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户官开始第9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1/1028


就见一名老者缓缓站了出来,身躯虽然略显挺拔,可是整个人却是显得精神矍铄,中气十足的向着天子拜下。
翰林院之中可都是大明读书人中的佼佼者,可以说非进士及第者都没有资格进入翰林院,甚至内阁诸位阁臣十之八九也都是出自于翰林院。
所以说翰林院在朝堂各部衙门当中虽然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权利可言,但是却绝对算得上是清贵之臣,没有谁敢小觑了翰林院之中的一众翰林。
毕竟朝堂之上大半的重臣都出身于翰林,自翰林而出进入各部衙门,因此翰林院可谓是大明文人心目之中的圣地。
一朝高中进士,若是再能够得以进入翰林院,那么几乎可以说不出意外,此人的为官之途便是青云直上,未来纵是入六部,进内阁也不是虚妄。
谭望做为翰林侍读,虽说因为年岁已高的缘故,仕途无望,可是做为翰林院少数的老翰林之一,谭望这么多年在翰林院任职所积攒下的人脉绝对惊人。
可以说就算是不久之前才被天子下旨拿下的左都御史陈文良,真要说论及人脉的话,都未必能够与之相比。
朱厚照看到谭望站了出来不禁神色一正道:「谭卿家可有本奏?」
谭望深吸一口气,一脸肃容道∶「老臣弹劾威武大将军李桓,挟兵自重,公然违逆朝廷法纪,恳请陛下严查,以安中外之心。」
虽然说谭望没有如陈文良等人一般弹劾李桓有谋逆之心,但是单是挟兵自重,违逆朝廷法纪,这也同谋逆没有什么区别了。
原本见到陈文良弹劾李桓不成甚至还被李桓给揭了底细,将自身都给搭上了,正暗暗失望无法参倒李桓呢。
现在陡然之间见到谭望这位德高望重的老翰林站了出来,许多官员顿时精神为之一振,无比期待的看向谭望。
谭望面色红润,头发花白,精神矍铄,毫无畏惧之态的看着李桓道:「李桓,老夫一生两袖清风,不贪不占,奉公守法,你若是想要如对付陈文良一般对付老夫只怕是要失望了。」
站在一旁的林平之看了谭望一眼,低声在李桓耳边低语道∶「大将军,在锦衣卫的记载当中,这谭望还真的没有什么恶迹,完全就是一个死读书的书呆子,否则的话以其进士及第、翰林侍读的身份,也不可能蹉跎多年。」
大明那么多的官员,虽然说没有底线的官员更多,但是一样也有许多不贪不占,奉公守法之人。
显然谭望就是这极少数可谓清廉的官员的代表之一。
面对这样一位没有什么恶迹的官员的弹劾,就如谭望所言,他还真没办法通过暴光对方的罪行来应对。
不过李桓却是显得颇为平静,冲着谭望拱手一礼道∶「谭侍读两袖清风,清廉如水,李某佩服。」
捋着胡须的谭望看向李桓的目光当中流露出几分傲然之色,长袖一拂道∶「李桓,你可知罪?」
就在这个时候,一直没有开口的朱厚照却是陡然之间向着谭望微微摇了摇头道∶「怕是要让谭侍读失望了,李卿他还真没罪。」
朱厚照此言一出,顿时引得百官为之侧目,愕然的看向主动为李桓开罪的朱厚照。
谭望更是连捋着胡须的手都忍不住的为之一抖,深吸一口气向着朱厚照躬身一礼道∶「陛下乃是贤者之君,理当亲贤臣,远小人,何以为李桓这等居心叵测之辈开脱?」
「陛下,您一定是被李桓这奸贼给蒙蔽了啊!「
一名官员忍不住向着天子开口,一副眼见天子被李桓所蒙蔽,痛心疾首的模样。
这官员同样是头发花白,与谭望一般,皆是出自翰林院,显然也是如谭望一般不惧李桓翻其老底的清廉之人。
朱厚照看了谭望等人一眼,更是向着满朝文武百官看了看,随即自御座之上起身,长身而立,站在御阶之上,高出在场百官足足半个身位。
就见朱厚照先是向着李桓投来歉意的目光,然后方才缓缓开口道「众卿家,朕月前曾命锦衣卫、东厂给李卿家、王卿家二人去了一道密旨,命二人携大胜之机,在大军之中挑选精锐之师编入京营,并特令二人将大军驻扎于陕西延安府……」
「什么,这怎么可能!」
「陛下,此旨意未经司礼监、内阁,乃中旨也,陛下怎可不与朝中重臣商议此事便擅自下达这般旨意?」
顿时兵科给事中一下子站了出来,脸上满是愤然之色,毫不客气的向着天子开喷。
不只是兵科给事中,六科给事中这会儿几乎是齐齐站了出来,包括六科给事中大小的官员,这会儿一个个的狂喷天子。
虽然说六科给事中不过是区区从七品,可是这些官员却一个个的都是连内阁阁老都敢开喷,连天子旨意都敢封驳的存在。
六科连同十三道监察御史,共同组成了大明官场的监察体系,合称科道。
因为六科有着对天子旨意乃至内阁公文监察审核的职责,所以说当他们得知天子竟然不经内阁,未经六科监察审核便下达一道这么重要的旨意,六科官员感觉受到了极大的羞辱一般。
顿时六科加起来数十名官员齐齐站出来狂喷天子。
面对六科官员的狂喷,就算是身为天子的朱厚照也只能忍着,但是经六科官员这么一闹,却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一下子便证明了李桓并非是无诏而私下拥兵自重。
中旨虽未经内阁、司礼监渠道下发,但是再怎么说那也是天子的旨意,只此一点便可以令李桓摆脱拥兵自重的嫌疑。
内阁诸位阁臣此时也是一个个的眉头微皱,显然也为天子不经内阁下达圣旨给李桓感到内阁的权威受到了影响。
圣旨可以说是天子与朝堂众臣共议然后由朝廷备案,下发的具有法律效用的文件,可谓是上至天子,下至朝臣尽皆认可。
而中旨很明显就是天子的意志的一种体现,不经朝廷文管系统流转,所以说朝廷往往都不认可中旨的法律效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1/10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