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3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4/1717


“天意?”
张浚可不认可秦桧替朱胜非的辩解,他对赵构道:“微臣临走时,赋权给吴阶,让他视情况派兵北上,巩固大散关的战果,原本是吴阶任命关师古为熙河路兵马总管,任命陈庆为秦州制置使,凤翔府无险可守,拼兵力我们不是对方的对手。
但朱胜非还在路上,就否定吴阶的任命,任命他的心腹去守凤翔和陇州,贪心不足,又分兵去守平凉府和原州,我们一共才多少军队?把军队都分散了,汉中谁来守?巴蜀腹地谁来守?
更要命是他刚上任就下达了一道命令,停止北上军队的军粮供应,让他们自筹军粮,陛下,金兵已把粮食收刮一空,让宋军士兵自筹粮食,军队去哪里筹粮?军队无粮,士气低迷,一战即溃,这就是大军败亡的根源啊!”
张浚对朱胜非川陕分家的理念非常不认可,没有四川的钱粮援助,汉中拿什么去和金兵对抗,根本就支撑不住。
赵构很无奈道:“朱爱卿刚到川陕,确实不了解情况,有失误是难以避免,朕觉现在暂时还不是追责之时,我们该怎么应对目前川陕的被动局面?”
这时,一直没有吭声的吕颐浩缓缓道:“西北的局势虽然是一片黑暗,但黑暗中还是有一点亮光,秦州制置使陈庆在甘泉堡大败伪齐军,全歼两万敌人,据说在此之前,他已和西夏军有数次交手,皆连战连胜,救回了数万被掳走的宋朝军民,至少我们在西北没有一败涂地,还有希望。”
赵构眼睛一亮,他只关心丢掉西北的败绩,却没有注意到获胜的一面,居然全歼两万敌军,关师古也不过是两万人覆灭,这不是旗鼓相当吗?
“这个陈庆还真让朕惊喜啊!”
吕颐浩微微笑道:“是陛下有先见之明,任命他为秦州制置使,所以他才不负陛下的期待。”
赵构心中略有安慰,对张浚笑道:“这是张相公有识人之明,这个陈庆用得好!”
张浚见天子并不想追究朱胜非的责任,心中也很无奈,只得躬身道:“陈庆武双全,胆识过人,在大散关之战中就屡立奇功,微臣一直对他寄予很大的希望,这次没有带他回临安,也是希望他在川陕再树奇功,他果然没有令微臣失望,在一片黑暗中为陛下、为朝廷点燃一支希望之火,这样的大才应该重用,卑职推荐他升为都统制。”
秦桧有些不满道:“陈庆去年才升为统领,两个多月前才升为统制,现在又要升为都统制,这升官的速度也未免太快了吧!”
副相国赵鼎在一旁淡淡道:“陛下一向赏罚分明,有罪不罚,有功不赏,这可不是陛下的风格!”
吕颐浩也笑道:“其实秦相国说得也有几分道理,陈庆还很年轻,升官太快对他没有好处,况且我们只看到了几封飞鸽传信,具体很多细节都不知晓,微臣建议最好把情况了解清楚,再考虑赏罚。”
赵构点点道:“吕相公说得对,毕竟我们只看到一封简信快报,对具体情况还不了解,是需要把情况了解清楚,朕决定再派遣驾部员外郎李愿抚谕川陕,调查这次兵败的实情,有罪就要严惩,有功就要重赏,朕赏罚分明,绝不含糊!”
............
这天上午,甘泉堡来了一名郭振派来的使者,陈庆认识,正是平凉知府陶爽,他运气不错,无论金国还是伪齐都没有追究他的责任,依然让他继续出任平凉知府。
陈庆请他进大帐坐下,又让手下上茶,笑道:“我还一直担心陶使君的命运,以为会被金兵所害!”
陶爽苦笑一声道:“平凉府士绅集体替我担保,他们也需要人稳定局面,金人就没有动我,这次我劝关师古投降,郭振还认为我有功!”
“使君为何要劝关师古投降?”
陶爽冷冷道:“他若不投降,平凉县几万百姓都要饿死,我只管百姓的命运,不会考虑他的名节!”
陈庆点点头,立场不同,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然后郭振让使君来做什么?”
“和统制谈判,关于张仲熊和一万四千战俘。”
陈庆笑了起来,“这不应该来找我吧!应该去汉中找朱胜非谈判才对。”
“统制有所不知,郭振是个很务实的人,他知道找朱胜非未必有用,如果双方的协议损害统制的利益,统制会放人吗?肯定不会,所以郭振认为找朱胜非不如直接找你。”
这倒也是,如果朱胜非只想满足他的面子,而损害自己的利益,自己肯定不会接受。
当然,陈庆也知道,这样一来朱胜非必然会更加嫉恨自己,但陈庆已经不在意了。
“陶知府能不能先告诉我,郭振为何急于谈判,而不派军队攻打甘泉堡?”
“我听说谈判是完颜昌的意思,好像是西夏皇帝派使者来给完颜昌说了什么?具体我也不清楚,只是听说一些小道消息。
原来真正谈判的对手是完颜昌,郭振不过是替完颜昌出头罢了,看样子完颜昌的意图也和保川县有关,陈庆笑道:“那你说说条件?释放战俘,我能得到什么?”
“郭振也会拿宋军战俘置换,就是关师古的手下,一比一,但关师古是主动投降,他不可能再回来了。”
陈庆呵呵一笑,“如果关师古回不来,那郭振就得用另外的条件交换张仲熊,或者是郭振根本不在意张仲熊的死活?”
陶爽摇了摇头,“完颜昌很看重张仲熊,张仲熊肯定要释放,就看陈统领用什么条件交换了。”
陈庆沉吟一下道:“我同意一比一交换战俘,但交换张仲熊,我有两个条件!”
===第二百一十四章
换俘===
“陈统制请说!”
陈庆沉吟一下道:“第一个条件,我要把一批百姓迁徙到秦州的其他县里,希望贵方不要破坏!”
“这个条件问题不大,如果是普通百姓,齐国也会善待,毕竟都是汉人,没有那么穷凶极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4/17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