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第10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5/1161


一名厢兵对章越道:“往西四十里到了永宁寨便可歇息了,此间最好不要歇息。”
章越闻言略有所思地道:“原来前面便是永宁寨。”
永宁寨最出名的便是永宁马市,从后周起一直到了治平年间,一直是宋朝蕃部市马之所。
众所周知宋军缺乏马匹,这永宁马市贡献了不少。
嘉右五年时,陕西转运使薛向发现商机,他向朝廷奏请以盐钞与蕃部市马,每年可得良马八千匹,五千给沿边军骑,三千入群牧司。
之后尝到甜头的薛向,便狂开印钞机用盐钞从蕃部买马,之后才有了章越设立交引所,抑制先通胀爆表,后通缩爆表的盐钞之事。
但如今的永宁马市已是萧条,王韶在永宁寨更西面的古渭设立市易所,便取代了永宁马市的作用。
通过榷市与蕃人市易,再有交引所盐钞的支持。
王韶在古渭寨摆脱了秦凤路的支持,得到了一条独立的财源。有了独立的财源,王韶腰杆子很挺,不用看任何人脸色,因此王韶敢和三任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翻脸的底气也是来源于此。
章越听说王韶如今在古渭招兵买马,自我感觉良好。
前些日子,章越还听蔡京说,王韶打算在新版的十贯面额的盐钞上印上自己的头像。
此举简直是大逆不道!
===六百五十五章
屯田之罪===
过了伏羌城,再过了永宁寨即是出了秦州地界,再往西走一百八十里就即到了古渭寨。
古渭寨往西六十里,则是渭源寨。
渭源寨另一个时空历史上是熙宁五年所建,但是在这个时空王韶熙宁二年已着手建设此堡。
王韶为什么要建渭源堡和古渭寨呢?
为的就是经营渭河上游。
从章越这一路走来就可以知道。
从秦州成纪县向西至伏羌城一百二十里,为一段,从伏羌城向西至永宁寨四十里,再从永宁寨至古渭寨一百四十里,再为一段,古渭寨再往西六十里便是渭源,是为渭水上游。
从渭源至秦州这三百六十里路,便是大半条渭水,也是渭水河谷。
军事要地,注重的就是形胜。
河谷天然就是进兵的路线和运输的通道,王韶在渭源,古渭站稳了脚跟,那么整个渭水河谷就全部被宋朝揽括在内。
有了渭水河谷,有了完整的形胜之地,故而占领渭源和古渭至关重要。
从伏羌城以东多见汉人军民在此屯垦,章越出了伏羌城往西后便很少看见屯垦的地方,这是渭水几千年来冲刷出的河谷,从这里一眼眺望向远方,则是连绵不断的矮山,天空澄清至极,白云悠悠。
河谷的近侧则多是黄土台塬,大多黄土台塬都被河水侵蚀,台塬下便是河谷,没有丛林茂草覆盖的地方都是露出黄土,但因靠近河边土地还算肥沃。
周朝便起源自渭水河谷,然后从这里得了天下。周字的甲骨文就是上面一个田字,
咱们种花家的擅长种田的天赋便从这来的,因此渭水河谷也是华夏的根本。
王韶刚到古渭便上奏说沿渭源城而下至秦州成纪,傍河五六百里,良田不耕者万顷,治千顷,岁可得三十万斛。
故而王韶即以古渭寨经营,聚兵屯垦,只要宋军在这里驻扎,便可以省却从关中运粮至秦凤路,再从秦凤路秦州运粮至古渭寨的数千里转运之难。
王韶之策遭到了反对开边的曾公亮,李师中,窦舜卿等人的反对。
李师中直接说王韶说的屯田千顷都是瞎话,实际上一亩地也没有。
章越沿着官道一路前行,突然一队蕃骑从一旁的台塬杀出。一路拦截住章越队伍的正面,另分了一路抄完后路。
众人初时一惊,带路的老厢兵看了一眼则笑道:“不用怕,这是秦州的蕃部大马家。”
说完老厢兵便打马上前,与领头的蕃骑聊了几句,果真对方听了后便退下了。章越知道马家二族(大马家,小马家)在淳化元年时便举族内附,算是熟蕃。
有熟蕃,必然有生蕃。
这两个都不用怕,熟蕃熟悉宋朝法律,头领都封了官职,归于宋朝管辖,生蕃除了随着西夏大军出动,平日难以靠近宋朝边城。
最怕的便是那等半生不熟蕃。
就是那等表面上与你作生意,但船到江心时,问你吃滚刀面,还是馄饨。
不过经过这一打岔,章越等人加快了行进的速度,终于在天黑前赶到了永宁寨。出了伏羌城便没有驿站可以换马,故而前进的速度便慢了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5/11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