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1988第8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2/4779


客厅里,除了周汉民和钱玉英两口子,还有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五十岁左右,披着一件呢子大衣,头发梳得一丝不乱,国字脸,很是沉稳,颇有领导气质。
周汉民起身,笑道:“王林同志来了,来,我介绍一下,这位是我市江南机械厂的厂长崔振华同志,振华同志,这就是我市杰出青年王林同志。”
“王林同志,久仰大名!幸会!”崔振华也起身,和王林握手。
王林道:“崔厂长好。”
周汉民道:“王林,振华是我的多年好友,今天是他想请你来,结识于你啊。”
崔振华道:“我早就听说过王林同志的大名,今天又听到周领导对你赞不绝口,所以才起意结交,希望不会太过唐突啊!”
王林心念一动,笑道:“崔厂长,您太客气了。江南机械厂名闻天下,我一直想前去学习呢!崔厂长,你们机械厂,能生产出无纺布生产线等生产设备吗?”
崔振华道:“你是说无纺布生产线?这个倒是可以生产,但有些关键零件,还需要依赖进口。”
王林道:“我们国内的无纺布产能,在八十年代初,只有区区一万吨的产能,现在提升得也并不明显。我们卫生巾厂用的无纺布,都是从国外进口,需要大量的外汇不说,还浪费时间,也提高了我们的生产成本。”
崔振华点头道:“我听出来了,你是想建自己的无纺布生产厂?”
王林心想,不愧是聪明人,一点就透,笑道:“是的,我想成立自己的卫生巾原材料加工基地,所有的原材料,全部自己制造,不再受制于人!其实卫生厂用的几种原材料,都并非什么高科技材料,我们完全可以实现国产化。”
周汉民道:“王林同志这个想法很好,值得支持!卫生巾这是民生产业,原材料却需要依赖进口?这等于是把我们民生产品的命脉,卡在别人的手里了!”
崔振华问道:“王林同志,你需要多少台无纺布的生产线?”
王林道:“我的计划是,投资一个拥有15条左右生产线的无纺布企业,年产各类非织品产能达到10万吨左右!”
其它人不知道这个数字有多吓人也就罢了,但崔振华却是震惊无比!
因为王林刚才也说过了,我们国内的无纺布产能,在八十年代初,只有区区一万吨的产能!
现在王林以一己之力,就要提升整个国内10倍的产能!
这就很吓人了!
===第286章
无纺布的春天===
就在崔振华震惊的时候,王林问道:“崔厂长,一套生产线和配套的设备,大概要多少钱?”
崔振华微一沉吟,说道:“成套设备的话,20万左右一套吧!”
这一下,所有人都感觉到了震撼!
王林刚才说了,他要开一家工厂,需要15套这样的设备!
一套设备就需要20万,15套岂不是需要300万?
哪怕他们并不知道无纺布在国内的占比情况,算一算这个投资金额,也足够吓人了。
周汉民微微动容:“振华,要这么贵吗?王林同志不是外人,他要在你们厂里订购机械的话,你们得给他足够优惠才行。”
崔振华笑道:“这个不用领导关照,我们也会给王林同志最大的优惠价格。我报的价,只是一个大概,因为我现在也算不出具体的数目来,生产线的一些核心部件需要进口,而国外设备的价格行情也是变化的。”
他又对王林道:“如果王林同志确定需要这款设备,我回厂后,组织人手研究一下,报一个具体的价格给你。王林同志,你看如何?”
王林点头道:“好,如果国内生产不出来,我打算从国外进口的。我年前到过香江大华机械公司进行考察,他们有一种国外进口的生产线,价格比较昂贵,零配件维修比较麻烦。国内机械厂家能生产出来的话,那自然最好。”
崔振华道:“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我先报个价给你,觉得合适,咱们再谈合作的事。”
王林笑道:“可以的话,我想尽快成立工厂——周叔叔,厂房用地的事,我还得找你帮忙。”
周汉民呵呵笑道:“这个不成问题,你先看看地块,只要是能批工业用地的地方,我都能帮你拿下!”
这就是承诺!
而且是无条件的支持!
王林恭敬的道:“谢谢周叔叔!”
周汉民哈哈笑道:“王林同志,别客气嘛!中午就在我这边吃饭了吧?”
王林笑道:“那就麻烦了。”
崔振华是个很健谈的人,和王林也是一见如故,两人聊到国内机械生产的现状,都有聊不完的话题。
我国的机械改革,最重要的变革年,可以追溯到1985年。
1985年对改革开放后的我国来说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这一年的基建投资比1984年增加了318亿,上涨了约43%,巨大的基建市场,促进了机械设备的发展和生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2/4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