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阿降临第5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3/924


300多家供应商一共得到了20亿的订单,相信很快会有更多的供应商试图挤进光年的体系。这些设备足够楚君归装备10艘驱逐舰或是20艘护卫舰了。当然,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精神,楚君归把所有有关泵的订单全都给了环星脉动,这部分订单虽然只有2亿,但既然环星脉动是自己的,楚君归也就丝毫没有讲价,所以利润率达到了30。
此刻随着新设备的不断到来,楚君归在轨道站的办公室环境已经比以前好得太多了。现在轨道站的工作基地已经建到了第6层,其中整个第6层都是楚君归的。在这里新的小型主脑已经安装到位,因为受风暴云层的干扰较少,这里可以安装中等性能的主脑,算力指数比寒武纪要高出10倍。
有了新的算力支持,楚君归的工作就轻松了很多。而勒芒和他的研究团队也有不少人搬到了轨道站上。在这里有充足算力支持,可以开展许多新的项目,不像行星表面只能依赖寒武纪那点可怜的算力。用勒芒的话说,稍微复杂点的研究,寒武纪就敢把计算时间拉到100年去。
楚君归不在的时候,这台新的小型主脑自然就变成他们的东西了。当然,楚君归回来时,算力的优先使用权还是楚君归的。
不过一台小型主脑明显是不够用的,光是试图逆向复制比林德的星舰,就够这台小型主脑工作20多年,还只能复原89,另外11是根本完不成的任务。不用想也知道,这11才是比林德星舰傲视群雄的原因。
楚君归并不打算完全复原比林德的星舰,也对它的整体设计思路并不十分感冒。比林德星舰能够在以标准舰体达到常规星舰1倍半的战力,显然造价比常规星舰至少得贵个三倍,说不定还要更高。光年星舰只是在攻防上达到常规星舰一倍半的战力,但那是将拆东墙补西墙壁发挥到了极致,其它方面的战力约等于零。
在楚君归看来,压根没必要非要纠结于单位舰体战力这一指标,觉得战力不够那就往大了造,不管什么设备,一般造大总比小了容易,也更便宜。就像光年的阿尔法炮,技术上乏善可陈,落后到连星盗都懒得仿制的地步。而且这种炮的思路简单粗暴,以一块晶体发射器为一个单位,战机装两个到四个,护卫舰10道光束合成一束,驱逐舰20至30道,轻巡50,以此类推。把10000个绑在一起,楚君归都敢往主力舰上装。
至于光柱直径是一米还是十米,在试验体眼中都没什么不同。
对比林德星舰的逆向工程也让楚君归推测出了这些星舰的成本,大致一艘在30亿以上,50亿也不是没有可能,是普通驱逐舰的数倍。那艘护卫舰怎么看也得有个10亿,同样贵得离谱。
这就让楚君归对两艘星舰的用途有了新的想法,连他都知道比林德的星舰贵,联邦那些大大小小的势力更不可能不知道。既是如此,楚君归就觉得自己没必要纠结于复原战力,只要把这两艘星舰修补到能用就行,至于好不好用,客户可以买回去自己重新改装。
顺着这条新思路,楚君归瞬间就有了很多想法,于是他在联邦企业名录中翻了半天,最后找到一家名为“瓦格纳私人星舰租赁”的公司。他立刻接通了这家公司的公开通讯频道,说明来意后,频道对面立刻换上了一位副总裁。
楚君归时间宝贵,所以开门见山:“我了解到贵公司在联邦星舰租赁行业中是排名前100的知名企业。”
“没错!”副总裁十分骄傲,这也是他们经常自我标榜的。
“也就是说,贵公司大致排在80-100名之间。”
副总裁的脸色立刻有些难看了。
楚君归继续道:“其实贵公司和第50名之间的差距并不大,其实也就是两艘顶级星舰的距离。而现在,我就可以为你们提供弥补差距的机会。”
副总裁淡定地说:“两艘真正顶级的星舰。”
楚君归更加淡定:“比林德的星舰。”
副总裁瞬间呼吸急促了,“比林德?哪一年的型号?”
“11年前开工,10年前服役,主引擎和跳跃引擎编号可查。”楚君归从星舰主脑中早就得到了详细数据。
这下副总裁彻底不淡定了,“我们当然有兴趣,不过这两艘星舰的来源……”
楚君归淡道:“自然不那么合法,你看合法市场上有舰齡少于100年的比林德星舰转让吗?”
副总裁有些犹豫,“但这可能会有麻烦。”
楚君归道:“我也不妨直说,这两艘星舰原本都属于昆。我想贵公司的董事长如果听到来历,只会更加有兴趣。”
副总裁眼睛一亮:“这是昆的星舰?我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了,哈哈哈!好,没问题,我们要了!”
(本章完)
===第684章
毛坯===
比林德内部派系林立,外部的敌人也不少,其中安德集团就是比林德最强劲的竞争对手,还是之一,并不是唯一。
在知道了昆的存在后,也不难搜出昆和昆家族的敌人,比如瓦格纳星舰租赁的老板,就和昆和爷爷有世仇。顺着这个思路,楚君归稍作试探,果然对方就要把这两艘星舰吃下。这可不是副总裁能有的权限,在这个时候,多半那位老板已经躲在后台,看着双方的对话。
谈妥意向,楚君归就将两艘星舰的全息影像发送过去。两艘星舰外形确实是比林德的星舰,可是每艘上面都有一个巨大的不一样色块,以及多个零星的小色块,看上去就像是在两件高定服装上打了补丁,说不出的刺眼。
副总裁压制住惊讶的心情,进入星舰内部观看,瞬间被再次震惊了。星舰内部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许多区域一看就是新增加的结构体,颜色都明显不同,更是这里多出来一块,那里少了一块。很多设备一看就是临时添加的,有的甚至连作个外包装结构都省了,设备就直接扔在地上。
布线也是奇葩,各种管线几乎全都直接贴在墙面上,连个简单的遮挡都懒得做。星舰内舱室也残破不堪,好多墙壁上都还有烟熏火燎的痕迹,家具也都是七扭八歪的,看着还能用,但是正常人都忍不了三条腿的椅子和缺了个角的桌子,更不用说中央有个洞的床了。
“就这种舰况,您也……”副总裁想说也好意思往外卖,但良好的商业素养让他选择了闭嘴。
楚君归没有丝毫不好意思,说:“反正你们买过去是要按照自己的风格重新装修的,我何必多此一举?因此就修补了星舰的主结构,其余部分保证能飞起来就行了。”
“所以您这就是给了个毛坯?”
“交付标准就是如此,如果需要装修的话,我们可以商量一个标准。”
副总裁赶紧道:“还是算了,您的装修风格似乎和我们不太一样。”他说得婉转,其实是不相信一个连缝都对不齐的家伙能够提供什么样的装修标准。
楚君归自是欣然接受,装修这种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品位,就如金红配色,有人做得富丽堂皇,有人就俗不可耐。试验体虽然有艺术组件,但似乎它的作品只能得到莫名其妙的评价。
接下来商议具体价格,这就容易多了。驱逐舰的结构完好度是83,护卫舰是71,于是双方以比林德全新星舰为基础,以70价格成交。两艘星舰一共卖出35亿,这是个楚君归完全没有想到的价,看来比林德星舰的成本比楚君归想的还要高得多。
合同签定的刹那,楚君归就后悔了,后悔的是当初不该放比林德剩下的几艘星舰跑。哪怕当时拼着损失一艘星舰,也应该把比林德的星舰全都留下来。没有别的理由,就是利润实在太高了。修复这两艘星舰一共才花了楚君归几百万,所有材料能省则省,设备全部用最便宜的,反正卖出去后买家还要翻修。至于其它的成本,完全是零,一定要找些成本的话,那不过是打扫战场以及带回4号行星时所耗费的燃料而已。
处理完比林德的星舰,楚君归继续考虑算力的事。联邦和盛唐都有性能优异的主脑,但问题就是对环境要求苛刻,根本无法在4号行星的低轨使用。不过如果是高轨的话,离风暴云层远了很多,就可以使用先进一代的主脑了。同样的小型主脑,单体算力是楚君归目前所用的2倍,一台相当于20台寒武纪。
楚君归将新的算力需求形成了一个任务,片刻之后智者就给出了一个新方案。
这一方案是把新主脑安放在由生存级材料制成的星舰上,同时建造一个高轨基地,这个基地上面只有简单生活设施,供研究员使用,平时星舰载着主脑依靠在基地上,变成基地的一部分,危险时或是战时则脱离基地,带着主脑和研究资料躲进低轨,甚至可以躲到行星地表去,只要不开船舱,主脑就不会损毁。如此一来,就兼顾了安全与研究。
新方案让楚君归非常满意,立刻联系了联邦内的主脑生产商,一口气订购了10台小型主脑。这批主脑其实都是上一代产品,生产了有30余年,存货充足,几乎是在楚君归付款的同时它们就自动出库发货,这让楚君归感叹联邦的商业效率,主脑又不是水果白菜,说卖就卖,连个审查都没有,也不看看是卖给了谁,这东西怎么说都算是战略物资吧?
新的主脑还要过几天才到货,而斯康工业食品的第一批货物已经到了。第一批抵达的是整整一百台大型食品机和5万吨的原料食品。
按照楚君归的要求,运货船采用的是分离式货柜,也就是一艘牵引船,后面挂几个捆在一起的巨型货柜。等到达星系外指定位置,运输船就释放货柜,再由光年自己的运输船拖回基地。
楚君归订购的工业食品制造机都是坚固抗造的型号,技术原始落后,胜在成本低,没用昂贵敏感的部件,在4号行星表面也能使用。楚君归亲自驾船带着这批制造机进入行星表面,降落在2号基地内。
2号基地里此刻有11000名战士,转眼之间就将制造机装好。这批制造机在行星环境下不可避免的会被腐蚀老化,能坚持一月左右。楚君归之所以订购了500台,就是为了替换坏掉的机器。
食物原料则是标准一立方米的包装,连包装都不用拆,直接填进制造机里就可以生产。这些食物原料都是经过压缩的,密度相当高,一块就是十吨。制造食物时需要添加大量的水。
楚君归已经准备好了配方,直接输入一台试生产的制造机里,再按1:1的比例加水。旁边工程师看得莫名其妙,按照正常要求,应该是1:20的比例加水才是。
制造机一阵轰鸣后,按照楚君归的配方吐出一堆方方正正的食物块,看上去有些像肉。
旁边的工程师捡起一块,用刀戳了戳,果然只挑破一点表皮,韧得如同轮胎。
“这东西能吃吗?”工程师婉转地问。
“人不能,战兽可以。”楚君归道。
===第685章
称霸之路===
一百台制造机占据了基地内相当大的一角,这片区域紧挨着要塞墙,过去是战术性空出的广场。当兽潮来临时,翻越城墙的战兽会在这片广场上遭遇四面八方的火力打击。这种立体城防体系,当初还不是道哥所能理解,等它的智慧成长得差不多,就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
数以百计的战士换上动力强劲的重装战甲,搬着一块块原料食物塞进制造机,新的管线正在陆续铺排,可以将水直接输入到制造机中,无须再靠人工搬运。
楚君归站在城头,看着墙外一望无际的阴沉原野。威尔逊走到他身边,说:“我听说,这些新东西都是准备喂给战兽吃的?”
楚君归点了点头。
威尔逊道:“确实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看到兽潮了,不过也可能是它们在酝酿着新一轮的进攻。我们有必要去喂它们吗?”
楚君归将一篇报告递给了威尔逊,说:“勒芒最新的研究成果,1万吨食物可以在2个月内让战兽多繁殖20万头。”
“5万吨就是100万头,小号的那种。我数学不差。”威尔逊将报告扔到了一边,“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楚君归依旧看着原野,说:“我们已经多久没有看到兽潮了?一个月,还是两个月?”
“67天,这是上一次兽潮的纪录,C级。”
“C级不算兽潮,SS级或许勉强算,但就算是100万头战兽过来,我们挡不住吗?”
“再多都挡得住,除非它们又进化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新兵种。”威尔逊道。
现在的2号基地已经武装到了牙齿,生物芯片成功开发到了25代,体积缩小,效率提升,生物主脑也由星火进化到了新一代的烛火,性能已经超过寒武纪。满载100台篝火的生物主脑中心大楼业已建造成功,篝火提供的充足算力让整个基地都得到质的提升。战士们已经不再仅靠大脑和个人芯片来操控速射炮塔,炮塔的自动指向和运动伺服机构性能也大为增强,所以速射炮还是那个炮,可是战斗性能已经今非昔比。
整个基地的速射炮超过1000门,在各个方向上都有超过300门可以同时攻击,许多还是双联装甚至是4联装,火力犹为凶猛。弹药方面也一改前期的短缺,囤集了海量的弹药,每门炮都有几百发的弹药储备,整个基地内囤集的弹药超过百万,就算真有百万兽潮出现,每头异兽也能分到一发以上的炮弹。
这仅仅是炮弹,还不算各类枪械的弹药。基本上每一天都会有数吨生物炸药下线,然后变成各式各样的弹药。
除此之外,基地主楼顶部还安放了整整三座轻巡主炮级的阿尔法炮,它们的光束在行星地表完全是毁灭级的,哪怕最厉害的战兽也挺不住超过一秒的照射。
这还不够,在基地内还有超过100门小型光束炮,可以覆盖整个要塞的天空,就算是来一波数千发的活体导弹攻击,也一发都落不进要塞内。而且基地仍有20的产能在不断生产阿尔法晶体,每天都会有10多个单位的阿尔法炮下线,7天的产量就能捆出一门轻巡的主炮。
研究团队已经启动了阿尔法晶体的升级计划,并且计划可行性很高,只是优化晶体的微结构需要大量的算力,以目前基地算力而言需要整整50年。但等到新的轨道基地建成到位,算力就会上百倍地增长,而且这仅仅是一个轨道站,在楚君归的规划中未来的轨道基站规模要大得多,使用的主脑也会由落后的小型机逐渐过渡到最先进的超级机。
其实现在光年的劣势就在于许多装备都是为了适应4号行星而研制,而且研制时的条件非常简陋,最初时候甚至就是靠着楚君归的大脑加上个人芯片实现的,中期时也是靠着众多俘虏的个人芯片来增加算力,这和母星时代靠增加研究员数量来堆研发能力没什么区别。
而光年发展到现在,已经快要彻底把联邦赶出4号行星,在行星另一侧或许联邦还有基地,或许还有战士,不过已经不重要了,属于什么时候发现什么时候消灭的范畴。
这个时候,一些当年的设备就不够用了,需要更新换代。好在换代的研究任务不算多困难,现在楚君归比盛唐和联邦最先进的技术落后了大约三四百年,所以前方的道路都已经探明,楚君归要做的就是沿着既定路线快速前进就行了,不会走弯路。
4号行星上还有太多的秘密,比如兽潮的起源,比如雾族的由来,比如那些神秘的生化基地究竟是谁所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3/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