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3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8/2260


老百姓已经被他榨干了,什么都不剩了,有些地方都把税收到五六年之后了,再榨下去就要爆发第二次起义了,他受不了,所以只能向权贵们、富豪们伸手要钱粮。
完颜亮在朝堂会议上公开表示了自己的捉襟见肘,表示自己需要钱粮的支持,还说如果朝臣们不支持,那么大战一旦打到僵持阶段,朝廷钱粮不足,结果就是灾难性的。
他不会放任这种情况的出现,那么他只能采用最后手段——卖官鬻爵,把官爵拿出来卖。
“在这个时候,我也不和你们兜圈子,你们一个个的手上有多少钱粮,咱们心里都清楚,你们自己用不掉,吃不完,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拿出来助军呢?
你们要知道,有大金国,才有你们的好日子过,如果大金国的军队被苏贼击败了,大金国灭了,你们有再多的财产又怎样?到最后,不还是都便宜了苏贼?”
完颜亮锐利的眼神扫视着群臣,说话十分难听:“苏贼和我可不一样,我会与你们和声细语的商谈,也不会强迫你们,但是苏贼不一样,苏贼会直接杀了你们全家满门!”
群臣心中又是惊惧又是恼火。
惧的是苏咏霖打出驱逐胡虏光复中华的旗号,摆明了和金国统治阶层不共戴天,真的会杀了他们的全家满门,到时候投降真不一定好使。
恼的是完颜亮居然在这个时候用这种事情威胁他们,对他们敲诈勒索,索要钱粮,此等行径实在不像一国君主。
尽管如此,面对皇帝赤裸裸的威胁,朝臣们还是没有太多的办法,互相之间商议商议,决定按照官职地位大小高低,拿出一部分家中存粮交给完颜亮,算是花钱买个平安。
完颜亮在很短的时间内筹集到了数量很大的粮食,立刻分批运往战争前线。
与此同时,金军主力也纷纷前往战争前线,在预定的战争发起点做好最后的进攻准备。
刨除河东金军和开封金军的行动,完颜亮自己的主力军将兵分两路,一路从霸州出发南下,一路从雄州出发南下。
完颜亮把麾下士兵分作十几个军,每个军都设置了都总管和副总管来统领,军之上,又设置左右领军大都督分别统领这支部队。
左领军大都督为宿将完颜奔睹、左领军副大都督乃亲信李通。
右领军大都督为枢密使纥石烈良弼、右领军副大都督为宿将移剌成。
然后两个部分各置监军一员,右监军徒单永年、左都监许霖。
完颜亮自己和最强的左军一起行动,左军就是整个南征军的绝对主力,四万骑兵搭配四万步军,共八万兵力。
这支部队汇聚金国最强的精锐兵力和最丰厚的后勤保障,从霸州南下,兵锋直指河间府。
完颜亮自己的第一阶段目标是要取下传言中苏咏霖的驻地河间。
而剩下来的右军四万兵马则交给右领军大都督、枢密使纥石烈良弼统领,作为第二主力。
这支军队从雄州南下,第一阶段的目标是拿下蠡州、祁州、深州,切断河间与真定之间的联系,给河东金军攻取真定府创造条件,避免河间府和真定府的光复军互相支援。
河东金军四万,其中一万骑兵,三万步军,由两路兵马都总管完颜毅英统领,目标是攻克真定府,与完颜亮的主力相呼应,把河北重镇真定府、河间府一起攻克,掀翻苏咏霖在河北的统治。
然后完颜亮、纥石烈良弼和完颜毅英三路军队一起南下,快速突击,全面捣毁光复军在河北脆弱的防御,争取在两个月内结束河北战事,全面突入山东。
===三百九十
金军全面出击===
按照这个计划,完颜亮觉得只要行动顺利,按照计划走,那么他大概就能在山东重镇济南府过年。
然后在年初,完颜亮准备再花两个月的时间荡平山东的光复军,如果一切顺利,明年年中,他就可以兵临淮河,问罪赵构了。
是的,此时此刻,完颜亮的迷之自信让他再度燃起伐宋的雄心壮志。
他感觉如果金国军队可以顺利击溃光复军,那么一定士气如虹,到时候一鼓作气南下进攻南宋、进入杭州,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虽然因为很多事情的发生,原打算十月之前发起全面进攻的金军一直到十一月初才最终做好了进攻准备,但是完颜亮依然为此充满信心。
而他并未关注因为他进军计划的变动,此时,中原大地已经寒风瑟瑟。
金军除了部分精锐部队之外,一般的军队抵达中都的时候还是炎热的夏日、凉爽的秋日,并未准备足够的防寒措施。
而朝廷给他们发的冬日用品又良莠不齐,数量也不够,除了精锐之外,大部分人根本得不到有效的冬日防寒衣物、装备。
官员们汇报消息的时候遮遮掩掩,而真实情况是连一部分正兵都没有做好防寒措施,没有得到足够的防寒衣物,就更别说那些被强迫随军的签军、民夫了。
随着气温降低,寒风瑟瑟之下,他们没有防寒衣物,只能抱团在一起或者和大型牲畜聚集在一起,靠着单薄的衣物和牲畜身上微弱的暖气取暖御寒。
在金军宣布正式进军的那一天,十一月初五日,气温骤降,天寒地冻,一大早,就有数百签军、民夫被活活冻死。
他们被发现的时候是聚成一团互相取暖的,但是因为分给他们的帐篷破烂不堪,连一点点取暖的效果都达不到,一波气温骤降还是在睡梦中把他们带走了。
但是他们的死没有掀起任何波澜,总人数超过四十万的金国军事集团的全面行动根本不需要关注区区几百人的死亡,死了就死了,又怎么样呢?
他们只是被剥光衣服、搜走了身上少的可怜的财物,然后把尸体随便挖了个坑埋了,仅此而已。
完颜亮不需要也不可能知道这件事情,他只是颁布了正式的金军讨逆诏书,昭告天下自己要讨灭叛逆,恢复大金国的神圣统治。
仅此而已。
于是金国大军正式出动了。
此番金国大军出动,声势浩大,看着身边一眼望不到头的庞大军事力量,完颜亮找回了自己的骄傲和自信。
他十分愿意相信自己会在接下来的正式战斗中占尽优势。
他所统领的金军绝对精锐们会轻而易举的把苏咏霖的军队碾成渣渣,轻而易举的获得这场战役的胜利,一举扭转他危机四伏的政治处境。
人数超过四十万的金国军事集团像一驾空前庞大的末日移动战争堡垒一样出动了。
这种等级的远征,并不仅仅是战兵的舞台,也是签军和民夫们的坟场。
战兵们相对于签军和民夫们来说是老爷,他们不需要从事工作量极为繁重的军中杂务,他们只需要维持秩序,每日赶路,吃饭,睡觉,休息,稍微的操练,那就足够了。
直到战争前线之前,他们都不需要付出生命。
但是他们相对而言较为舒适的生活是签军们和民夫们的血泪换来的,他们就像是坐在轿子里的老爷,而签军们和民夫们则是抬着轿子的轿夫,要多苦逼有多苦逼。
打仗也是要吃喝拉撒睡的,也是要有正常生活的,衣服要洗要换,鞋子要洗要换,这些都要晒干,都要有个最起码的一洗一换。
战兵老爷们不能在非战斗的时刻有太多的非战斗减员,这个人数要是多了,军官们是要被上级问责的,是要出问题的。
所以这个巨大的压力就被甩到了签军和民夫们的脑袋上。
反正签军和民夫们也是一次性炮灰,不管怎么死,皇帝都不会在乎,他们的存在与否不会在战场上直接影响战局,他们只要保障战兵的生活、并且进一步保障他们的生命就可以。
为此,付出他们全部的性命也不是不可以。
他们一边行军,一边干着干不完的苦差事,吃着最差的伙食,背负着最沉重的负担,遭受最恶劣的对待。
走得快了要被打,走得慢了也要被打,驮的东西少了要被打,驮的多了,也要被打,总之只要看守他们的人心情不爽,就要被打。
打的非常凶狠,经常性的被打到皮开肉绽。
因为这样恶劣的待遇和处境,经常性的,走着走着,一个签军士兵或者一个衣衫褴褛的民夫就摔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
同伴们一开始还会难过,还会惊讶,但是很快也就看习惯了,麻木了,没什么感觉了。
还有点人缘的,死了以后会有人帮忙给挖个坑埋了,没什么人缘的,就那么丢在路边,让他尘归尘土归土。
他们骨瘦如柴,面色蜡黄,浑身摸不到二两肉,驮着拉着重物的力气也不知道是从什么地方激发出来的。
春夏秋也就罢了,凛冽的冬日还会给他们本就虚弱的身体重重一击,让他们更有可能直面死亡。
所以从他们离开家中的那一刻家人就给他们上牌位的做法是对的。
因为他们当中能活着挨到战争结束从而回家的,真是百里挑一的天选之子。
当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尽管这种反抗的方式不太一样,但从来都不缺试图用自己的方式争取活命的人。
自古以来的军队里,从来就不缺逃兵的存在。
金军大部队前进,人数多,管理复杂、混乱,总有逃脱的机会。
虽然签军和民夫们的营寨总是被看管的很严格,奈何军队里总有愿意做做生意多赚一点钱的人。
有些签军或者民夫多次被征发,所以具有逃跑的经验,出发之前就会准备一些银钱藏在身上,或者在行军路上头默默的从其他地方搞一些钱藏在身上。
等时机成熟了,这些签军和民夫就会通过各自的领头人和看管他们的人讨价还价,商议放他们离开军营的价钱,等价钱谈拢了就让看守士兵们趁夜给他们留个口子,放他们走。
正是因为试图逃跑的人总是存在,所以渐渐的,负责看守签军、民夫营地的差事就成了肥差。
很多懂行的士兵给负责排班的上官送好处,争抢着做这个差事,而不懂行的只要花点钱塞点好处给老兵,也就懂是怎么回事了。
接着大家一起化身懂哥,一起发财。
每到天色暗下来的时候,就是看守士兵发财的时候。
签军和民夫们陪着笑脸点头哈腰的把钱双手奉上,看守们掂量一下分量,看看数目,没什么问题就开心地挥挥手,让开一条路,放他们走。
有些时候这样的队伍还要排队,一个接一个慢慢来,不能着急。
一群运气好的签军和民夫就这样一溜烟的跑走了,向家乡疾驰猛进,至于他们能不能活着回到家乡,那就不是看守士兵需要在意的事情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8/22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