二人同为辅佐之臣,虽位居百官之上,但到底都是上位臣子,大明草创,天子初登大位。尚有诸般要务,需要咱们同心协力,中书门下,分工不同,皆是为了上位效力,却是不必这么客气。”
老李的这番话,哪怕是那些不太服气他的人,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说起来李善长也倒霉,明明是萧何一般的人物,第一功臣,哪怕是徐达都抢不走。。
可他偏偏遇上了张希孟,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老李都没有半点胜算。
张希孟和朱元璋之间,几乎都是一家人了,他又建立起一整套的学说体系,取代了程朱理学,辅佐大明立国。
俨然活着的夫子圣贤。
这还不打紧儿,哪怕李善长最熟悉的政务,其实张希孟也不弱的,老李的那点把戏,根本瞒不过张希孟。
老李所以还能第一个得到封赏,直接原因就是他依旧统领中书省,是正宰相。张希孟自然要排到后面去。
但是更根本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张希孟不愿意和他抢,属于施舍了左相给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8/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