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8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9/1964


你眼中朝思暮想的女神,却不如别人眼里的球。
还有更郁闷的事情吗?
有!
那就是连球都没有!
反正李善长看开了,说到底张希孟务虚为主,他站得太高了,就不太适合做柴米油盐的琐碎事情。
咱老李握着几乎所有大政的执行权,而且还不怕脏不怕累。只要把这项权力用好,哪怕天子都不在乎,至于张希孟,也不是不能供起来!
你以为咱认输了,错了,咱老李才是百折不挠,九死不悔。咱只不过需要调整一下策略而已。
封了三位国公,一个西平侯之后,朱元璋加快了进度,一口气点了三个人。
“常遇春为左军大都督,出镇江州;胡大海为右军大都督,出镇镇江府;冯国用为中军大都督,留守应天!”
三个人听到这里,齐齐一振,慌忙叩谢皇恩。
五位大都督,徐达给个国公,朱英给了侯爵,分别代表了上限和下限。
给他们三個,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大战中,只要能立功,表现好,立刻就是世袭罔替的爵位,这仁人还说什么,拼命就是!
至于其他将领,包括吴祯、吴良、花云、唐胜宗、陆仲亨等人,也只有强烈的羡慕,
虽然是淮西旧人,但他们的功劳确实不行,能力差点更多,只能算是下一批次了。
朱元璋点了三个人之后,又顿了顿,这才道:“还有一个人,他是咱的好兄弟,虽然这次没有参加大典,但是他的功劳,人所共见。汤和加封鄂国公,世袭罔替。接下来的灭陈之战,还要仰赖他的牵制!”
点到了汤和,大家伙稍微迟疑,立刻心服口服。
汤和不但资历老,贡献很大,而且人家不避艰险,直接带着几千兵马,前往苗部,发展出来这么大的力量,有为老朱经略西南打开了门户,甚至日后恢复云南等地,都要算汤和一份功劳。
这个身份,这个贡献,给个世袭罔替的国公,足够了!
所以别不服气,能被老朱点到的,都是独到之处的。
提到了汤和之后,朱元璋半晌没有说话,随后他站起身,走到了几位文官的面前。
“贾先生,朱先生,你们二位,随着张先生,担任少傅少保,替咱一起教导太子吧!”
贾鲁和朱升听到这话,急忙躬身,“多谢上位信赖,老臣们一定竭尽全力,教导太子,
不负上位所托。”
张希孟为少师,贾鲁为少傅,朱升为少保三人构成了朱标的三大导师,至于小家伙能学到什么东西,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老朱重新回到龙椅,又道:“除了五位大都督之外,还有十位都督同知,二十位都督佥事,分隶五军都督府。其中后军都督府人员暂定,其他四个都督府,尽快配齐人员。凡是都督佥事以上,皆伯爵起!”
老朱一改之前做法,开始批发爵位了。
除掉后军都督府之外,足有八位都督同知,十六位都督佥事。
最低也是伯爵,机会一下子就多了。
就比如像吴祯吴良兄弟这样,战功不低,资历也足够,让他们独当一面,太难了,但是挂名都督同知,立下战功,世袭罔替的侯爵,也是唾手可得。
至于花云,他统御骑兵,战力非常,当一路军大都督太难,但是如果编入北伐军,能击败元廷铁骑,大涨国威,一个侯爵也是跑不掉的。
因此大家伙都倍感振奋,人生有了盼头。
唯独朱英,他眼珠乱转,心说我这个后军都督府,干爹怎么不派人?难不成让我自己安排?
要是那样的话,我手下可是有不少卧龙凤雏,只要干爹不怕拉低都督同知,都督佥事的份量,那我可就随便折腾了啊!
大家伙自然是不知道朱英的鬼心思,还在继续听着。
果然老朱又点了两个人,“郑遇春,郭兴。”
两个训导员站了出来,“拜见上位。”
老朱含笑,“你们很不错,自从设了训导员之后,军纪改善良多。上下同心,士气高昂,你们辅助治军,颇有功劳,自然也是自伯爵起。”
两个人颇为惊讶,原来不只是直接领兵的将领有机会,连他们都有。
“臣等拜谢上位!”
老朱微笑点头,随即又把目光落在了水师将领的身上,老朱道:“就是靠着你们,咱才能顺利渡江,攻克金陵,湖口大捷,水师又出力颇多。论功行赏,按理说该有水师一份…但是咱思索了再三,觉得应该单独把水师列出来,但你们也清楚,历代王朝在水师这块,着墨不多,该如何安排,尚需探索…咱只能说水师能出的国公,不止一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9/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