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1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6/1986


………………
此时李破随意的道:“朕在晋阳时,行宫之中荒草遍地,房倒屋塌的不成个样子,现在倒是整洁了许多,听说都是你的功劳?”
褚遂良有过侍奉李世民的经验,所以表现的一直很得体,最重要的其实就是不畏不亢四个字。
别看这四个字已经被人用烂了,可不管遇到什么人,都能做到这一点的人绝对不多,只要做到了,便能大致表现出自己的气度,让人高看一眼。
不过能跟皇帝说上几句话,对于此时的褚遂良来说,真的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每一句话都要从心里打上几转才会出口,此时褚遂良便微微躬身回道:“臣不敢居功,天下疲敝,臣还要聚众以修宫室,实臣等之过也,还望陛下恕臣之罪,莫要以逢迎而见责。”
陪在李破身边的薛元敬看了看褚遂良,心说这厮很会说话啊,怨不得父子二人当年一到长安便入了天策府。
他和叔父薛收当年也是天策府中人,只不过和褚亮父子见过几次,没有深交而已,倒是褚亮父子来到晋阳后,跟他叔父薛收有了交往,也正是经薛收引荐,褚亮父子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褚遂良答对的不错,李破倒也不介意和他多说两句,“晋阳行宫以及汾阳宫以后就不要再修缮了,不过是一层脸皮而已,朕又来不了几次,不定什么时候便可挪作他用,耗费那么多的人力物力作甚?”
褚遂良背后一下便冒出了些冷汗,皇帝果然对修建宫室没兴趣,这一点以后可要记牢了……
转头李破又问,“听你口音,家在南边吧?”
褚遂良心中一颤,来历这东西真不好说,其他还则罢了,就是给李世民效力的过往不好说,他怕皇帝为此心生厌恶。
不过皇帝能问这么一句,说明自己言行得当,已入皇帝眼中,是好事来的。
褚遂良打起了精神,“陛下慧眼如炬,臣家祖籍河南,世居杭州钱塘,父祖曾仕于陈梁,后归于隋。
家父曾在西海郡为官,后来无奈从贼,为薛举所用……如今归效大唐,才算免了离乱之苦。”
薛元敬在旁边听到薛举这个名字,心里不很舒坦。
因为那是他家亲戚,薛举出身河东薛氏,河东薛氏不是一个小家族,不但出了薛举这样的大贼头,薛世雄,薛万彻,薛万钧父子也是河东薛氏族人,只不过薛氏比较凌乱,对于居于各处的族人并没有多少影响力而已。
像薛万钧兄弟就已经自立门户,报家门的时候就会说自己是京兆咸阳人氏了,对河东薛氏家族没什么归属感。
李破则笑笑,随意的道:“你父亲是褚希明吧?他以前在西海郡做过官?”
褚遂良赶紧回道:“正是家父,曾任前隋西海郡司户数载。”
李破对这个比较感兴趣,继续问道:“什么时候的事情?”
褚遂良有点不明所以,心说这应该是好事吧?嘴上却不敢怠慢,“回禀陛下,家父在前隋大业十年时为人所诬,受杨玄感之乱迁累,被贬于西海郡任上,大业十三年回朝,重任太常博士之职。”
李破对褚亮没什么关注,因为这厮帮着李世民杀了独孤怀恩,因为怕受到独孤氏的报复,在李破入长安之初便卷包跑路了。
之前迎候皇帝仪仗的时候,他见过褚亮一面,也没怎么注意。
这时便又问褚遂良道:“你父亲年岁不小了吧?”
褚遂良道:“家父已历有三朝,年过六旬矣。”
“三朝?”
“家父先仕于陈,陈亡后入长安,历任东宫大学士,太常博士等职,大业中出为西海郡司户……”
听了这些,李破有些失望,褚亮为官经历不怎么丰富,什么东宫大学士,太常博士之类的职位,都属于纯粹的文职,管理文案,做点文章讨皇帝和太子高兴什么的。
只一个西海郡司户还算有点用处,应该比较熟悉西北部族的情况,可六十多岁的人了,再让其到西北任职有点难为人。
而且门庭转换的也太多了,先出仕于陈,再归于隋,之后为薛举效力,再然后投了李渊,现在又为唐臣。
就算是那些河南降人多数也跟这位也没法相比吧?
李破迅速的失去了兴趣,而且他向来也没有养成的癖好,褚遂良能走到哪一步,还是看他自己的造化吧……
……………………
李破在晋阳待了几天,消息陆续传了回来。
突厥可汗已然启程,如今也正在路上晃悠,云中草原上的部落和大唐这边差不多,都在挑选勇士准备随行于可汗身边。
乱纷纷的云内草原北部也平静了下来,金狼旗到处,不会再允许部落仇杀发生。
这些看上去都很正常,两国会盟将在大军环绕中举行,任何一方的轻举妄动都将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
两国对内对外都很警惕,因为乱臣贼子最喜欢在这种时候兴风作浪。
又过了两天,灵州总管薛万钧和大将军徐世绩那边的消息传到了晋阳,榆林,五原方向出现了一些突厥部落的踪迹,经查是一些铁勒部的人迁移至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6/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