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1964


李善长觉得自己这种小吏投靠红巾情有可原,张家的人,怎么也会投靠红巾啊?朝廷对他们可不薄啊!
贾鲁看出了李善长的心思,微微暗笑,幸亏自己过来,否则还真不好谈。
“你听说过郑思肖吗?”
李善长苦笑摇头,这个他真不知道。
“那你听说过天祥吗?”
李善长哭了,这位三岁孩子也知道啊!
贾鲁长长出了口气,又问道:“你家里有田吗?”
“有有一些。”李善长讪讪道。
“肯定该有,不然你也没法读书。”贾鲁道:“那这些田可是你的?”
李善长怔住了,难道不是吗?
他租给佃农,每年收获租子,怎么不是他的?
贾鲁长叹一声,“可是郑思肖不这么看,他的画中无根无土寓意地都被蒙古人抢走了,天下汉人,皆是亡国之人啊!”
李善长愕然,只能附和道:“确实是蒙古人坐了江山!”
“所以要把天下夺回来!”贾鲁突然语气加重,“丞相一片丹心,独木难支,少帝蹈海,崖山遗恨,大宋终究是亡了!如今朱将军率领虎狼之师,恢复汉家旧山河,青史有幸,日月同光。你能归附朱将军,成就大业,着实是眼光高明,日后的成就,不可限量啊!”
李善长听到这里,浑身震颤,瞠目无言。自己的选择,竟能彪炳史册,百世流芳?那,那自己还需要在乎难点土地吗?
===第四十八章
善长归心===
李善长是当惯了小吏的,而贾鲁当过工部尚书,中书左丞,跻身宰相之列。换句话说,他们俩的差距,就是乡镇小官跟中枢大员的距离。
同样的画大饼,张希孟不行,甚至朱元璋都不行。
唯有贾鲁能画,而且还能让李善长心甘情愿,坦然接受。
“老大人,您是说在下追随上位,就能青史留名?”
贾鲁一笑,“岂止是青史留名,这里离着沛县不远,王气所在,一千多年前,萧何辅汉,成就霸业。老夫似乎记得,萧何早年也不过是县衙的小吏罢了!”
李善长面色骤变,他拿汉高祖鼓动朱元璋,现在贾鲁拿萧何忽悠他,也算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了。
有趣的是朱元璋在接受了疫苗之后还能冷静面对,李善长却不可救药地中招了。
他想了好半天,终于狠下心。
来都来了,就跟着姓朱的干了!
不过李善长到底还有一丝疑虑,他沉吟片刻,这才道:“老大人,如今豪杰并起,天下大乱。何以上位能取得天下,收拾旧山河?”
“哈哈哈!”贾鲁大笑,“你不是看过了吗!”
李善长怔住了,片刻之后,他脸色涨得通红,双手不住颤抖,显得很激动,鼓足勇气,询问道:“老大人,难道真的要对豪强士绅下手?就不能通融?”
贾鲁一笑,“李善长,你是个聪明人,老夫不妨把这个事情说破了。蒙古人席卷天下,夺了大宋江山,固然是杀戮作恶,罄竹难书。但不少豪强地主还是安然无恙,继续荣华富贵。那些租种地主土地的佃户也是如此。不过是多了几个蒙古人主子罢了。该挨饿还是要挨饿,该受欺负,还是要受欺负。所不同的可能是以往三个人打他,现在变成了五个人左右差不了许多,你说是吗?”
李善长深深吸了口气,情不自禁点头。
他对这话是五体投地地赞同。
因为他李家就是这样,守着几百亩土地,安安稳稳过日子。
李善长萌生了反对元廷的念头,也是瞧着红巾遍地,往上爬的路又被断了,一气之下,干脆投靠朱元璋,博一个前程,仅此而已。
想到这里,李善长再看那个小册子,他就明白了过来。
这份分田方略,不是单纯的给老百姓一点土地,换来百姓支持那么简单。
你要推翻元廷,要恢复旧日山河。
老百姓就要问一句,有什么用?
如果还是不死不活的样子,为什么要搏命?
恢复大宋朝能怎么样?
我们爱大宋,大宋爱我们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