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太孙第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1347


前世的朱允熥看过电视剧,知道这个典故,可没有想到黄子澄在这时候就已经开始向他传输削藩的理论了。
其实想想也对,朱允炆继位之后,皇位都还没有坐稳就着急削藩,而且还削的特别凶狠。
肯定有一部分原因是削藩的思想压制了很久,这才一爆出来就成为了雷霆之势。
而且削藩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筹划需要权衡,而朱允炆却削的雷厉风行。
那就说明肯定早就有计划,早就把削藩演练过许多遍了!
所以黄子澄在这个时候说出这样的话,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有一点让朱允熥很不明白,看得出来朱允炆对黄子澄非常尊敬,也很认可他的削藩理论。
从朱允炆一上台就削藩,可以看出来他对削藩早就按耐不住了,而霹雳手段又显出了他智谋的不足。
这些,朱元璋难道就察觉不出来吗?
他就不知道自己的皇太孙处心机虑要削藩吗?
他就不知道朱允炆这种心急火燎的性格缺陷吗?
朱允熥咬紧了牙关,双手也不觉之间紧紧握住。
影帝啊!
朱允炆,你太能装了!
在人面前彬彬有礼,礼仪周到,从来没有丝毫的僭越礼法,为人又很孝道。
可没有想到你竟然也是毫无亲、动辄杀叔的残暴之人!
他这才想起来,当年自己在看电视剧的时候还觉得朱允炆的形象非常好,手下一个个忠臣,简直就是君臣相得益彰的典范!
可是在历史上根本就不是这样!
就算是怕藩王谋反,可你向安乐王爷开刀算什么?
虽然未直言杀人,可废为庶人,遭到软禁就放,遭遇可想而知。
或者,他里面根本就没有多少亲情。
如果说黄子澄有一腔为国为民的热血,还勉强过说得过去,尽管其中夹杂着非常多的个人私利。
可是这个人根本就是昏庸无能,当时齐泰建议先向势力最强、早有谋反之心的燕王朱棣下手。
但黄子澄认为燕王势力太大,又有大功,削之无名,应该先从周王、湘王、齐王等势力较弱的诸侯王下手。
建文帝就了采纳黄子澄的建议,一阵处心积虑的猛打乱削,虽然很顺利地削掉了周、湘、齐、代、珉五王。
可是要知道这些藩王势力较弱,对皇权根本就构不成威胁!
相反的,由于削藩动作频频,打草惊蛇,使燕王、宁王等势力较强的诸侯王明显感受到了危机。
既给了他们起兵谋反的借口,也给了他们充足准备的时间!
难道就不知道擒贼先擒王的道理吗?!
蠢货!
===第41章
挖坑埋人===
到了是朱元璋的忌日,朱棣为了防备朝廷借祭拜之机囚禁宰杀自己,他就装病不去京城。
而是派自己的三个儿子作为代表,前去朝廷参加太祖祭拜活动。
朱家三兄弟一入京城,兵部尚书齐泰就建议建文帝将三兄弟作为人质扣押,以便在接下来的削藩中扼制朱棣,让他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但作为建文帝的心腹黄子澄却偏偏不这么认为!
“黄子澄曰:不可。事觉则彼先发有名,且得为备;莫若遣归,使坦怀无疑也。遂遣归。寻悔,遣人追之不及。“《明太宗实录》
这意思是如果扣押了他们,燕王就有了反叛理由,不如放他们回去,不使燕王产生怀疑。
于是就顺顺利利的放三兄弟回去了,可是紧接着他就后悔了,立刻派人去追,可人家早就跑的无影无踪了。
而带来的结果就是两个月后,朱棣正式起兵反叛,无所顾忌,肆无忌惮。
就这智商,很难怀疑黄子澄不是内奸间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13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