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第15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4/1682


朱静一副热情的模样。
楚原则拱手,也是配合着热情:
“淮盐供销应天、安徽、江苏,江西,湖广二省,河南,六省一地,数千万丁口所需……”
如果是在天启年间,这六省所在的丁口,肯定超过一亿,而如今也不容小觑。
“盐课之弊呢?”朱静轻声道:“几百年的运转,肯定积弊丛生了。”
“票盐法后,纲盐不存,这盐政弊端,还得从盐场说起。”
先说淮北盐场,其积弊在坝杠。
盐从滨海盐场运出之后,要经过五个坝,每过一个,就要过称改包,未改之前称一次,改之后再称一次,故称为五杠十坝。杠者,竹杠,用来抬盐之用。
过关完毕,才能最后装载大包,运往指定销售的地点,称之为‘岸’。
在五杠十坝的过程中层层盘剥,处处花钱,每一引盐须费十两银子,这些钱最后都要加到盐运的成本中去,等到正式落到小民的手中,自然造成了官盐的价格远远高于私盐。
这也就是私盐屡禁不止的原因。
(
===第三十三章私盐===
“敲竹杠?”
朱静神色一动:“这岂不是坐地虎吗?”
“谁说不是?”楚原沉声道:“十个坝,牵扯数万村民,数个县,乡绅、胥吏、县衙都牵入其中,都指望着过盐粘便宜。”
“长久以来,即使良善的百姓,也会变成奸猾刁民,与朝廷作对。”
“盐商们虽然势大,但及不过这数万村民,听说这些人为防漏盐商,一个个舞刀弄枪,建立了不少的村团,凶狠异常,盐商只能缴纳买路钱……”
听到这,朱静突然想起西山煤矿。
当年开采这些煤矿,为京城取暖,几个月后来往的商队络绎不绝,就想着收过路费来。
事关京城,天子脚下,岂容放肆?
根本就不需要京营出马,县衙的巡防营一动,其就消散了,但这几年过来,依旧不时地传出沿路的村落打劫的消息。
这还是顺天府,在这江苏地界,恐怕更是势大难制。
宗族,衙门,甚至是驻军都可能掺一手,根本就无从下手。
“看来,这数万人成了寄生虫了?”
朱静轻叹道。
“您要是从扬州借兵,这倒是可行。”
楚原瞧着其模样,出了一个馊主意。
“没有陛下的圣谕,兵马不得擅动。”
朱静立马否决了这个提议,这是找死差不多,钦差虽然有这个权利,但自己的政治生涯怕是得完蛋了。
他顿感淮北盐场之棘手,只能继续问道:“那淮南盐场呢?”
“淮南盐场则弊在浮费……”
原来,每年上缴的盐课之外,还会另存一笔钱,一年几十万块银圆,充任公廨钱,从而钱生钱。
两淮巡盐御史衙门的公使钱,以及盐丁,运司书役的薪工饭纸,作为养老院的普济堂、育婴堂、书院、义学等等,皆赖其钱款。
某种意义上来说,两淮盐政上万人,都靠着这浮费过日子。
而有时候一旦巡盐御史胃口大,亦或者招待费太过,就会要求增加浮费。
这钱,必然加到官盐身上。
所以,票盐法不过是框架上的改革,例如辛亥之后,有了总统,废了皇帝,看上去皿煮了,实际上还是那一套,衙门换了一套牌子而已,内里依旧是封建官僚治国。
朱静听闻这些立马坐蜡。
好家伙,都是马蜂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4/16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