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太孙第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1347


而且黄子澄的眼光也不行,当时耿炳文战场上失利,立马就战场临阵换将,推举曹国公李景隆为主帅。
临阵换将,这可是兵家大忌呀!
你以为李景隆真的就厉害了?
那可是有超级间谍,运输队长之称的人物!
朱棣听说朝廷任命李景隆为平叛大将军时,不惧反喜。
笑着对众将说道:“李景隆少谋又自负,看着强硬其实胆小,刻薄善妒自以为是,朝廷将统兵大权交给他,真是天助我也!“
事实也正如朱棣所说,李景隆虽手握五十万大军,但治军无方,胆怯畏战。
朝廷军队上下离心,屡战屡败,接连丧师失地,之后李景隆济南溃败后,朝廷和燕军的势力已经发生了逆转,朝廷局势岌岌可危,只好撤掉李景隆。
但建文帝一阵骚操作,简直让人看不懂。
他根本就没有治罪李景隆!
结果等到燕军攻到南京时,李景隆率先开门投降,迎燕军入城,给了建文帝致命一击。
不过黄子澄倒也有忠烈的一面。
他被押到南京后,朱棣亲自审问他,斥责他鼓动朝廷削藩,与自己作对。
黄子澄不知道是真不怕死,还是知道自己绝对逃不了被杀的下场,想要留一个好名声。
就慷慨陈词,怒骂朱棣造反篡位。
朱棣被他骂的大怒,下令将其肢解杀害,并诛灭九族。
“子澄至,成祖亲诘之。抗辨不屈,磔死。族人无少长皆斩,姻党悉戍边。”
所以这个人就算有点血性,也难以掩盖他是个无能废物的本质!
那时候自己的朋友说朱允炆其实就是个刻薄寡恩的阴险之人,自己那时候竟然还不相信!
后来经过讲解之后才知道,北伐失败之后,朱棣给朝廷的书信里面说是要清君侧。
这明眼人一看就是借口。
结果仁弱的性格使朱允炆天真的认为,只要除去朱棣兴师问罪的借口,就能实行缓兵之计。
于是他就按照朱棣上书的要求,对外名义上“罢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以说于燕人”。
建文帝在关键时刻罢了齐、黄二人,实在是有百弊而无一利。
这不是让文武百官离心离德吗!
第三次北伐取得一定胜利,特别是东昌大捷之后,朱允炆立刻又将他们二人官复原职。
然后就是建文三年在战场上又失败了,于是朱允炆又让他们二人光荣下岗。
而且这次出手太狠了,“有司已薄录其家”,就是齐、黄二人被“抄家”了!
懦弱的建文帝在军事上略显吃力,只好拿政敌指斥的“奸臣”“开刀”,以此来讨好逆贼朱棣,以此来达到缓兵的目的。
看一看,这是何等刻薄寡恩的皇帝呀!
关键是齐泰就这样了,还去募兵要去解救他。
太坑了!
既然知道了黄子澄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子,朱允熥怎么可能还会有把他收入账下来的想法?怎么可能不想方设法跳出坑去?
这种人简直能坑死自己!
就这样,朱允炆还能在老朱面前保持一个很好的印象,不得不说,这演技妥妥的影帝级别啊!
连朱元璋都被他给蒙住了!
想到那些太监宫女站得远远的,这才明白,如果演得好,是容易骗过朱元璋耳目的。
毕竟在他认为东宫里是自己的家人,防备心太小了。
结果就让人钻了空子!
算了,现在要紧的是要撇清关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13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