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14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26/1717


陈庆笑了笑道:“其实我考虑过丰州的,那边平原众多,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光热充足,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大粮仓,也可以种草绵,但现在一个问题是人口不足,种绵采绵需要大量劳动力,其次就是安全问题,在我们没有彻底收拾草原游牧民族之前,还不能向丰州大量迁徙人口,所以丰州可以放在十年后考虑。”
“但兰州人口也不多啊!”
“兰州那边有矿工和他们的家人,我考虑用他们种绵。”
兰州附近的矿工主要是两万西夏士兵和他们家人,加起来有十万人之众,他们都被改为矿籍,世代开矿采矿,家人也住在一起,当然是有收入,能养家糊口,吃饱穿暖,孩子也能免费读书,同时又在那边修建了好几座寺院,在精神上引导安抚他们。
用矿工和家属来种草绵,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可以增加矿工的收入,同时又能得到大量草绵。
陈庆的方案得到了众人的一致同意。
众人带着兴奋各自散去了,陈庆喊住了蒋彦先。
“我前年要求在所有河畔、田边地头以及小溪旁大量种植紫花苜蓿。”
蒋彦先微微笑道:“已经在推行了,等下个月开春,殿下去视察春耕,就会有惊喜发现。”
陈庆欣然笑道:“那我就期待一见!”
........
回到官房,陈庆让等候多时的吕纬和种桓进来。
涉及到具体情况汇报时,王浩一般都是让种桓自己去面对雍王,这也是给他一个机会。
“启禀殿下,我们的人跟踪王双去了咸阳,刚得到咸阳的消息,他抱着一只木箱进了院子,另外,王双在咸阳的手下几天前买了一批货,一千张羊皮,铁火雷很可能就会藏在羊皮中运走。”
“很好,让内卫一路监视,如果条件不允许,宁可放弃监视,也不能被对方发现。”
“卑职准备也安排一支商队,在河东城等候,从河东路出发去河北大名府,估计他们走滏阳陉的可能性比较大。”
“现在还没有开春,他们能通过太行山?”
“应该可以,今年河东路和我们这边一样,就下了一场大雪,卑职见到前些天从河北过来的其他商人,他们说大雪没有封路。”
陈庆点点头,“在挑选商人方面考虑周全一点,一定要选本地人,不能有关中口音,总之一句话,既要监视,但又不能让对方怀疑。”
“卑职一定会周密安排!”
种桓行一礼走了,陈庆又对吕纬笑道:“详细说说你今天交易的经过吧!我很有兴趣。”
===第九百三十九章
春暖===
一月是冬休季节,各种节日颇多,让百姓们尽情的放松玩耍,到了二月二,便是社日,这是乡村百姓们聚会的日子,也是为了即将到来的春耕进行动员,每个节日的安排都是为了农业生产活动,这就是农耕文明的特点。
今年的大雪比去年少,只下了一场大雪,进入二月分后,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柳枝吐芽,几只鸟雀站在树枝上欢快的鸣叫,河中一群群鸭子在扑腾游水,两岸变成了青绿色,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距离咸阳县城不远处的渭河北岸,陈庆在一群官员的簇拥下来到一处高点,四周都是旷野,北面是大片的麦田,冬小麦长势正旺,农民们正在田里忙碌的施肥除草。
而南面是靠近河床的河滩,接近一里宽,没有种庄稼,而现在长满了最优质的牧草紫花苜蓿,这是陈庆这两年很关注的一件大事,是他前年的年度计划,他拟定计划后,便交给内政堂讨论,一旦内政堂通过,就必须着手实施,前年和去年已经实施两年了,前年是着手陕州、河东路和陕西路北部的战争,去年是忙碌出访临安以及河东路北部的战争,所以一直没有关注种植紫花苜蓿之事。
而今年是因为考虑种植棉花才让陈庆想起了这件事,适逢开春,他在巡视春耕之时,顺便亲自来查看牧草种植的进展。
“张左司,我记得以前这边都是一片杂草吧!”陈庆指住河滩笑道。
张左司就是张晓,他刚从河东回来,继续出任内政堂参事,他的具体职务是政务左司都监,这也是今年才进行的改革,政务司管辖范围太过于广泛,蒋彦先着实吃不消了,因此在蒋彦先的建议下,政务司被一分为二,政务右司负责刑律、教育、科举、人口、民政、外交、防疫等等,政务左司负责工商和农牧。
蒋彦先继续出任政务右司都监,政务左司都监就由张晓出任。
张晓做过咸阳知县的幕僚,很了解咸阳的情况,他笑道:“殿下说得没错,以前从未考虑过发展畜牧业,总觉得那是草原的事情,渭河两岸河滩就没有什么利用,放任不管,自然杂草丛生,现在不一样了,仅仅两年的时间,两岸上百里的河滩都种满了紫花苜蓿,不仅可以养羊、养骡驴牛马,发现还能养鸭养鹅,秋天结的豆子磨成粉,还是喂猪的上好饲料。”
另一名官员补充道:“紫花苜蓿还能肥土、固土,如果在陕北黄河边广泛种植,可以减少泥土被冲入黄河的数量,据说还能入药,甚至嫩苗还能当野菜吃。”
陈庆笑着点点头,“它的作用很多,我才决定大力推广它,我们发展畜牧养殖业就有了根基,这并非我头脑发热想到,它其实是原州的经验,原州最早被金兵指定为养羊之地,种植大量的紫花苜蓿,现在也成为川陕最大的养羊之地。
但有趣的是,原州的粮食产量也不低,就算拿到四川路,每年粮食产量也能排进前五,为什么?原州就是利用河谷种紫花苜蓿养羊,然后羊粪又是最好的肥料,提高土地肥力,虽然是金兵的无心之举,却阴差阳错让我们发现了一条产粮、养殖和畜牧并举的道路。”
农牧署署令石元安道:“殿下说得一点没错,原州粮食产量去年超过秦州,在熙河路各州仅次于湟州,排名第二,太让人惊讶了。”
这时,陈庆看见一个牧童赶着一群羊在河边放牧,羊群约一百余只,陈庆走了上去,官员们连忙跟上。
牧童没见过这么多官员,有点被吓着了,张晓安抚他片刻,他才渐渐安静下来,张晓把他带到陈庆面前。
“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陈庆问道。
少年胆怯道:“小人叫武平,城南小武庄人。”
“读过书没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26/17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