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第2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7/1161


文及甫,欧阳发说了几句即寻了个借口离去,吴安诗,吴安持陪着二人。
堂上终留下了章越与李氏,还有几个老妈子,丫鬟。
李氏看着章越言道:“我家老爷素来重于官声,也注重家风门风,故而娶亲都留意文雅有清操的读书人或典章之官族。”
说完李氏笑道:“三郎,你很好。”
章越道:“在下惶恐。”
左右老妈子在旁看了,也是讶异。他知道李氏这人性子自负傲人,实是极难伺候的一个人,即便是最中他意的女婿文及甫也没见过她如此相待。
不过其他女婿都没这章三郎君如此俊俏的。
“老爷说他看了后生郎君不少,你并非最出色,但你胜过他人就在一个诚字。这诚字可难得了,什么花言巧语老爷都听得腻了,唯独一个诚字抵得千金万金了。”
章越道:“三郎只是不会说话罢了。”
李氏道:“能说实话就好。我家的十七虽非我亲生,但我生为嫡母平日也该教的教,该骂的骂,说来也是行止得体,端庄稳重,日后你中了进士绝不至于辱没你就是。”
“是了,我问你一句之前官家有下旨赐你同三传出身是否?”
章越道:“回禀夫人,是有此事。”
“那三郎为何辞了?”
章越道:“因为才不配位。”
李氏道:“非才不配位,是位不配才是,一个三传出身太低了。你的辞疏我看了,写得很好,可称得上理得而辞顺,旁人看了必会喜欢。”
“多谢夫人称赞。”
李氏点点头:“你如今缺的是一个得力的人在官家面前替你美言几句,即便官家再有心,也不能轻易赐你一个同进士出身,需有大臣附和方可。”
赐同三传出身虽是令人羡慕,但也不是争取不到。
但一个同进士出身那就是难了,特别是不经科举正途而得同进士出身,除非有大功于朝的宰相子弟。
不经科举而得一个同进士出身这诱惑章越而言实在太大了。
可能是真的错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以李氏之尊肯定不会亲询章越要不要帮这个忙,但她如此问就是有此意了。当然有此意,最后能不能帮得上还是两说。
问题是章越要不要答允了。
章越道:“夫人,三郎之前听说三字诗上呈朝廷时,中书里有官员反对授三郎同进士出身,故而后来官家才改授同三传出身。中书既有此论,那么士民之中抱有此心定是不少。”
“也就是说三郎即便侥幸得其名,也必受其议论。至于推举三郎的大臣,也是要遭人非议的,三郎若因一己之私,累这位大臣清誉受损,心底也是不安。”
“何况不经科举正途授出身,在旁人眼底也终是异途。三郎不愿侥幸而得此功名。”
此刻一旁躲在屏风后偷听的吴安诗不由低声骂道:“好村,实村夫俗子也,他还真以为没有梯子,自己还能平步青云,登上天去不成?”
===一百九十五章
锦衣玉食===
章越如此回答,倒是令屋内气氛一滞。
李氏微微笑道:“三郎倒是有个想法的人。不过人生在世,哪能不求人的?你求我来,我求你来,感情就来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此才是一家人了。”
章越道:“夫人说得是。”
李氏道:“不过君子之交淡如水,你孑然一身在京,能有这般坚持,难得难得。”
说完李氏扶膝起身,左右侍女慌忙来搀扶。
“一会家宴,三郎要多喝几杯。”
章越闻言正要告退。
李氏忽道:“你既孤身来京,平日也无居所。”
章越连忙道:“在下平日都住在太学里,另外也在汴京刚置办了一处宅子。”
面对未来岳母一定要吐露自己有房,否则易吹,这是章越上一世的深刻教训经验。
不过李氏关心却不在此,章越在汴京一套房或十套房在她眼底都区别不大。
李氏道:“我听欧阳夫人说过了,不过离国子监还远吧。正巧我们吴家在太学旁有栋旧楼,年前刚刚收拾妥当。我看你孤身在京,平日也没有安顿的地方,索性就住此吧。”
章越听李氏一副不容自己拒绝的口吻,也只得答允下来。若是再不知分寸,就真的得罪人了。
不过章越总想起之前向七住他那个官宦媳妇家里的经历,总是心有余悸。
李氏点头道:“我会派下人去扫洒服侍。三郎,你不再考虑则个?”
章越一愣随即道:“回禀夫人,同进士非进士。”
在宋朝同进士出身是专门授予省试通过,但殿试落榜,故而有同进士非进士之说。更何况章越并非通过科举,而是赐予的方式。
李氏闻言不再说什么了。
至于屏风后的吴安诗都气炸了,认为章越分明没有将吴家放在眼底。
章越离去后从抄手游廊离去,正好面前来了一名婢女对着章越引路小厮说了几句话,小厮就离开了。
章越看得这婢女有些眼熟道:“你不是淮水……”
婢女盈盈一笑,作了一个噤声的手势然后递给了章越一张纸条。
章越见了纸条上面是一行娟秀的小字。
上面写着‘兄长言语不适之处,章君万勿见怪。博雅君子元夕之时勿失勿忘。’
章越看着这字条之前吴安诗那几句话引起的不快,顿时不知到哪里去了。
那么这最后一句话是约定么?
可是怎么只有时间,没有地点啊?
章越对婢女行礼道:“多谢了。”
婢女连忙避开道:“这可不敢当,你是我家姑娘的准姑爷呢,但盼你日后好好……好好待我家姑娘就是。”
说完婢女脸露些许红晕,对章越欠身后离后。
家宴有欧阳发,范祖禹,章越,文及甫与吴安诗,吴安持,吴安度同桌共饮。
一共有三桌如此,都是与吴家有姻亲之人。
果真是一顿家宴!
而女眷们在后院一桌。
欧阳发的媳妇吴氏与十五娘与十七娘一桌上闲聊。
吴氏对十七娘道:“你莫担心,来前我叮嘱发郎了,要他照看好章家郎君,必不会有什么为难的。”
十七娘笑道:“姐姐你说什么,我哪有担心没。”
十五娘道:“十七,你当然放心,姐姐平日将姐夫都收拾得妥妥当当的。听闻他闺房里有些姿色的婢女都通通归入了外院,如今姐夫身边不是老的,就是小的,你说姐夫能不听话么?”
吴氏道:“好你这张嘴,说得你就能忍得文家郎君不成?听闻文家郎君在去青楼……妓馆留宿,结果你倒好面上不说,第二日拿着爹爹帖子,去开封府派人将青楼封了。”
吴氏知此事闹得不小,文及甫其实去的不是青楼,而是象姑馆,一般去青楼饮酒作诗也就罢了,但象姑馆十五娘如何忍得,但此事面上却不好声张。
十五娘道:“大姐,你莫与我理论这些。你平日不是与我说,没有手段怎管住夫婿么?”
“好了两位姐姐,你们别争了。”十七娘忍不住道。
吴氏也怕她们姐妹婚姻会给自家唯一未出阁的妹妹带来不好印象,于是道:“我听发郎说过,这章家郎君着实不错,自入太学来倒是一心读书,从不外宿,平日也不厮混,在外眠花宿柳的。”
“那倒未必,人家是寒家子弟出身,说不准是囊中羞涩呢?”十五娘刺了一句道。
“十五!”吴氏忍不住怒斥。
十五娘不服气地道:“我说得有错么?这样寒家子弟我看得也不少,没发迹前伏低作小,一旦发迹后负心忘义。十七我与你说,章家郎君若中了进士,你需看着紧些。”
十七娘道:“姐姐说这作何?若章家郎君真是这样人,我有手段也管不住,若不是,我又何必有手段。”
十五娘摇头道:“你这是未出阁女子的痴话。我与甫郎虽睦,但嫁妆钱他一个子也别想从我这里动。家里花销他自支取,只要看住了钱袋子,他哪去找烟花女子?”
吴氏道:“你这什么话,又不是盲婚哑嫁,章家郎君是爹爹和欧阳伯父都相看中的人,是品行端正的君子。”
“如今是,以后难说,”十五娘仍道,“何况欧阳伯父也是眠花宿柳之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7/11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