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阿降临第5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4/924


随着道哥的消失,光年已经接近于称霸行星,离这些秘密的探明已经不远了。但是道哥后消失,智者和开天都出现了一些隐约的变化,它们的进化变得更加随机了。以前道哥在的时候,哪怕是自出生就在楚君归身边长大的开天,也有相对清晰的进化路线,像是被规划好了一样。
这种变化让楚君归更想早日探明雾族的秘密了。不过哪怕没有兽潮,在4号行星上的探索和移动也是相当困难,要把基地建设完全后,才能展开大规模的探索。
这段时间在联邦资本市场上的经历,让楚君归意外发现了新大陆。几百亿像是从天而降,直接落进了楚君归的口袋里。这些钱放在账户上是数字,可是拿出来花的时候才真正显现威力。楚君归一通胡买海花,也才花了一百个亿,然后就感觉没什么可买的了。
就是这一百个亿,除去建立的物流系统,购买的仓库和地皮,用于购买物资的就剩下70亿了。而这70亿让整个光年的算力提升了100倍,买下了整整20艘驱逐舰的零星设备,外加喂饱100万战兽整整一年。
这可比楚君归自己动手建立全产业链要快得多,效果也好得多。楚君归甚至在考虑专门建一个算力中心,专门负责筛选联邦科技和供应体系,以提高光年的供货能力。
(本章完)
===第686章
进一步探索===
反正也要在基地中呆几天,楚君归就准备加强一下两个基地之间的交通,以及进一步探索周围区域,以寻找道哥的踪迹,同时看看战兽们都去哪了。
探索周边战士们一直在进行着,只不过进度稍微缓慢了些。威尔逊的风格就是稳重和保守,这也是楚君归放心让他指挥两个基地的原因。
考虑到光年眼下急需提高生产能力,两个基地之间的协同就是当务之急,楚君归调集了5辆方舟,准备把连接两个基地的道路拓宽一倍,同时将几个高坡度的路段进一步铲平。现在的方舟经过不断改进,也有了不少新的衍生型号,比如说工程方舟,要塞方舟、基地方舟等。
工程方舟附加了巨型地形修改组件,说白了就是一个超大型的挖掘机。新版的工程方舟在前方装了六个大型钻头和四个掘进器,后方也有四个可调式的中型掘进机,车体短而圆,动力强劲,同时附带了物质筛选模块和压缩模块,可以将掘进中挖出的岩石泥土进行初步分类,并且压缩成一个个的物质包,抛到后方。
如果全功率开动的话,工程方舟每小时能够在山体或是地下掘进50米,若是在非岩石层,掘进速度还会更快。
至于物质筛选模块,则是秉承着楚君归绝不浪费一点物质的精神,连没什么用的废渣都可以做成建筑材料,那没有什么东西是用不上的。
要塞方舟则是原先武装方舟的进化版,以两门护卫舰级的光束炮作为主武器,配备了超过50门速射炮以及坚韧厚实的装甲,内部还可以容纳一支50人的特战分队。它装甲非常之厚,且自重较轻,就算被兽潮包围,也能压出一条血路,撤回要塞。
基地方舟则是原本方舟的生产强化型,内部有完整的生产体系,几乎能够制造一切生存所需的物资和初级设备,而且全都是根据行星环境修改过的异星版。当初楚君归落在4号行星要是有这么一辆方舟的话,那简直就是开挂。
基地型还分两种,一种是生产基地,一种是移动基地。移动基地就像是一座移动营房,能够提供堪称舒适的8人宿舍,有厨房浴室,可以脱掉战甲休息,甚至还有个小小的娱乐区。
看着新建的移动基地型方舟,楚君归陷入沉思,他觉得自己似乎需要重新考虑一下战士们的心理需求了。他本来认为这些享受都是不必要的,且是可以克服的,除了造成资源浪费之外似乎没什么其它作用。没看到母星中世纪时期,连皇帝一生都只洗几次澡吗?
这辆移动基地已经是威尔逊动用了手中的全部自主权限才造出来的,它可以供500名战士居住,极限可以是1000,不过要轮流睡眠。
看来是时候解决一下战士们的生活条件了,楚君归现在手上资源也不缺。楚君归将待遇改善形成了一个研究任务,交给政治组件,就率领方舟出发。
这一次他带上了两辆工程方舟,一辆生产型基地方舟,一辆要塞方舟,然后犹豫再三,还是带上了那辆移动基地方舟。
随同楚君归出行的共有2000人,除了300人是专职的战士外,其余都是工人和工程师。两辆工程方舟一辆负责拓宽道路,另一辆则是平整和硬化路面,拓展中产生的渣料经过有机无机分离后,有机质用于提炼勒芒晶粒,无机质则在提取出基本金属后,剩下的有产能就变成硬化路面用的建筑材料,产能不够就抛在路边。
两辆工程方舟的作业能力相当恐怖,以每小时一公里的速度向前推进,在它们身后留下一条近50米宽的道路。
这条道路是为专门的运输型方舟准备的,这种新型的重载方舟加装了大量反重力引擎,极限减重可达90以上,一次性满载运输量超过5000吨,在平整路面上的时速超过100公里,在载重不足3000吨时甚至可以短距飞行。
路面修整好之后,重载方舟只需要3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单程运输,一天可以往返三四趟。楚君归还计划在道路中途设立几个据点,用来监视整条道路的运转情况。如果有战兽出现,也能够第一时间发现。
转眼间三天过去,楚君归已经离开基地70多公里,但要重修整条道路还需要半个月左右。这个时候就感觉工程方舟有些少了,如果造个十台八台的多段同时开工,几天之内就能完工。
三天之中,楚君归只见到零星几只战兽的影子,完全没看到成规模的兽潮,甚至都没有兽潮活动的迹象。楚君归带上几辆战车向道路两侧搜索了几十公里,同样没有看到战兽活动的痕迹,在细致搜索下只找到了一点旧痕迹,已经快被侵蚀得差不多了。看这痕迹,起码是两个月前的事了。
既然没有兽潮,楚君归就没有留下来的必要,他带上两辆战车和十几名战士,返回了基地。接下来就是探索周围,楚君归的目标是北方的山区。那里有一望无尽的森林,经常是兽潮集结和进攻的方向。
基地里还有三辆方舟,都是还没来得及改装的原始方舟。楚君归给其中一辆加挂了掘进组件,就向北方山区出发。
这一次的探索就快得多了,一天时间就前进了200多公里,已经深入山区。三辆方舟一边前进,一边开出了一条道路。在楚君归犁地式的开辟下,这条道路大概能支撑一个月。
深入山区,总算看到更多的战兽,也会出现数十头的小兽群,不过出现的大多是最初级的异兽,其余有明显战术作用的兵种如棘背兽等一只都看不见。
每前进10公里,楚君归就会下车,在周围仔细地勘探搜索一番。如是等到第二天傍晚时,楚君归打开研究笔记,在上面记下这样一段话: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其它战兽的生活、成长与繁衍痕迹,是否可以得出结论,异兽才是唯一真正自然产生的形态?”
写到这里楚君归就停下了,没有继续往下写。下一个问题就是,是谁从异兽这种形态建立起一整套战兽的体系?
===第687章
顺势而为===
向北的探索持续了4天,前进了近500公里,直到遇上海拔超过5000米的山脉才停了下来。这道山脉几乎是不可逾越的,顶峰已经插进了风暴云层。方舟的防护再强悍,也不可能在风暴云层里长时间活动,离子风暴的瞬间温度可以超过百万度,根本不是现有科技手段能够硬顶的。
这道绵延无尽的山脉就像是一道天然屏障,将北方区域牢牢封死。森林中有不少兽潮活动的旧痕迹,不过都是沿着山脉而来,看来就连兽潮也无法翻越这道山脉。在已知的范围内,还看不到这道山脉的尽头,也不知道山脉的另一边究竟是平原,还是高原山地。
山脉再向北,大约还有几千公里才会到行星的北极点,这是一片巨大的阴影区域,不知道里面隐藏着什么。
目前想要越过山脉,一个是沿着山脉前进,看看会不会有缺口或是尽头,另一个则是直接从轨道进入。不过后者也有不可知的风险,万一进入点是高原或山峰,整个插进风暴云层的那种,就得立刻返回,脱离风暴云层。
到了这里,探索就到此为止。不过楚君归也不是没有收获,除了发现海量几乎不可能用完的双叶树森林,他还找到了几条金属矿脉,其中一道铜矿脉里还有大量稀有的伴生矿。光是这条矿脉就能解决几年内的金属需求。
返回时,楚君归重新修正了路线,开辟了一条更近更方便的道路,以便开采刚刚发现的矿脉。
一轮折腾下来,已经是十天过去了。一回到基地,楚君归就听到了一个好消息:投放在南部森林区的几百吨食物全被拖走了,相应的南部森林区域的战兽活动频率直线上升,有迹象表明有战兽正在陆续赶来。
研究员们由此得出结论,一是战兽种群确实出现了生存危机,食物明显不足。这才是自然界兽群的正常现象。二是战兽之间有着高效且有效的沟通方式,它们的智力水平相当高,就算还没到智慧种族,也相差不远了。
看到报告,楚君归就让研究员继续投放食物,最终达到每天1000吨的投放量。
这时轨道站上准备交给红胡子的三艘星舰已经改装完毕,陆续开赴星系外的指定区域进行交接。大量材料正源源不断地从基地运往空间站,准备建造新一批的星舰。现在轨道站可以同时开建两艘星舰,等到新的扩建项目完成,就能够同时开工三艘驱逐舰。
楚君归搭乘一艘运送材料的运输船,重回轨道基地。一恢复和外界的通讯,楚君归的信箱瞬间爆炸,足有数百条信息和未接通讯,这还是筛选过的结果,本来也没有多少人知道楚君归的联系方式。形形色色的联系者都有,几乎每个有楚君归联系方式的人都发了几条消息过来。
大致浏览了一下这些内容,楚君归才想来,貌似自己几天前发了条视频?不就是找个廉价导演剪了个烂片,然后找个没什么流量的小平台发了,怎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楚君归打开行情,愕然发现1光年的股价已经飙升到了120,且还有震荡上行的趋势。这才几天功夫?楚君归按下一把减光的冲动,开始仔细研究。
细看之后楚君归才发现自己犯了个错误。他的本意是将光年星舰和比林德作对比,意在展示星舰性能,相比之下虽然还差了一点,但也是可圈可点,战力还是不错的。这个短片主要是想给市场以信心,表明我们光年是真的有在造星舰。
但楚君归没想到的是,这部短片经过导演之手,剪得跌宕起伏,配乐磅礴大气,生生营造出史诗大片的氛围。若仅是这样也就罢了,关键是短片一出,立刻就有星舰战的专家现身,一帧一帧地开始解读,几乎是解剖式地分析了光年星舰的利弊。
这些专家可不是吃干饭的,都有真才实学,有的甚至直接看光柱粗细和打在比林德星舰上的反应,就大致判断出了主炮的参数。
一位知名专家是这么评价的:“尽管导演一心一意想要掩饰整场战斗布局指挥上的问题,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发现问题。这三艘光年星舰火力一流、防护一流,反应迅速,而且体现出相当强悍的容错能力。没错,我说的是容错,相当多的星舰挨上一两炮就会失去大半战力,而我们看到的这艘星舰被拦腰射了个大洞,但丝毫不影响它的还击。看看这一炮!能看出和第一炮有什么区别吗?没有!所以在可靠性方面,光年是我见过的最出色的几款型号之一。众所周知,比林德的星舰都是S级,所以以此战为对照的话,我会给光年星舰A级的评价,但是!”
专家重重地清了清嗓子,提高了音量:“我们必须考虑光年星舰的价格,所以我会给它S级的评价!没错,它太便宜了!这才是真正的战争利器。还有,我们也不能低估了这一战指挥的愚蠢,开始被偷袭损失了两艘星舰后,我看到的就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战,根本没有全盘的指挥。很有可能,光年星舰的潜力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这时旁边的主持人适时发问:“所以您对1光年股价的看法是……”
“当然是买入!立刻,马上,全仓!”
回顾过去几天,公开市场上都是类似的消息。楚君归忽略了一件事,他不应该以比林德为标准。比林德设备在联邦的定位接近于发烧产品,比一般的特种部队装备还要精良一些,属于典型的性能好、价格更好的范畴。现在光年星舰性能只差了一筹,价格却是比林德的几分之一,双方本来不在一个市场上,然而凭常识就能知道,光年星舰所在的是大规模采购的制式装备市场,而比林德所在的是小众高端市场,两个市场的规模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从投资的角度,那位专家说的没错,光年的增长潜力要高得多,现在才刚刚开始。
楚君归感觉到有些棘手,局面已经失去了控制。看着过去的成交纪录,投资者的热情极度高涨,几乎没有把股价打下来的可能。按照他原本的计划,现在股价应该在四五十一带徘徊才是。
好在试验体从来不是墨守成规的人,那他就换了个思考方向:要不要顺势而为,把股价拉上200,再一把减光?连创始大股东都逃了,还有什么理由看好?
===第688章
赢的机会===
楚君归发布这段视频的目的,并不单纯。
在一间极度奢华的客厅里,简脸色冰冷,盯着对面的昆。昆一脸的不在乎,轻轻晃动着酒杯,眼中似乎只剩下了自己手中的这杯酒。
理查德站在墙边,一直在欣赏着那幅画,仿佛盯得够久,就能让它的价格再涨一截一样。
三人似乎就要一直这么僵持下去,最后还是昆坚持不住。他看了看时间,说:“我马上还有一个重要的约会,如果没什么可说的话,我就先走了。”
“我们可以跟你一起去。”简说。
昆的脸色微微一沉,说:“我要和我的未婚妻见面,她不会想要看到你的。”
“我可以坐远一点……”
“简小姐!请收起你那一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嘴脸。说句不好听的,你是不是尽力拼搏那是你的事,跟我有什么关系?不是谁都愿意欣赏你那一套的。”昆毫不留情。
简脸色有些难看,理查德叹了口气,转了过来,说:“昆,简也有她的道理。”
“道理?或许吧,不过她的分寸感并不是很好,这正在毁了她,顺带着也毁了你。”
理查德说:“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是有些小小的挫折,但整体上还是很成功的。”
昆摊手,“既然都成功过,那就收手啊!何必非要搞到这种地步?自从认识了她,我就没遇到过好事。我的直属舰队这次损失惨重,就算在光年的股票上赚了几个亿,也完全弥补不了我的损失。”
“光年股票?”理查德一怔。
昆说:“一收到舰队失利的消息,我就调查了对手,最后确定是光年。确认消息之后,我就立刻买进能够买到的一切光年股票,现在不过翻了一倍多点。”
“你……”理查德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4/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