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21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13/2241


他们非常忌讳民众关心政治,他们只需要民众充当缴税、卖命的工具人,最好什么思想都不要有,那就最好了。
少数有素质有条件的人想要关心政治,结果也没有渠道能关心政治,最后民众对政治的关心只能表现为野史和八卦,根本没有任何政治素养。
所以现阶段,除开接受足够多教育的明军士兵之外,大明的民众基本上不具备宪政民主国家公民的素质和能力,这是事实。
若要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需要国民具备政治素养,哪怕是稍微少一点的政治素养。
所以苏咏霖希望能够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帮助民众逐渐了解国家政治的内容,然后从基层做起,在每一个行省、州府、县都逐渐建立起当地的民众代表会议,掌握地方决策权力。
当这个体系完成的时候,也就是大明训政结束的时候。
到那时,在较为理想的状态下,大明就能顺利过渡到宪政状态,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民众有经验的、政治秩序井然有序的民主宪政国家。
那才是完全体的大明民主共和国。
但是就目前来看,大明想要达到这一理想状态,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训政状态可能会较长的维持下去,且在训政时期必然会经历很多很多的政治斗争,苏咏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着看到宪政时代的来临。
所以在晚上吃饭的时候,苏咏霖就在饭桌上对赵惜蕊表达自己的纠结和忧虑。
“我很想把权力交给民众,至少是监督的权力,我相信这个权力必须要交给民众,才能保证大明以后不走弯路,但是这段时间通过我的观察,我发现民众根本没有能力合理的运用这些权力。
你就说这次我们选出来的民众代表,数千人,说是一般民众,但实际上他们也是民众当中的精英,不是德高望重就是工作成绩优秀出色,得到了一致好评,如此才能被选为民众代表。
就是这样一群代表了民众最高素养的代表们,在国家大事面前依然显得懵懂,对很多事情并不能很好的把握和理解,这两个多月以来,经过突击教育之后,状况有一定的改善,但是也没那么好。
民众之中的精英们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普罗大众呢?我不愿意他们受苦才起兵反抗,现在新的国家建立起来了,我却没有把握能够一直维持现在的局面,我很担心直到我死的时候,都不能让民众有掌握监督权的素质。”
。:
===一千五百八十一
唯有在这件事情上我想当神啊===
赵惜蕊完全能够理解苏咏霖的担忧,但是她觉得苏咏霖是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了。
如此高的自我要求和心理压力,会把他给压垮的。
作为妻子,也作为同道中人,赵惜蕊觉得自己有必要劝诫一下苏咏霖,别把自己逼得太狠。
“雨亭,你必须要清楚,咱们大明有一亿八千万的民众,未来的数量还会更大,他们大多数在大明建国前都是文盲、半文盲,你难道觉得短短十几年就能让他们什么都能学会吗?
一个传统儒家精英尚且需要二三十年的时间学习、考试,然后再经过十多年的宦海沉浮,最后才能成为成熟的官僚,等他们真正开始主导国政的时候,几乎都是四十岁往后了,他们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受教育程度远不及他们的民众呢?”
苏咏霖明白这一切,但是就是因为他明白,所以才更加不能容忍状况继续这样发展下去。
“惜蕊,我正是因为了解这一点所以才那么急切的想要他们多学一些知识,你要知道,教育资源无论在何时都不是一种能够简单下达到每一个人身上的资源。
也就是我们现在有了纸张和印刷术,有了普及教育的技术基础,放在几百年前,教育是上等人独享并且赖以维持地位的奢侈资源,极少数人才能享有,并且以此拉开和群众的距离。
但尽管如此,在技术上实现了可能性,但是在具体操作上,依然难度重重,所以我才会通过彻底的革命扫清上等人,这样才能顺利把教育普及下去,让农民也能受教育。
可是现在的情况是,尽管我努力控制,可是精英人才和普通民众之间的差别还是大大的拉开了,知识面上的不平等必然在现实生活中带来身份地位上的不平等,乃至于权力层面的碾压。”
赵惜蕊思考了一会儿,消化了一会儿,觉得苏咏霖的意思可能是担心文化继续被垄断。
“聪明人和凡人之间的区别是天生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们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掌握一样的学识,这不也是肯定的吗?雨亭,你别太担心了,现在普及教育已经是民间共识,没那么容易被推翻的。”
苏咏霖缓缓摇头。
“我现在正在努力推动平等教育,让咱们的干部们的孩子和普通民众的孩子一起接受教育,在同样的学堂里上课,争取让他们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如此才能真正的抹平距离。
但是原生家庭的差距对于后代的差距也是非常恐怖的,惜蕊,你觉得泽英能取得全年级第一的水平和你在他课后悉心的教导有没有关系?和他本身从小耳濡目染的东西有没有关系?”
这还真是把赵惜蕊给问住了。
认真的想了想之后,赵惜蕊不得不点头。
“你要这样说,我还真是无法反驳,小时候他课后回来的时候,我就会逼着他学习,演练习题,温和课程,预习新的课程,而且这孩子也聪明,一点就通,所以……”
“一般人家孩子的父母都在为生计努力操持,他的同班同学多是中都商业街上做生意的小生意人,哪里有那么多功夫管顾孩子的学业?”
苏咏霖摇头道:“孩子天性爱玩,自控力差,没人监督很难成才,所以我要求学校尽量延后放学时间,以学校的强制力让所有孩子尽量具备同样的学习时间,控制他们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的程度。
可尽管如此,家庭之间的区别还是不可遏止的影响到了孩子之后的成长,官员家庭的孩子和中都城居民家里的孩子之间已经有如此的差别,更别提城外农庄里的孩子和中都城内的区别。
农民们农忙的时候耕种土地,农闲的时候外出做工,更不可能管孩子的教育,所以我担心这种差别会越来越大,我很想让他们快点学会一切,这样以后就不会被欺负了……当然我知道,这是不太可能的。”
赵惜蕊沉默了一会儿,盛了一碗汤放在了苏咏霖面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13/22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