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17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4/1717


陈庆一怔,居然是用汉文所写,他笑问道:“怎么是汉文?”
音巴鲁连忙道:“可汗帐中也有汉人幕僚,由可汗口述,汉人幕僚主笔。”
陈庆打开信,这是蒙兀国王合不勒汗写来的信,虽然是幕僚执笔写的汉文,但最后有他的大印和签名,说明内容确认过。
内容比较简单,只是说蒙兀部并无入侵大同府的想法,因为连年战争,男丁伤亡巨大,实力衰弱,正在休养生息,无力南下,更不愿意被金国所利用,成为金国攻打西军的战刀。
秋天发生在大同府的入侵之战和他无关。
陈庆眉头一皱,问音巴鲁道:“信的内容太简单,我有点看不懂,你们可汗说他无意南侵,但我的军队在大同府看见蒙兀军的战旗,这又怎么解释?”
音巴鲁擦一下额头汗珠解释道:“这就是可汗让小人向殿下解释清楚的地方,殿下军队或许看到了蒙兀军战旗,但一定没有孛儿只斤部骑兵,或者说绝对没有乞颜部的骑兵。”
陈庆冷笑一声,“什么意思?你们可汗是蒙兀国国王,难道最后他只能控制自己的部落?”
“殿下有所不知,蒙兀国是由二十几个部落组成,乞颜部是最大的部落,但乞颜部时也控制了乞颜部,原本蒙兀各部都听从可汗号令,但在和金国的作战中,有几个大部落意志不坚定,率先投降了金国,才导致蒙兀军主力被金兵击败,最后不得不向金国求和,接受金国皇帝册封,成为金国的附庸国。”
“继续说,然后呢?”
“然后夏天的时候,金国使者派说服我们军队南下入侵大同府,可汗以男丁阵亡太多,无兵力南征为由拒绝了,但南部几个大部落,就是率先投降金国的那几个部落被金国说动,他们打着蒙兀部的旗号联合克烈部和塔塔儿部的军队,三支军队大举南下入侵大同府。”
“他们兵力各有多少?”陈庆又问道。
“蒙兀部几个部落的兵力是一万人,克烈部和塔塔儿部各出兵两万人,一共五万大军,克烈部为主导,但他们没有携带攻城武器,无力攻打大同城,便仓促撤退了。”
“明年还会南下吗?”
“看金国要求,如果金国要求他们南下,他们肯定就会南下,我家可汗提醒殿下,明年要当心丰州,克烈部早就想拿下丰州作为南下的跳板。”
陈庆点点头,又问道:“冬天会偷袭大同府吗?”
音巴鲁兄弟二人一起摇头,音尔翰道:“草原的大雪不是你们能想象的,大雪积累的厚度连战马都会被淹没,绝对不可能冬天出兵,那只会在聚兵前就被冻死在半路。”
音巴鲁也道:“确实如此,牧民都是在穹帐中烧牛粪度过寒冬,就算春天南下,也要在三月以后,草原冰雪融化,克烈部才会派人通知各地牧民,然后从四面八方集中,这就需要一个月时间,到四月份大军才会集结南下。”
“没有攻城武器?”
音巴鲁摇摇头,“除非金国提供,否则不会有攻城武器。”
陈庆顿时释然,现在还是铁木真的曾祖父时代,草原还是松散的部落联盟,要等到铁木真统一草原,灭了金国后,才得到大量攻城武器和汉人工匠。
现在他们只是骚扰边界而已,距离他们强大起来,还有一百多年呢!现在北方还是女真人的天下。
===第一千一百零四十六章
清野===
进入十一月后,中原地区也下了一场中雪,虽然没有关中一片白雪皑皑那么夸张,但树木、山丘和房屋也是银装素裹,白雪和黄土交错相间,大地一片斑驳,但随着风雪的到来,黄河也开始结冰了。
沿途官府开始动员黄河边的百姓,防止金兵铁马渡河,冬季偷袭掠夺,要求他们离开家园,迁徙到中原腹地。
在官府一次又一次的动员下,百姓纷纷收拾物品离开了家园,挑着担,赶着驴车,扶老携幼,浩浩荡荡向开封府以及中原各州撤去。
归德府楚丘县靠近新黄河不远处有座小村子叫做德庄,约有上百户人家,建炎二年,黄河决堤,滔滔洪水冲来,近一半百姓被洪水卷走,另一半百姓逃跑及时,得以幸存。
数年后,新黄河稳定下来,德庄变成了黄泛区,逃亡的百姓又陆续回到家乡,重建家园,但黄泛区土地变得十分贫瘠,亩产小麦还不到百斤,被生计所迫,返回的百姓又再度背井离乡,陆陆续续走了。
目前德庄只剩下十余户人家还在苦苦煎熬,德庄其实就是黄泛区的一个缩影,几乎所有的村庄都和他们一样,三年前,百万流民从商州和陕州两条线逃亡关中,一半以上都是黄泛区的百姓。
德庄的村东头有一户人家,一对夫妻带着两个儿子,儿子都还年幼,一个五岁,一个七岁,男主人姓阮,叫做阮德,底层百姓男子的名字都很简单,都是平、顺、富、德、安、小二、小三、小乙等等,阮德就是德庄出生的意思。
阮德年约二十五六岁,身高足有一米九,体格极为强壮,力大无穷,他家原本是村中大户,颇有钱财,父亲也传给他一身好武艺,但洪水过后,家产悉数湮灭,他只得做铁匠谋生,妻子王氏比他小三岁。
这天上午,楚丘县的官员来德庄催促十几户百姓赶紧迁走。
十三户百姓都来到阮德家的院子商议去处,阮德以他强壮的体质和宽厚的性格,使他成为了德庄十几户百姓的首领。
阮德一摆手,吵嚷的院子里顿时安静下来,阮德高声道:“各位乡亲,我觉得不管去哪里,我们最好一起走,一起安顿下来,抱成团,外人不敢欺负我们,哪家有困难,大家一起帮助,大家觉得我的意见如何?”
众人纷纷叫好,这也是所有人的想法。
有老人道:“我们世代都住在一起,都沾亲带故,为什么不一起走?”
十几个后生纷纷大喊:“德哥,我们听你的,你说吧!我们迁去哪里?”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咱们迁出后没有了土地,当佃户太辛苦,也养不了家,最好有一技之长,我父亲是铁匠,我岳父会酿酒,也教会我酿酒,我记得好多人家都会酿酒,对不对?”
众人纷纷道:“对啊!以前我们这里生产柿子和梨,我们酿柿子酒,酿梨酒,在城里卖得不错,后来果林被金兵砍光了,才没有再酿酒。”
阮德点点头,“去年我在归德府遇到一个酒商,他说开封府尉迟县以酿酒出名,我反复考虑,不如我们去尉迟县,那边一定能让我们生存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4/17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