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第2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6/1274


五百京旗精锐就是传说中天兵无敌的八旗精锐了!
朱三太子、朱三太孙爷俩在广东都闹成这样了,康熙都没舍得派出八旗天兵。
这回放图海出去督军,居然一次就给了他五百个天兵充门面,可见康熙对图海有多重视。
当然了,这五百天兵是充门面的,不是打硬仗的......否则五百天兵被一二百朱和墭的掷弹兵炸得满地找牙,那大清朝的麻烦可就大了。
所以康熙皇帝接着又看了岳乐一眼,安亲王岳乐知道皇上是想让自己拿出个出兵方略。于是马上出班下跪道:“皇上,奴才建议抽调各省绿营精兵两万,随同宁南靖寇大将军一起南下广东。
另外,奴才再举荐甘肃总兵孙思克随同宁南靖寇大将军出征!”
“好!”康熙满意地点点头,“一个首席大学士加五百满洲天兵,再加上孙思克这样的骁将和两万绿营精兵,广东那边还有定南将军等人率领的五万大军......伪朱三太子父子纵有三头六臂,也难逃败亡了。”
他斟酌了一下,又道:“福建那边,朕也打算准耿精忠所请,撤回福建总督,并且设立福建总管一职,由靖南王耿精忠担任。福建之事,当假耿藩以便宜,不复中制。用人用兵,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财,户部不得稽迟!”
这回康熙皇帝还真是下了血本,不仅在广东方面下本,还在福建方面下了本!
耿精忠这回从康熙这里得到的总管之权和当年吴三桂平云南时得到的权力,那可是一模一样啊!
......
康熙任命图海为宁南靖寇大将军,并且授予耿精忠福建总管的上谕都是明发的,也就是向全天下公开。
而且为了给远在广东前线的清军打气助威,康熙还派出六百里加急将这两道明发上谕的抄件送往韶州和肇庆。
所以朱和墭在不到半个月后,就从杨起龙那里得到了这两道上谕的抄件。
杨起龙现在还是行军师府的右辅副军师,而他具体负责的则是情报工作......在朱和墭的阵营中,论起搞情报,恐怕没有人比他更厉害了!
在历史上,这位可是能在康熙年的北京城发动武装起义的牛人!
早在朱和墭第二次和杨起龙见面,并且提拔他担任右辅副军师的时候,就从不大宽裕的私囊中拿出了五百两黄金,作为杨起龙的活动经费。
杨起龙就用这笔钱买通了祖泽清身边的两个师爷,并且建立了一条肇庆——广州的情报输送线。所以朱和墭才能在第一时间看到大清朝廷的明发上谕。
“图海要来......杨军师,你在北京时可认得图海?”朱和墭前世就知道图海这个人,最早是小时候看电视剧《康熙大帝》时知道的,没想到这回要遇上真人了!
“认识,”杨起龙认识的人还真不少,“是个能吏......世子爷,他是首席大学士,又是满洲权贵,还带着五百八旗兵来广东。恐怕广东的诸将都会为其驱使,不会再和之前跟着尚可喜混的时候一样不听指挥了。”
“哦。”朱和墭点点头,又问:“那么周培公呢?军师可曾听过图海身边有个周培公?”
“周培公?”杨起龙一愣,“未曾听说......这人是谁?”
朱和墭笑了笑,没有回答,而是把话题拉到耿精忠身上了,“那耿精忠什么意思?怎么就当上福建总管了?”
在朱和墭的记忆中,这个耿精忠在三藩之乱中的表现还是很积极的,现在怎么回事?怎么当了福建总管......他这是真心投靠了康熙,还是用了什么诡计骗取了康熙皇帝的信任?
===第195章
高仿大才子一考定江山(第四更)===
杨起龙同耿精忠比较熟悉,而且他也知道那个什么“天子分身耳火”的谶纬之言,于是笑着摇头道:“世子爷......耿精忠那边您不必担心,他一定是用了什么手段才谋得了福建总管一职。目的倒也不一定是与我为敌,也许他也在趁着天下大乱的机会搏一把大的!”
朱和墭点点头,“那我们能联络他一起反清吗?”
“世子爷,这事儿不好办......”说话的是诸葛三和,他现在正一心二用,一边插话,一边在看一份情报汇总......上面有一堆杂七杂八的消息,看着好像不要紧,所以杨起龙发展的那两个下线就把这些消息写在一张纸上送出来了。
“有什么不好办的?”朱和墭对策反耿精忠还是很有信心的。
“福建是延平王府志在必得之地!”诸葛三和缓缓道,“同时又是耿精忠的根本之地......咱们如果去联络耿精忠,那就会被架在延平王府和耿精忠之间,里外不讨好。所以还是让延平王和陈军师去和耿精忠联络,咱们只要能把吴三桂拉下水,那就足够了。”
“吴三桂?”朱和墭皱眉道,“他真的肯?”
“事在人为......”诸葛三和这个时候将手里的情报汇总递给了朱和墭,“世子爷,您还是先看看这个吧。”
“哦。”朱和墭接过情报汇总,然后往诸葛三和手指的方向看了眼,“上谕,凡广东生员,无论是否剃法结辫,皆可参加今科乡试,朕当一视同仁......”
朱和墭的眉头也紧了紧,“康熙什么意思?没有辫子也能去考?他这是要......”
“要挖咱们的墙角!”诸葛三和接过朱和墭的话题,道,“世子爷......图海的大军没三个月是到不了广东的!在他们抵达之前,孙延龄也不会冒冒失失的来打广州。所以两边接下去要争的就是科举了!”
朱和墭也早就准备要在广东办科举了.....考试做官嘛!这是读书人的最爱,而且朱和墭家的朝廷就一草台班子,各个衙门的缺太多,急需要官员来填补。
另外以朱和墭对广东三大族群的了解,这广府人喜欢吃吃喝喝,吃在广州啊!
潮州人则喜欢打拼创业......爱拼才会赢嘛!
至于客家人嘛,一直比较喜欢读书当学霸。
所以历史上客家士大夫经常会为了科举考试的问题和广府人、潮州人打架!唔,他们对这事儿有执念,历史上客家人闹起来的太平天国打进永安州后,除了封王和搞王娘之外,就搞了一场自娱自乐式的科举考试,之前圆不上科举梦的天国领袖们都自己出题考自己......十足过了一把学霸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6/12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