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1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1/1986


李破听了也是莞尔,不由想起了后来的那些退休老干部,以陈孝意的级别来算,怎么也是中委之类的高官了,晚年生活绝对称得上是随心所欲
只三四年不见,李破感觉陈孝意苍老的很快。
陈孝意率人迎在了府门之外,身子略有佝偻,但他还是努力的想要端正身姿,须发皆白,脸上更是沟壑纵横,老年斑一片一片的,就像斑驳的树皮。
其实他的变化并没有李破感觉的那么大,七十多岁的人了,在当世是正经的高寿之人,还能神智清醒,没有缠绵于病榻之间,都属于异数的范畴。
还是那句话,现在能和他相比的也就是长安的何稠以及洛阳的裴矩两人而已,那两位都是官迷,而陈孝意却有铮臣之气象。
李破早早就下了车辇,在众人簇拥之下步行来到陈府门前。
虽只数载不见,君臣重见却都百感交集。
李破离开晋阳的时候还是汉王,如今却已贵为天子,陈孝意也从代州总管任上退了下来,开始颐养天年了,变化不可谓不大。
陈孝意大礼拜见,口中直道:“未能远迎于外,臣之罪也。”
李破上前搀扶,笑着道:“咱们君臣之间不用如此多礼,走走走,里面说话去,你们也是的,陈公身体欠佳,还迎什么迎?”
说话间,一边把着陈孝意的胳膊,稍作搀扶,一边进了陈府大门。
如此亲热的举动,一下便打破了几年未见,以及身份变化所带来的疏离感,陈孝意连称不敢之际,眼睛已经笑的眯了起来。
心说看来皇帝还是原来的模样,那他也就彻底的安心了。
要知道有些人啊所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陈孝意虽然吟不出那样直击要害的诗句来,但也明白其中的道理,汉王和皇帝之间的分别那可差的太远了。
李破笑语晏晏,先问了问陈孝意的身体是否康健,见老人神思清明,并不糊涂,心里愈发高兴。
心说还是好人有好报啊,像王丛那厮就得了老年痴呆,看来老天爷还算公道
===第1247章老臣(二)===
“长安和晋阳到底是不一样啊,天下之腹心,气运之所聚,咱们在北边经营多年,也未见多少人来归,进了长安就不一样了,人才简直俯拾皆是。
可惜你不在我身边,温大临等人眼光上不如你多矣,所以用人我就得多费不少心思,所幸有大军在侧,能震慑一下人心,渡过最开始的艰难时刻,朝政也就日渐平稳了下来。”
李破一边饮着茶汤,一边跟陈孝意闲聊。
瞧着意气风发的皇帝,陈孝意欣慰的不时点着头,其实之前书信往来,他也能感受的到长安的政局。
“陛下治政向来不急不缓,用人也向来得当,其实在臣看来,不管陛下行至何处,人心归附都是理所当然之事。
长安贤才那么多,陛下就算看不见他们,他们也能晓得陛下之明,早晚都会为陛下所用。”
李破笑道:“是啊,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嘛,君择其臣,臣亦会择君,只要我不昏昏沉沉,想来不会有人再反。
也不瞒你,我离开晋阳南下的时候还有些惴惴,觉着陇西李氏在关西经营日久,就算李渊死了,也会有人不服,需要用心一些才能平定下来。
可真进了长安,情形却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那些人并不以李渊为念,当即投效的人数都数不过来,有些更是唯恐落于人后……
我进军至万年县时,便有人纷纷来投,那会真是滋味莫名,我也不知该高兴还是该担心,若是有那么一天,也有大兵临于城下,岂不又要上演一下树倒猢狲散的戏码?”
他和陈孝意说话非常随意,一些心里话都可以拿来说上一说,主要还是面对的人和地方都对,如果换做是长安城中,他便不会如此。
所谓隔墙有耳,这话要是被长安那些世族听到了,确实不太好。
陈孝意笑了起来,能够听到帝王的心事,搁在以前他也许要担心一下,现在嘛,却是没什么顾忌了。
这里是陈府后宅书房,房中也就他们两人而已,连起居郎薛元敬都被挡在了外面……
此时他便劝道:“陛下大可不必为此忧虑,陛下又不是不知,世间豪族向来如此,王氏当年投顺,是陛下兵临晋阳之时。
裴氏俯首,又在大战之后。
天下纷乱,人心思变,不谈忠义久矣,只要陛下善理朝纲,治平天下,忠义之士,贤良之臣自会现于人前。”
李破同意这个说法,说道:“这话说的不错,连杨广那厮穷途末路之时,还有樊子盖,卫文升,阴世师等人拼力辅佐,不愿向乱臣低头,江都之乱中也是慨然赴死者众。
朕一个开国之君,总不会比他差了……”
君臣相视而笑,相得之意一览无余。
接着李破就接着道:“就是吧,进了长安如入牢笼,这几年都不曾动个地方,不免有些委屈。
看来啊,我读的书还是没有卿家多,不能做到心如止水,持之以恒,这些年卿在晋阳,几乎可以说十年如一日,真是辛苦你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1/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