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第2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1/1274


而八旗选秀制度又将本就数量有限的八旗大姑娘的资源垄断起来,先供上层挑选。八旗上层权贵又不搞一夫一妻,所以必然会造成中下层的男女不平衡。
另外,八旗选秀制度还大大延迟了八旗女子的婚育年龄。
根据规定,八旗女子十三至十七岁之间都要参加选秀,不能私自婚配。
选上的除了一部分马上能婚配生孩子的,大部分其实是当宫女,到年满二十五岁才能出宫嫁人。也不是一到二十五岁马上收拾行李出宫去找男人生孩子,而是“开始放出”,放着放着就奔三了......
而没选上的,在二十岁之前也不许自己嫁人,得继续候选,要不然家人会受到严惩。
还有一些处于选上和没选上之间——过了初选,复选又没轮上,记名期又超过了时限,甚至会搞到终身不能嫁人。
最后,八旗女子也有铁杆庄稼可领,入宫当过宫女的肯定会有一大笔积蓄,这使得她们经济独立,可以不靠男性养活。
在这种情况下,八旗女子的身价肯定蹭蹭的往上涨,这又进一步造成底层八旗子弟很难娶上媳妇。
所以这帮八旗子弟北京户口是有了,内城四合院也有了,铁杆庄稼也有了,升官发财的机会也比普通汉人多了不知道多少倍......就是娶老婆、生孩子的事儿比较困难!
刘玄初笑道:“王爷,现在不仅没有八旗天兵,连‘不天兵’的八旗兵都不多了。
咱们的人在水网密布的长江以南根本不用怕他们!现在湖南、江西、湖北等处的绿营兵又抽调了不少去广东前线。贵州、四川的绿营兵又大多是王爷您的旧部,您只要一起兵,他们一准响应。云南、贵州、四川、湖广,就都是您的天下了。
另外,陕西的平凉提督王辅臣也是您的人......如果王爷在拿下四川之后,令二王子亲提一两万精兵出川入陕,陕西也能马上拿下,西北的强兵劲旅,就都归王爷所有了。到了那时,天下何愁不能姓吴?”
这个吴三桂还是有实力的!虽然他明面上只有三万多旗兵绿营,但是四川提督郑蛟麟、四川总兵吴之茂、平凉提督王辅臣等等一大堆的绿营将领都是吴三桂的旧部心腹。
所以吴三桂一反,下面一串人跟着就反了!康熙皇帝一下就会失去好几个省。
“王爷,”吴三桂的另一个心腹汪士荣这时也说,“臣和王辅臣是好友,可以替您说得王辅臣倒戈。若得王辅臣相助,拿下陕西就易如反掌了!”
“王爷,起兵吧!”现在说话的是方光琛。他是曾经巡抚辽东的前明尚书方一藻之子,也和刘玄初、汪士荣一样,力主反清,他本来担心素来没有野心的吴应熊会反对起兵,但是刚才吴应熊一番话,已经表明了其反清的立场,所以也就没了鼓励,笑着对吴三桂道:“康熙正全力对付广东的朱三太子,咱们如果起兵杀向湖广,图海、孙延龄所率的两广清军必然覆灭......届时长江以南,就再无人可挡王爷您的大兵了,机会难得啊!”
底下人几个意见一致了,可吴三桂的眉头还是紧紧锁着,过了好一会儿,才长长的出了口气,“老夫潜伏敌营二十七年,现在终于要功德圆满了!”
===第215章
大明顶住吴三桂马上就到(第四更)===
马上上山!
大清康熙十一年十一月十一日上午,昆明城内所有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见到了一个一脸肃穆的平西王府侍卫。这些侍卫都带着平西王世子吴应熊的手谕,这道手谕拢共就四个字儿——马上上山!
上山,当然是上五华山了。而且携带手谕的王府侍卫都是“急性子”,手谕上说马上,他们马上就一个劲儿的催促,让接到手谕的人放下手头的一切事情,马上跟着上五华山,还说去晚了就来不及了。
云南巡抚朱国治、云南按察使李兴元、云南知府高显辰、同知刘昆、昆明知县卢一峰被平西王府的侍卫找到时,正一块儿在云南知府衙门的后花园里面密议呢!
他们五人这段时间也快给吴三桂的生死谜题给整晕了......这老小子都已经大半年见不着人了,而且在吴应熊返回云南之前还传了一阵“秘不发丧”。朱国治他们几个都以为吴三桂真的死了,还给康熙皇帝上密折报了丧。
可是吴应熊一回云南就轻轻松松的从兄弟吴应麒手中接过了大权,然后又对外宣布老爹吴三桂的病情有所好转,但依旧卧床不起——从秘不发丧变成卧床不起,倒真是好转了!
但是吴应熊轻松接掌云南的事儿,还是表明吴三桂依旧在世,而且对部下还保持着相当强的掌控力。要不然吴应麒怎么可能乖乖的交权?
可是吴三桂随后又一直不露面,朱国治等人上五华山探病也再见不着吴三桂,又让他们几人相信吴三桂真的已经病入膏肓,就快要一命呜呼了。
而吴三桂一旦“呜呼哀哉了”,那么大清朝廷那边就能大松口气儿了。
毕竟吴应熊这个世子爷过去十几二十年都呆在北京,和云南的吴三桂部将谋臣们接触不多,他兄弟吴应麒则一直在云南带兵,和底下人打成一片。
所以吴应熊想要排出兄弟的干扰,顺利接掌平西王府的大权是很不容易的......如果朱国治等人还能略施小计,挑拨兄弟二人内斗,那么大清朝廷就不必担心云南这边有人谋反了!
而为了能在第一时间给吴应熊、吴应麒两兄弟上眼药,朱国治这些日子也不怎么管公务,就整天盯着五华山,时不时的还会找几个一样忠于朝廷的手下来巡抚衙门后花园里商量对策。
今儿大家正商量着要想办法挑拨吴应麒的那个猛将儿子吴世琮搞事儿的时候,平西王府的侍卫就找上门了。
看了吴应熊的手谕,朱国治、李兴元、高显辰、刘昆和卢一峰等人都有点心潮澎湃了——吴应熊急召众人上山一定是出了大事儿!
而云南这边最大的事儿,当然就是吴三桂的生死了!
吴三桂要是生了......不,是病愈了,那就他自己下令让大家上山去拜见。
现在下手谕的是吴应熊,那吴三桂一准是死了!
真是天佑大清啊!
几个人互相看看,然后一起挤出悲伤的表情,跟着平西王府的侍卫们上了五华山。到了山上,几人才发现吴三桂麾下的旗军都统、副都统、参领、佐领大几十号人,还有绿营兵的四镇总兵和十营参将,居然都已经齐集了。
这些人大多驻防在云南各处,只有一小部分身在昆明。现在全都上了五华山,说明什么?说明吴三桂必死无疑!
吴应熊、吴应麒哥俩应出现在了银安殿上,两人都没有穿官服,而是一人一席白色长衫,头上戴着白色瓜皮小帽,看上去特别肃穆,就跟穿着孝衣似的。
两人的脸色也很肃穆庄重,就是死了老爸时该有的表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1/12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