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18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71/2996


卖月饼这生意要谋划,王忆带了四种口味一斤月饼给王向红送过去,让他和办公室里备课的几个老师给品尝一下。
王向红放下烟袋杆用烟草熏黄的手指捻起一个月饼,脸上是乐呵呵的笑容:“不用尝了吧?这绝对好味道,寿星爷和几个大辈都给它们做过广告了。”
话是这么说,该尝尝还是要尝尝。
他吃了一口五仁的,祝真学吃了一口豆沙的——王忆告诉他这个最软。
这年头的五仁月饼的五仁有讲究,是核桃仁、杏仁、花生仁、瓜子仁和芝麻仁,代表的是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准则。
中秋节吃五仁月饼,其中的圆月饼象征着团圆,而五仁则表达了吃饼人的高尚品德。
不过现在物资匮乏,五仁月饼中的五仁是很少的,会往里放一些青红丝来充数。
王忆这边用的五仁馅那就霸道了,22年想找82年这么寒酸的五仁馅也找不到呀,这都是新五仁。
核桃仁、花生仁、瓜子仁、南瓜子仁、芝麻仁、杏仁等等,没有青红丝,葡萄干全是大个头的,用了南瓜馅取代面粉来调和五仁,这口感和味道非常好。
王向红咬了一口顿时连连点头。
那边祝真学是直接就赞不绝口了。
杨文蓉更是开心的笑道:“王老师,太好吃了,比六哥从沪都给我带回来的点心还要好吃呢!”
这可不是夸张的表现。
他们这辈子没吃过这么软香可口的月饼!
王向红掰开看里面的馅料,一眼看去眼睛就瞪大了:“这馅儿好呀,我就说怎么会这么香,嗯嗯,越嚼越香,这里面葡萄干真大!”
“那咱定价一斤要一块二角钱,这定便宜了啊!”
王忆笑道:“百货商店和门市部,今年的五仁月饼定价就是一块二或者一块三一斤,我去打听过了……”
“咱的比他们的好多了!”王向红说,“咱的用料太实在了,就是吃头差一点。”
听到这里王忆一愣:“等等,咱的吃头差一点?你说的吃头是口感啥的对不对?咱们这月饼吃头多好呀,我特意做的特别软!”
现在月饼都很硬。
相声里面说,一块月饼掉到马路上,被过往汽车碾压。月饼被轧得嵌进了柏油马路中,当工人拿着铁锹把月饼撬出来时,发现还是完整的。
虽说这说法有些夸张,但由于生产工艺水平和技术水平所限,月饼在这个年代确实很硬!
再一个现在月饼不是直销的,是先在食品厂做好月饼,然后进入库存、统一分配,再通过货运送到各地仓库,仓库清点并储存,最终在中秋节之前进行销售。
中秋节之后好些地方就不卖了。
这样一套流程走下来是需要时间的,怎么着也得三四个月,经过三四个月的水分蒸发和面皮干涸,于是月饼就更硬了。
结果王向红认真的跟他说:“咱们吃头不行,做的太软了。”
王忆叫道:“对啊,我故意做的软一些,软了才好吃……”
“软了那不够吃!”王向红打断他的话,“现在老百姓吃这个月饼,是,软了好吃,可家家户户那么多口子人,你一人分半个月饼,这么软,那是不是三两口就下去了?”
“这样的吃头不行的,你想想,糖块这东西好吃,为啥要做成硬的?做成软的没人买了,买回去给孩子,嘴巴一砸吧,糖没了!”
王忆呆住了。
真的呆住了。
是我、是我考虑不周啦?
他开始怀疑人生。
王向红看着他的表情,便问道:“你啥意思?你有把它烤硬烤干的工艺?”
王忆苦笑道:“烤硬烤干不好吃。”
王向红说道:“月饼还不好吃?有个香甜滋味在嘴里砸吧着就行了!这东西不是大馒头也不是饼子,不能让人大口的吃呀。”
“大口吃月饼,那得啥条件?干部家庭也不能这样吃,能大口吃月饼,那得等到社会发展进入初级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才行!”
王忆真是只能苦笑了。
祝真学笑道:“是啊,我这家里条件算好的了,双职工家庭,可一直也舍不得让孩子大口吃月饼。”
“以前,咱不说建国之前了,建国之前我家里吃不起月饼的,建国后我工作了,家里有孩子了,然后一般是家里一个人能分两块月饼的配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71/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