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4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2/1717


陈庆笑了起来,“卑职在甘泉堡作战是是以西军统制的身份作战,并非秦州制置使的身份,秦相公明白吗?”
“我不明白,你解释给我听!”
“卑职有两个身份,一个是秦州制置使,这个身份偏重于政务,另一个身份是熙河路军统制,而熙河路军都统制是吴嶙,甘泉堡之战结束后,卑职派人把战报送给了吴嶙都统制,卑职不能越权向朱宣抚使汇报。”
陈庆一句话将死了秦桧,所有人意识到,陈庆完全可以这个理由推而广之,他所有的军事行动都不用向宣抚使汇报,他是统制,他确实只能向都统制汇报,而不能越权向朱胜非汇报,至于吴嶙有没有向朱胜非汇报,那就是另一件事了,和陈庆无关。
秦桧迅速撇了一眼天子赵构,赵构在低头喝茶了,也就是说,这个问题过关。
“好吧!我就问这个问题!”
但陈庆却不干了,自己过关了,朱胜非还没有过关呢!
“卑职还想再说两句,是否准许?”
张浚点点头,“陈将军请说!”
“卑职作为秦州制置使,在上任不久,就向川陕宣抚使司提出了明确秦州通判的报告,已经几个月过去了,但至今没有任何消息,严重影响了秦州政务推行。”
“什么报告内容?”
“秦州之前的通判和知事,在金兵入侵时弃官而逃,然后由秦州当地士绅推荐王淮为秦州通判,他不是朝廷任命的通判,只是百姓推荐,所以很多事情他没有权力实施,比如从各县调粮、征集劳力等等,所以卑职在朱宣抚使上任后,就向宣抚使司官衙提出了明确秦州通判的报告,但至今没有任何答复。”
张浚随即问吏部郎中王邈,“吏部有接到关于秦州通判的牒吗?”
“回禀张相公,没有接到!”
这时,吕颐浩缓缓道:“任命知事和通判是吏部的事情,宣抚使司只是一个推荐的作用,如果有合适的人选,吏部可以直接任命,这样吧!下午陈将军直接去吏部办理,吏部会派人去考察,通过后,吏部会直接任命,抄送一份给宣抚使司。”
“多谢吕相公!”
陈庆原本想趁机攻击朱胜非懈怠政务,没想到被吕颐浩给化解了,不过这样也好,避免了朱胜非任命一个和自己作对的秦州通判。
吕颐浩可不希望陈庆再惹事,这个时候攻击朱胜非,只会让天子不满,装弱小的受害者才是正道。
“继续吧!各位还有没有需要问的?”吕颐浩望着周围大臣道。
张浚笑道:“我来问吧!据我所知,包括秦州、陇州、德顺州、兰州这一带,堡寨现象很严重,但制置使在秦州很快就治理好了,一定有好的经验,能否给我们分享?”
陈庆躬身道:“堡寨现象就是一个民众自治问题,在靠近西夏的边境州当年为抗击西夏而修建了大量堡寨,金兵杀来时,大量乡村百姓都躲进了堡寨,由一些有威望的乡绅组织百姓自治,本身问题不大,后来的问题就是,当官府失去了对堡寨的控制后,一些居心叵测之人成为了堡寨的主人,奴役百姓,抗拒官府,俨然成了一个自治的小王国。”
陈庆说到这里,大家都有了兴趣,连赵构也兴致盎然,他还第一次听说堡寨问题。
“那陈将军怎么解决的?”赵构问道。
“很简单,杀一儆百,微臣挑选了三家势力最大的堡寨,周家堡,定西寨和安远寨,主要是周家堡,卑职率军攻入周家堡后,杀了周家所有族人,把他们人头送往其他堡寨示众,接下来又攻下安远寨和定西寨,解决了这三大堡寨,其他堡寨都纷纷接受官府管辖了。”
赵构点点头,“杀一儆百,这个办法不错!”
赵构又问道:“陈将军再说一说目前陕西路和熙河路的情况,听说局势巨变,朕现在一头雾水,到底变成了什么模样?”
===第二百六十八章
交换===
陈庆的述职足足经历了一个上午,甚至大部分时间都是天子赵构和陈庆之间的问答。
但从这里问答中,大臣们也基本上了解到了西北的现状,陈庆的回答甚至比张浚去年的述职还要深刻,至少张浚从未谈及过西夏人的因素。
御书房内,赵构负手站在窗前,凝视着天空的云聚云散,今天从陈庆那里,他了解到了西北局势复杂,也了解到了大宋在西北统治的脆弱,有金国和西夏在西北地区的强势渗透,大宋想收复西北,实在太难了。
这一瞬间,赵构甚至有了彻底放弃西北的念头,只要能保住四川,西北那种干旱苦寒之地要不要也无所谓了。
可如果放弃,自己又该怎么向祖宗交代?
一边是现实的残酷,一边是祖宗的基业,两个矛盾的决定交织在他心中,令他一阵阵心烦意乱。
“张相公觉得西北还有希望吗?”赵构情绪低沉地问道。
张浚躬身道:“陛下,微臣之前也给陛下谈过,西北其实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争夺战,我们以守住大散关为契机,每一次的大胜都能使我们向西北扩张一步,秦州就是年初大散关大胜的结果。
可惜朱胜非中了金兵以退为进之计,盲目扩张,又自作主张断了前方军队的钱粮供给,导致后来的一系列惨败,甚至连汉中都被金兵攻破了,陈庆千里驰援,他非但不感激,反而指责陈庆未奉军令南下,简直是迂腐无能之极,微臣很担心,他会丢了巴蜀。”
赵构不想谈朱胜非之事,朱胜非断了前方的钱粮供给,其实也是执行他的命令罢了,只是赵构没想到后果这么严重,但他不能因这件事指责朱胜非。
“陈庆把秦州治所北移到甘泉堡,张相公怎么看?”
“回禀陛下,成纪县是四战之地,是交通要冲,很容易被敌军攻破,现在宋军力量薄弱之时,转移到敌军难以攻打之地,同时又能防御西夏南侵,甘泉堡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
微臣赞成陈庆所述,甘泉堡方圆百里内没有补给之地,方圆五十里内没有树木,如果敌军攻打甘泉堡,必须要建立一条漫长的补给线,一旦补给线被骚扰,被掐断,就会导致敌军兵败,这么高昂的战争代价,才保证了甘泉堡的安全,卑职认为,甘泉堡将会成为宋军夺回西北的起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2/17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