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第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1161


没错,这个朋友就是我自己。
===第六十七章
三字诗作者(第三更)===
建阳考亭别野。
陈升之将一页纸丢在案上斥道:“差些就被此子骗了,还道他十三岁能写出这等诗来,乃当世器材,原来真是个欺世盗名之徒。”
州学李学正摆了摆手示意左右退下。
李学正向陈升之道:“陈公勿要动怒,如今动身赴京在即,为这些小事动气,不值当。”
陈升之转过身道:“幸亏你在建州的人留了个心眼,将此子作的诗送来,否则可就真弄巧成拙了。这是什么歪诗?”
陈升之面前纸片上面所书,正是章越那首‘神童诗’。
李学正言道:“陈公所言极是,学生这几日读三字诗,用心揣摩了一番。除了这一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完全抄至这本五代时的《祖堂集》,其余皆无摘抄临摹痕迹。”
“再说这三字诗是文字浅显,但也是句短韵谐。比如这前言韵,姑苏韵,江阳韵,一七韵,人辰韵,皆可称为工于用韵,绝非巧合。更不是连押韵都不通的经生可作。”
“何况此子在堂上更是亲口向浦城县令承认他不会作诗。”
陈升之看向桌上这样纸道:“不错,如此神童诗,虽有不平之处,但论及格式,即便初入门的童子也不至于写成这般。三字诗绝非此子所作。当初我还想着给此子一个功名,赐他一番富贵,如今想来幸亏没开这个口。”
李学正想了想试探道:“陈公,尊侄才学出众,诗才在年轻一辈中更是无匹,如今马上就随陈公入京,正是需要扬名京华的时候,不如……”
陈升之摆手道:“诶,老夫岂可为如此无能之事。”
李学正退一步连忙道:“胡乱言语,还请陈公恕罪。”
陈升之一面望着窗外,一面抚须道:“你道此诗到底是何人所作?”
李学正道:“陈公若有意知道,将此子抓来一问即知,他虽是县学学生,但陈公相问,他不敢不答。”
陈升之道:“岂可如此强逼一童子,只是此三字诗背后到底是何人所作,老夫很想知道。”
李学正笑道:“说不准是哪位闲云野鹤,无意功名之士所作,被此子道听途说而来,如今要寻真是难了。”
陈升之失笑道:“或许真是如此吧。”
陈升之道:“你可知我将此三字诗书信于介甫时,他如何评此诗?”
李学正笑道:“这可让下官为难了,王知州可是当世公认的通儒,他一贯眼高于顶,寻常文字怕是皆难以入眼。”
陈升之笑道:“介甫学问固然博学而多闻,然则守约则未也,不能一以贯之。不过介甫虽说好学,但却刚毅好强,向来轻易不肯许人,倒是不假。”
“那么对此三字诗?”李学正不由问道。
陈升之道:“他没有说,只是反复问我此诗何人所作,他言问过建州一位老友,建州并无甚治孟的大家。”
李学正问道:“王知州这位老友可是章望之?”
陈升之点点头道:“当年章友直与李盱江李觏交恶。李觏以信讽之章友直,章望之亦书信李觏,两边就师孟非孟各有一番说法。”
“此事牵动了不少儒生,李盱江有一学生名为曾巩曾子固,亦卷入此骂战亲赴建阳辩经。介甫是曾子固的好友,就此不知如何识了章望之。两人一并师孟,当然有许多话说,从此结交。”
李学正道:“章望之与此番知贡举的欧阳公相善,其表字表民就是欧阳公所取,王知州与章望之相互为友也在情理之中。”
陈升之道:“不过当介甫能越过老夫向章望之亲自相询,我即他对此诗动了心。”
李学正道:“果真不出陈公所料,王知州既是治孟的大家,见了此诗必是见猎心喜。”
陈升之叹道:“见猎心喜是如此,但如今你要老夫如何答呢?”
“这,”李学正一时也不知如何说,“下官办事不周。”
又说了几句话,李学正即行告退,陈升之左思右想,方才陈升之虽没说,但他却懂得如何去做,大不了用一些手段。他料想自己一个州学学正,用些手段让一个县学学生开口当不在话下。
此事还不用自己出马,只需书信给身在浦城的助教即可。
正当走到门口,但见他下人一脸焦急地站在那与他说了几句话。
李学正闻之色变,当即又重新返回陈府通报求见陈升之。
李学正得允亲至堂上,但见陈升之正在读史。
他头也不抬问道:“李学正为何去而复返?”
李学正行了一礼,走到陈升之身前低声道:“陈公,那章家二郎君今科中进士了。”
“什么?”陈升之抬起头,放下书徐徐道,“我早听说过这章二郎君非池中之物,但仍未料到如此了得,年纪轻轻即中了进士。真迟了一步,就失之交臂。”
李学正道:“陈公,下官方才揣测,此诗会不会是章二郎君所作?”
陈升之看了李学正一眼道:“倒有那么几分。如此一切都说得通了。可惜,可惜。”
“若真是如此,我即将章二郎君引荐给王介甫,”陈升之寻又思道,“我此番入京当面询之即是。”
李学正连忙道:“陈公放心,入京之前,下官定将此事查个明白。”
之后陈升之摇了摇头,李学正有些狼狈地离开。
此事确实令他被动,这三字诗本就是他献给陈升之的,结果此诗引起了关注,常州知州王安石向陈升之询问此诗作者,他仍不知道此诗何人所作。
陈升之难堪,即是他的无能。他还求着陈升之在官场上照拂于他,可眼下陈升之入京在即,他若不办妥此事,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若说章二郎没中进士前,他还有些手段令章越开口。先是将录至州学来,此子出身贫寒,定不会拒绝,只要他入了州学,以后还不是随他处置。
但如今即便是入了州学又如何,对于章二郎这二十岁的进士,李学正投鼠忌器,这些手段都用不上。
那要他如何是好?
让他恳请章越说出真相来么?只好硬的不行,来软的了。
此遭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现在李学正仰望苍天,默然无语。
===第六十八章
来信===
彭经义拉章越出门,并非去了别处,而是到了家门前街上吃素斋之处。
这里章越曾与曹保正一起接待过皇华寺的副寺,僧人。而如今昔日蒙学时的同窗已是在楼上坐了一桌,其中好几个人那日考县学时都遇见过。
在这里章越算是明白了彭经义的意思。
章越笑着坐了下来,一一与他们招呼见礼。
他又不是二哥那等学霸高人,可以不讲人情世故。平日之时,但凡只要彼此不扯破脸,章越都是以礼相待的。
就算明知心底有芥蒂,只要大家面上过得去就行,没必要得罪人是不是?
一桌子上同窗闲聊,倒也称得上其乐融融。
章越也放下心思坐在那傍窗眺望,看着远处群山烟气氤氲,云气游荡于这青山碧水之间,山脚溪边都是农田,农人忙碌其间,此景好似画中一般。
南浦溪边,吃水满载的货船商船往往来来,拉纤的民夫赤膊坐在岸边歇息,渡口上百姓争相挤上船,这画面又从出世到了入世之中。
章越见此一幕出了神,待到众人举杯时,这才回过神来。
章越笑了笑,一杯素酒下肚。
这杯酒自是贺章越中秀才之喜。
席间一人忽问道:“听闻二官人改籍去了苏州赶考,至今未与家里通过音信,不知此话当真?”
听了这话席间所有人都竖起耳朵来。章越心道,看来大家都打听得很仔细么。
章越已感受到几道酸溜溜的目光,以及些幸灾乐祸的意思。
章越看了对方一眼,笑着问道:“不知从何处听来得闲语?”
听章越如此说,彭经义当即岔开话题,那人不好意思,当下不敢再问。
素斋吃得差不多,章越正要主动会钞呢,就被众人抢了去,其中一人还道过阵再请章越小酌。
章越心道,早说啊,如此我就往贵的点了。
众人走后,彭经义与章越对着南浦溪临轩聊天,熏风缓缓吹来。彭经义道:“还是你够朋友,先前我还担心你不与他们往来呢?”
章越失笑道:“我怎会不念同窗情面,就算你不请,我也是要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11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