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9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0/1964


张希孟却道:“主公,臣以为汤和此人有更大的作用。”
“什么用处?”
“改土归流!”张希孟缓缓说道,朱元璋微微凛然,旋即用力点头,确实是非汤和莫属。
……
“该怎么经略西南,朝堂之上,不止一次讨论过,大家伙定了两个标准,其一是改土归流,其二是均分田亩。”
汤和一怔,随即道:“张相,如果能做成均田,派个流官又有什么难的?”
张希孟含笑,“没错,这不是二选一,而是上限和下限,最好自然是要做到均田。”
汤和微微发愣,竟然抬头道:“张相,我以为只是均田,怕不够啊!”
“为何?”
“各个苗部状况不一,有不少地方,不光备受压榨,而且还土地贫瘠,产出有限,他们就是太穷了!”
张希孟含笑,“没错,所以在那两条之外,我还有个更高的标准,就是均田富民!”
汤和眼前一亮,却又思忖沉吟,这话说得好听,但是做起来,确实不容易。
有太多地方,山岭重叠,地形崎岖,山间的土地十分贫瘠,产出的东西,还不足以糊口,想让这种地方富裕起来,不亚于一步登天啊!
“汤和,事情艰难,我是知道的。但总还能有办法,不断改进提高。就拿均田来说,我听说苗部有姑娘田的说法?”
汤和点头,“确实,女儿要出嫁的时候,家里就会分出一块田,用来种麻和蓝靛,算作嫁妆。不过大多数的苗民都是租种土地,哪里能有姑娘田!还不都是富裕人家。”
张希孟眉头挑了挑,笑道:“那这次在苗部均田,就要给每户一份姑娘田,不用纳粮,算是主公给的!”
汤和听到这里,简直大喜过望。
其实自从渡江之后,朱家军分田就注重平均,像什么口粮田,已经不存在了。而这一次给苗部分田,居然又有了姑娘田,可谓是格外开恩。
不过能有这个结果,那也是数万苗兵打出来的,投桃报李,情理之中。
“张相,若是能做到这一点,苗民必定感恩戴德,均田的事情就会容易多了。”
张希孟道:“均田是第一步,先让大家伙能填饱肚子。对于一些居住深山,崎岖难行的苗民百姓,可以鼓励他们出山,现在湖广的荒地还是有的。可以分给他们一些好地。再有,苗民之中,有一技之长的,要想办法鼓励,帮着他们设立作坊,向外面贩卖获利……再有,咱们要安排一些货站,由官府设立,平价出售食盐,收购当地土产。至于商税这块,也可以适当优惠。”
张希孟说到这里,对汤和道:“你可知这么做的用意吗?”
汤和用力点头,“张相用心良苦,西南不但贫瘠,而且土司造反不断,就连大元朝都深受其害。如果能通过这些办法,彻底消除土司,赢得民心,避免兵连祸结,对大明来说,绝对是有利的。”
“嗯!”张希孟道:“还不只是这些,就像云南等地,自唐以后,就已经和中原疏远,到了现在,也是几百年之久了。其余地方,也都差不多。我们这是替前人还债,替后人造福。如果能把这些土地经营好了,解决西南的大患,胜过开疆拓土的大功啊!”
汤和心中一惊,道:“张相,我,我没想着抢北伐的功劳啊!”
张希孟一笑,“你不抢,主公还想给呢!本来是想让你领兵进军南阳的。”
汤和连忙摇头,“不,冯国用的文武韬略,都在我之上,让他去,比我合适多了!”
“那东路北伐呢?你觉得谁合适?”张希孟笑着追问了一句。
“让,让徐达为主帅,常遇春为先锋足矣!”
“那你呢?你就不想?”张希孟又问道。
汤和深深吸口气,脸色一变再变,最后长叹一声,“张相,我,我愿意在西南改土归流,推行均田。我答应过苗兵,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要让他们有房子住,有衣服穿,有肉吃,还要让他们的孩子上学……我,我不能说了不算!”
汤和说着,竟然微微低下了头。
身为一员大将,如果只是干这些事情,确实是埋没了人才。
“汤将军,当初你就是千户,却把手下的兵权给了主公,如今你又把北伐大功让出来。你是个厚道人啊!”
张希孟十分感叹,随即道:“咱们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其实实不相瞒,我把朱英扔去岭南,是为了日后图谋云南等地,我也让他妥善处理黎族的事情。到了你这里,就是苗民,彝民,你们俩要经略好西南啊!”
汤和微微皱眉,“张相,你的意思是?”
“是稳固住之后,要大举南下……冯国用他们日后是要往西域打的……但是在西南这一片,地域辽阔,可以进取的范围,远超西域!”
张希孟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张地图,摊在了汤和面前。
从云南出发,有一大堆小国,随后向西,是一大片更零碎的犹如恒河沙数的神奇国度……只是在地图上粗略估算,这么大的地方,也不比中原差多少。
汤和微皱眉头,这才恍然大悟……难怪张相要把朱英扔去岭南,原来是有这么大的一片天地等着他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0/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