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丹仙第7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7/918


“我怕他?当日若非我等相救,他说不定早就被开革出山了,哪里有机缘破境?”
“或许在第四峰上破境也说不定呢?哈哈!”
下方的议论声越来越没样子,虽说孙五曾因“五行走勾连”事件而为学宫众修士瞩目的焦点,甚至隐隐有几分“英雄”的意味,但忽然有一日破境入虚,成了高人一等的奉行,总会有一些人心里不太平衡,酸言酸语不免就冒了出来。
飞羽道人听得不对劲,正要肃正堂纪,却见吴升冲他压了压手,示意无事。
吴升微笑着,也不管王的平生经历。
他从禹的出生说起,讲到他平日如何待人处事,如何赢得声誉,重点放在治水之上,讲述了他三过家门而不入,改革治水办法,由堵而疏,经十三年艰苦努力,终于治得河清海晏、天下太平的故事。
讲述的内容,全都是他如何用心为民之上,一点都不仙,一点都不神,甚至一点都不修行。听得堂上一片嗡嗡私语。
大家是来听如何修行的,想要通过仙神的神威感悟道法,吴升这么讲了半个多时辰,不免令人昏昏欲睡,听者就这么慢慢流走。
从三百人而二百人,再由二百人而一百人,最后连一百人都不到了。
旁边的飞羽道人干着急:奉行,您这么传法可不太对路子啊!
===第十九章
简略版灵丹===
草堂中人越来越少,那些走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之前行礼不恭者,他们本就是来凑个热闹,又或是只凭好奇而来,并无真正求学之心,此刻听得无趣,也就不耐烦听下去了。
飞羽道人很是无奈,他们八大祭酒都受了陆通叮嘱,要为吴升捧场,故此齐聚草堂,来为吴升压阵。但学宫崇尚自由听法,说白了,所有课业都是选修课,所有修士都是选修生,爱听什么不爱听什么,腿都长在自己身上,八位祭酒虽有为师之严,却无约束之权,只能干瞪眼。
几位祭酒大失所望,各自暗叹,飞羽道人心想,不会又是个孔丘吧?
吴升也不以为意,依旧以平平澹澹的语调讲述禹王平平澹澹的帝王生涯,依旧没有任何仙迹神通,继续任由听讲者慢慢流失。
一个时辰之后,吴升终于结束了枯冗的讲述,道:“歇上半个时辰,午后继续。”
此时,草堂之中仅剩七十余人。
飞羽携众祭酒迎了上来,想要劝吴升改一改,却又不知该从何劝起。
这毕竟是入虚的奉行啊,忠言逆耳能听得进?
“讲得还行么?”吴升毫不知耻,反而恬着脸求赞,令八位祭酒很是无语。
飞羽斟酌道:“嗯,奉行头一次讲法,很不错了……”
王嘉却没飞羽那么瞻前顾后,说起来,他比飞羽更急,当初去肩吾的坐忘堂闹事,他可是振臂高呼的领袖之一,为了鼓动别人跟随自己,他可没少替吴升吹捧,今天能来那么多人听讲,其中可没少了他的鼓动,如今讲成这么个样子,可不是打自己的脸?
他直接表露不满:
“奉行,辰时,堂上慕名而来者三百余,可谓应者云集,午时,十中已去七、八,吾未闻讲法如此不错者!”
飞羽道人冲他使了个眼色——王祭酒,要不要那么耿直?
乐韦、韩凤伸手去拽王嘉衣袖:“王兄,奉行是第一次嘛……”
“贤弟,慎言,慎言啊……”
王嘉才不管这些,一巴掌拍开乐韦在自己胸膛上抚摸的手,一屁股撅开韩凤凑过来的屁股,依旧对着吴升开火:“禹王之道若再这么讲,必将式微,奉行不可不察!”
吴升诚恳请教:“依王祭酒的意思,应该怎么讲?”
王嘉道:“过去大祭酒在时,讲天神形夭,便论其巨斧斩山、头颅藏于虚空、掌控虚实之真义;讲姑射山仙人,便述其道,如何吸风饮露收纳天地灵力,如何乘云气以上升、御飞龙而游乎四海,其余诸仙莫不如此。仙神之道,终究要照应现世,仙法神术虽无法模彷,总有可以参照之处,于自身修行总有裨益。大祭酒所言,合其所思所解,人皆知其或非正解、或为谬误,但总归是一家之言,暗合入虚之法。今奉行所述,尽为世间烟尘,哪里有修行之方?又该如何听之?”
这番话可谓肺腑之言了,吴升很是感动:“王祭酒之言,实乃正理,也罢,我午后尝试一番。”
建言被孙奉行采纳,王嘉稍微松了口气,见这位孙奉行倒也有几分肚量,于是道:“既如此,嘉再游说同学,请他们再听。”
吴升摇头:“我之意,愿听则来,不听则去,我道只传有缘,王祭酒、诸位祭酒,万万不可勉强,顺其自然就是。”
吴升只传有缘,于是令午后入草堂者更少,一个中午过去,原本还有七、八十人的草堂,零零散散坐着二十四人,余者皆不再来。再加上八位祭酒,统共还有三十二人。
他毫不介意,反而满是欣喜,除八位祭酒,这二十四人都是上午认真聆听、认真思索之辈,下午果然来了。真正要发展布道核心,一开始当然要去芜存菁,这剩下不到一成的人,就是很有可能发展成功的对象。
现在可以珍惜了。
吴升招呼:“坐于后方的那两位道友,请上前,下午的课业,需要近一些,至我身前三丈之内,感受才能更深……飞羽祭酒、王祭酒,诸位祭酒,也请上前。”
三十二人都来到吴升讲坛之前,端端正正坐好,吴升道:“上午已述禹王生平,重点以事为主。午后,我将引领诸位,一同感受上古三代之真义。”
感受?众人不禁愕然,孙奉行是什么意思?
说罢,吴升口中一张,吐出一枚灵丹滴熘熘转于掌心:“诸位皆知,孙某丹师出身,长于炼丹、短于口舌,且上古三代之际,许多事亦非言语可以备述,故此将我于闭关破境之像,以炼丹之法藏于丹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7/9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