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丹仙第3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6/918


吴升道:“既然二位接受,那我就回城了。”
两位司马疑惑道:“这?大夫这就回去了?我等备下酒宴……”
吴升摇头道:“这次我们理亏,所以该赔的就赔出来,既然赔完了,我当回城主持战事。之前你们打的是钟固和言丙,这回换莪和元司马,战俘你们先关着,不用放,就以现在的兵力,咱们再战一场。二位的美酒,待打完仗咱们再饮。”
见吴升转身就走,这两位连忙上前拉住:“申大夫,申大夫!莫开玩笑,使不得啊!”
吴升诧异道:“这有什么使不得?”
两位司马都道:“既然和解,怎么还打呢?”
吴升解释道:“我要的是联兵北上,这么和解,将来你们肯定不服,联兵时以谁为主?所以打一场,谁胜了,将来就听谁的。”
夔司马苦笑:“哪里敢和申大夫打?这不是申大夫您不在,我们才侥幸胜了么?”
麇司马也道:“我们这点本事,不都是学的申大夫么?申大夫莫走,不打,这仗不打了。”
吴升摇头:“不打不行,不打你们能服气?不可能!”
两位司马忙不迭道:“服,真服!”
吴升犹豫:“要不还是打一场吧?放心,我不用狠招。”
两位司马拽着他的胳膊不放手:“别啊!申大夫,咱不打,咱真服,打心眼里服,您说往东,我们绝不往西!”
吴升问:“那你们要是往北或者往南呢?”
夔司马道:“这话说的,申大夫您还不相信我吗?要不掏心掏肺给您看看?”
吴升沉吟道:“那就看看?”
这两位都快哭了。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三策===
在吴升旳强力干预下,鱼头城门大开,夔、麇两位司马入城,庸国众大夫在鱼君宫殿上摆下酒宴,赔礼道歉。过程当然没有那么简单,但各方看在吴升的面子上捐弃前嫌,算是握手言和了。
元司马端着酒水来到吴升跟前:“申大夫力挽狂澜,某为申大夫贺。”
吴升饮罢叹了口气:“至少浪费了一个半月啊,有这么多时间,虎邑、成山邑早就拿下来了,我们此刻应当正在征募各地军卒,就算不能为正卒,也当为羡卒,可将过去的羡卒转为正卒,咱们缴获了那么多战车,这个问题也不用考虑,如此,兵车可得三百乘。所缺修士,也可大肆招揽,除了百越之外,我也知道其他几个招募之处,可惜现在......”
元司马看了一眼正在相互致意的夔、麇、庸三国众大夫,道:“恐怕不是一个半月的事,别看现在饮酒谈天,似乎欢笑如常,但......”
吴升点头:“不错,生出了裂痕,想要弥补,岂是一日之功?真是心累啊......”
元司马建议:“不要再三辞五让了,柱国之位,早些拿到手,才好早些施政,到时候名正言顺,谁敢不听?”
吴升道:“哪里是那么容易的?我入庸不过六年,又无宗族支撑,毕竟根基浅薄。别人看我芒砀山人丁兴旺,
但多依仗连山、苍梧、阿傩三部,
此辈部民,
可为利刃,却不能为床榻,利刃只可加威,
床榻才能安定人心呐。”
这个道理元司马当然懂,因此道:“有元氏、卢氏、卓氏支持,
你还怕当不稳这个柱国?”他说的是自己、卢芳、卓吾子三人,
都是吴升的坚定盟友和支持者。当然,
司空易朴、国老庸子夫、寺尉庸季等,通常也会支持吴升,
却并不如上述三家那般坚定。
至于司徒钟固、典令庸藏就不好说了,尤其少傅言丙、监马尹庸思、左郎邢月等,必然产生了龃龉。
要当柱国,
依靠别家支持是必须的,
但完全依靠别家支持,
那就是无根之木了,
吴升当然可以考虑以芒砀山和三部之兵强行威凌,但真要到了那个地步,
恐怕元氏、卢氏和卓氏都会成为自己的敌人,这个柱国做着又有什么意义?
所以吴升感叹心累,是真的心累,
他唯一想的,就是庸国强大起来,
将更多的地盘和人口纳入治下,方便自己攫取更多的资源,
更好的保护芒砀山家园。
宴席间,在吴升的主持下,
三国对鱼国进行处置,鱼国北部包括鱼头城,并入庸国,以鱼头城为界,南部所有封邑村落由夔、麇瓜分,庸国得了三分之一土地和三分之二的人口,夔、麇则拿走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和三分之二的土地。
三国同意整备兵车,
半个月后出击虎邑和成山邑,在两地构建对楚防线,其中庸国出兵车一百乘,夔国、麇两国各出五十乘,
合计两百乘。同时,三国需要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完成第二支大军的组建,驻于鱼头城,共计兵车百乘,随时对虎邑和成山邑进行增援。
吴升回到上庸,面见国君庆予,庆予搓着手不停道:“多亏了卿在,否则寡人不知该如何处置,只能夙夜忧叹了。”
吴升道:“臣有言。”
庆予连忙端坐,旁边的史官正趴在长案前削指甲,听说之后也连忙提笔,凝神屏息等待记录。
庆予道:“卿可备言详述。”
吴升道:“国之兵事,权当分明,军缁补给,责之司空,募集军士,责之国老,
领军出征,
责之司马。”今后啊,把权责要分清楚,后勤司空负责,募兵国老负责,至于征战,就别让他人瞎掺和了。
庆予眨了眨眼睛,思索片刻,点头:“寡人纳之。”
吴升又道:“大庸国小力微,可加君令,野人凡愿出战者,斩首一级直升国人,国人之中,辄每年据军功大评,择三十人升国士,国士之中军功卓著者,每年晋三人为大夫。”
庆予沉吟片刻,问:“每年大评?若无军功者如何?凑不齐三十人又当如何?每年晋三人为大夫,是否多了些?”
吴升道:“若无战事,则行围猎,亦可当军功,三十人为定数,无修为亦可为士,每年晋三人为大夫,十年不过三十人,不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6/9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