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1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2260


于是他上前一步,向赵构进言。
“陛下,臣以为,固然派兵北上是危机重重的,但是或许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方法,比如派人北上授予起事首领我朝官职,秘密招安,不让金人知道,如此,就算起事被平定,我朝也可以坐观成败,毫无破绽。”
汤思退又不满意了。
“这不能说万无一失吧?授官总要给官服、印绶,若他们被金人平定之后,这些东西被发现了,金人拿这些东西来责问我朝,我朝又该如何应对?”
陈诚之对汤思退一味怕事的行为非常不满,且素来鄙视汤思退在秦桧主政期间的奴颜婢膝,于是提出了反驳。
“你怎么知道就一定会被发现?况且办事情怕这怕那,就像是喝自己家里的水的时候还要担心水会不会有毒,汤相公难道不怕被渴死吗?”
见陈诚之忤逆自己,汤思退大怒。
“你怎敢这样对我说话?”
陈诚之冷笑。
“我是陛下的臣子,只认公理,难道汤相公想学秦桧,连说真话的机会都不给我吗?”
陈诚之在战争方面持主和立场,并不支持战争,但是他对秦桧一手遮天的行为很不满意,秦桧当政期间多次忤逆秦桧,遭到排挤和打压,秦桧死了以后才得到升迁。
所以对于这种事情,他相当敏感,也根本不畏惧。
而且他知道,赵构是坚决不会允许再有一个秦桧出现的。
果不其然,提到秦桧,触动了赵构心里最敏感的那个部分,他顿时皱了眉头。
“汤相公还是不要多说了,有人持不同的意见,这是好事,朝廷要是变成了一言堂,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听到赵构冷冰冰的警告,汤思退心里一惊,连忙向赵构告罪,后退三步,不敢再说话了。
赵构这才顺了口气,看向了陈诚之。
“自明,你的意思是,我朝可以派人联络山东起事之人,授之以官,确定一个名分?”
“正是,陛下,君臣大义名分是很重要的,有了这个名分,他胜了,中原自然可以恢复,败了,只要我朝不实际出兵,金人也拿捏不到我朝的把柄,就不算破坏和议。”
陈诚之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这个建议让赵构微微颔首,认为是有可行性的。
刚才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沈该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陛下,为了彻底断绝后患,臣以为授官可以,但是官服印绶之类代表我朝的东西可以稍微做点手脚,在他们并不清楚的地方略作改动,这样就算这些东西落在金人手里,将来对峙,也有回旋的余地。”
沈该的想法正中了赵构心里最担心的部分。
这样一来,所有问题都解决了,赵构终于可以高枕无忧的坐山观虎斗了。
“甚好,那就这样办吧,自明,兹事体大,你派遣可靠人手直接去办理,注意不要泄露消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就由你直接负责。”
“臣遵旨。”
陈诚之接下了赵构的命令。
于是赵构很愉快的继续享福去了。
陈康伯很明显还想说些什么,到底也没有说出口,只是万般无奈的离开了宫殿。
离开宫殿的路上,陈诚之追上了陈康伯的步伐。
“相公方才所说的话实在是太过于激进,让官家感到不快,我以为相公之后还是谨言慎行,不要在官家面前再说什么出兵北伐的事情了。”
陈诚之的好心之言,陈康伯并非不能理解。
于是他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其中的道理,我如何能不明白呢?官家年事高了,越来越想要安稳的时局,不想要战乱四起的乱局,我是明白的,但是大宋总不能就这样困守江南一隅,不去恢复中原吧?”
陈诚之叹了口气。
“恢复中原的口号年年有人喊,但是当真能成吗?或许当初是有一些机会的吧?但是眼下,真的还有机会吗?以我出任知枢密院事这些日子看到的实情来看,难度很大。”
陈康伯看着陈诚之。
“军队不堪用?”
“哼,何止是不堪用,疏于训练的,吃空饷的,经营产业的,私下里做些偷鸡摸狗勾当的,甚至还有贩私盐的,这样的人在军中比比皆是,心里全是生意经,哪里还有打仗的胆气?”
陈诚之一脸不屑道“这些武将个个都是贪生怕死之辈,就算有些胆气的,也在秦桧当政之前死掉了,剩下的,又能是些什么良将呢?”
陈康伯听了,默然无语。
有些事情他也不是不知道,想要改变,却无能为力。
枢密院有调兵之权,无统兵之权,也管不到士兵的日常训练,这部分职权不属于枢密院,陈诚之虽然知道军队腐朽不堪用,但是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改变这个局面。
同样,陈康伯贵为参知政事,也管不到这方面。
而且就他看来,官家赵构未必就有那个心思约束改革军队。
===一百九十二
官家要授官给我们===
现在的大宋军队,的确是腐朽的很快,很快。
可是陈康伯依稀记得,曾经大宋军队不是这样的。
十几年前,以岳家军为首,大宋军队有过一段辉煌时期。
那个时候的宋军战力强悍,在中原大地上屡屡挫败金军的进攻阴谋,然后转守为攻,多次取胜,与金军铁骑野战争锋,甚至眼看着就要收复故都了。
结果,一切都化为了泡影。
那个被北伐派众人给予厚望的真正的名将,死在了自己人手里,悲壮的誓愿化作一江春水向东流。
据说这个消息传到北边金国之后,那些被那位名将打的抱头鼠窜的金国高官显贵们弹冠相庆,人人都在诉说着心腹之患去除之后的喜悦。
深知个中内情的两人只有不约而同的叹了口气。
少顷,陈康伯又忧虑道“近年来,出使金国的使者曾有一些令我感到不安的报告,言及金主正在大量抽调辽东女真人定居中原河北、山东、陕西之地,又有言及金主正在疏通水道的,我很担心。”
陈诚之闻言,明白了陈康伯的意思,但是又感到不太可能。
“些许记录,不足以为实情吧?而且金主若真的想要办点什么,咱们不可能不会提前知道,更何况现在山东正在闹事,金主就算要做什么,也肯定是对山东,而不是对我朝,更何况两国之间还有和议。”
“和议不过是一张纸,说撕毁就撕毁,当初金人撕毁的和议还少吗?而且当年谁也没想到汉国被攻克之后太宗皇帝立刻就要北伐契丹夺取燕云十六州,所以说凡事皆有可能,若金主在讨伐山东之后顺势南下……”
陈康伯看着陈诚之“大宋军队可以抵挡吗?如果真是如此的话。”
陈诚之沉默一阵。
“不太可能吧?这样的设想未免牵扯太大。”
“设想不大胆,什么时候大胆?”
陈康伯反问陈诚之。
陈诚之沉默了。
良久,陈诚之开口道“我会派人多方关注这方面的事情,若当真有问题,我会派人多做一些准备的,不过,我依然不认为金主会无视和议南下,背信弃义之人绝不会有好下场。”
陈康伯对此倒也不反对。
可是他总是觉得一个靠政变上位的皇帝遵守和议约定本身就是一件很无厘头的事情。
他要是能守规矩,能干出弑君夺位还大杀宗室的事情?
那些被宋朝视作心腹之患的强悍将军们以及他们的后代,不知有多少死在完颜亮手上,所以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陈康伯也终于能体会当年听到岳飞死讯的金国权贵们的感受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总之,完颜亮绝对不是一个会守规矩的传统帝王。
加上现在山东出了这档子事儿,要是完颜亮有了什么想法,绝非不可能。
可是陈康伯对此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看着历史的车轮向前滚动。
他地位高,也控制不了军队,发动不了北伐,他有无数的政敌和拖后腿的人,这让他非常痛苦,
陈诚之回到枢密院之后,挑选了一些自己信得过的人手带着授官命令和官员印绶前往山东。
按照沈该的建议,这些官员相关的东西都被做了些手脚,不是一般人可以看得出来的。
如果造反成功,一切都好说,如果造反失败,金人责问临安,临安方面也有说辞,绝对不会束手就擒承认自己曾经干过这件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22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