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9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9/1964


“很简单,现在察罕帖木儿的大军压过来,韩宋岌岌可危,刘福通纵然有再多的算计,也不会迫不及待和我们开战,他没有这个底气。反倒是明玉珍,他的巴蜀占有地利,而且粮草充足,易守难攻。他要是能真心结盟,自然是畅通无阻,成功可期。”
朱元璋欣然点头,他竟然忽略了张希孟话中的玄机,一心只想着北伐元廷。
派人,立刻派人!
联络刘福通的事情,还是交给汪广洋……朱元璋情真意切,写了一封长信,大概的意思就是咱早就想北伐元廷,驱逐胡虏。过去是道路不便,如今已经占据了湖广,收取襄阳,洛阳,而后与兄一起,并肩北伐,恢复中华天下,如此则可以告慰先人,无愧天下……朱元璋甚至还畅想,要和刘福通一起入关中,拜祭黄帝,昭告成功。
汪广洋接了任务,在临走之前,特意去见了张希孟,两个人聊了一阵子,汪广洋才带着朱元璋的亲笔信,前往开封。
汪广洋走后,老朱又盘算着如何跟明玉珍交涉,可就在他还没有定计的时候,明玉珍派来了叁位使者。
首先就是江俨,作为老熟人,他这是二进宫,另外还有一文一武,两位重臣,一个叫戴寿,一个叫向大亨。
“外臣拜见大明天子。”
朱元璋含笑,让他们起身。
“这一次剿灭陈友谅,你们出力不小,两家都有恢复华夏江山之意,更要互通盟好,多多往来。”
老朱言语温和,笑容和煦。
这仨人听到之后,竟也是连连点头,戴寿就道:“陛下,我家大王来之前,曾经叮嘱外臣,我们身处巴蜀,大明雄踞江表,恰恰犹如当年的刘孙……而元廷势力庞大,兵马众多,察罕帖木儿等人,都是当世悍将,恰如曹魏。只有孙刘联手,共同抗敌,才有胜算。”
竟然以叁国破题,张希孟面无表情,心中却是不快。
这个例子很不对味儿。
且不说还有刘福通的韩宋在,北方大区的战斗还没有结束,光是明玉珍以季汉自诩,就让张希孟颇为不满。
什么意思?
敢情你们是大汉正统?我们是大魏吴王呗?
明玉珍难道不清楚,自从祭祀崖山之后,我大明已经取得了正统地位,这可是我张希孟努力的成果。
而且我们现在坐拥四五十万人马。
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明玉珍又能有多少兵马?
也想跟我们并驾齐驱,未免痴人说梦了吧!
张希孟还是没有多言,继续冷眼旁观。
朱元璋听到这里,也是稍微错愕,随即道:“难为你们能这么想,元廷可不比曹魏……他们君昏臣酷,盘剥百姓,压榨黎民,已经是天怒人怨,才有了遍地红巾。事到如今,孙刘该联起手来,一同北伐,铲除逆元,恢复华夏江山,这才是正办!”
朱元璋说完,再看这叁个人。
短暂迟疑之后,向大亨躬身道:“回大明天子的话,北伐自然是对的,但是无奈巴蜀兵力孱弱,粮饷不济,倘若陛下能够赐些钱粮,或许还可以商量。”
此话一出,朱元璋的脸色顿时阴沉起来,他这一腔火热,直接被泼了一盆冷水。
还没谈什么,就直接要钱,你当咱是傻子吗?
这时候张希孟突然幽幽道:“可有向吴国祈粮北伐的蜀汉?”
这一声不高,但却颇有杀伤力,弄得这叁人都是一愣,向大亨一个武夫,明显招架不住。
戴寿立刻道:“吴蜀之说,不过是比喻罢了。我等这么说的意思,也是因为吴蜀背盟,互相攻伐,以至于让曹魏得势。仆以为我们两家当订立盟约,永不相攻,这才是当下最紧要的事情。”
张希孟微微一笑,“这么说来,孙刘抗曹就是假的了?”
“这?自然不是……我们双方先定下盟约,交个朋友,彼此往来,互通有无,待到时机成熟,准备妥当,自然可以一起北伐。”
张希孟笑道:“那是不是在时机成熟之前,我们不能进攻巴蜀?”
“这个……自然!”戴寿勉强道。
张希孟又道:“这么说,就是一纸空文,换你们长久的安全喽?那我还想请教一句,你们凭什么以为我大明会答应?”
这仨人齐齐一怔,戴寿咧了咧嘴,突然笑道:“张相果然是言辞犀利,让人钦佩……不过在下以为,大明意在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我们承袭彭祖师遗志,也是想着重兴汉家河山。如此而论,我们如何不能成为朋友?华夏二字,一分为二,各取其一,我家大王已经准备登基称帝,国号为大夏,就是为了呼应大明,恰是我们的一片诚心!”
啪!
朱元璋怒拍桌桉,眉头立起,一团怒火,直冲脑门。
他此刻也知道自己想简单了。他想着放弃成见,暂时同心同德,完成北伐,然后再说别的。
可是明玉珍却想着先保住他在巴蜀的地位,甚至还想着更进一步,成为大夏皇帝,跟他这个大明天子分庭抗礼,平分华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9/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