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1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7/1986


薛万钧和徐世绩都很担忧他们会和梁师都以及游荡于那里的马匪合在一处,那样一来,过上几年不加以遏制的话,很可能榆林,五原两郡就不为大唐所有了。
榆林向为中原养马之地,尤其是和西域马种杂交出来的战马,前隋时多数养在榆林马场,不可谓不重要。
而五原郡更是地处河套地区,土地肥沃,是非常适合中原移民居住的地方。
李破知道,这许就是突厥在会盟之前搞的小动作了,蚕食疆土,以待来日,看来会盟之上又要多出一个议题无疑。
紧接着幽州总管宇文歆的奏报也到了晋阳,他已经派人去见了突利汗阿史那多闻,有所收获。
阿史那多闻正在聚集部众,很可能会趁会盟之时东向去攻打辽东城。
这无疑是个好消息,让李破手上的筹码多了一些,就是不知道阿史那多闻会什么时候发动……
会盟之期越来越近,李破不再等待,随即从晋阳启程北上代州。
………………
这些日子他在晋阳过的不错,回去看了看当年的汉王府,前面现在已经改成了并州总管府,后面则封存了起来,作为皇帝故旧,成了晋阳重点保护类建筑,比照看晋阳行宫还上心呢。
李破到处瞅了瞅,东西都没怎么动过,确实勾起了一些怀念的情绪,在这里待了好几年,总是会有所感怀。
之外就是晋阳城外的晋阳书院,晋阳左近设下的几个折冲府,都略略的参观了一下。
并州各郡的土地厘定,户籍,钱粮等事他也过问了一些,反正是没闲着。
离开晋阳之时,他没有让王庆等人随行,秋收在即,不能把政务给耽搁了……
………………
进入雁门郡境内的时候,随行的大军已经增至七千人,而等待护送皇帝北上会盟的主力大军其实还在代州。
===第1251章相见===
皇帝仪仗来至雁门,以代州行军总管屈突通为首的雁门,楼烦两郡官吏都已等候在这里,另外还有两郡聚集起来的一万骑步大军也早已等候多时。
大军的粮草都已运至马邑,可谓是万事俱备......更让这次皇帝出行变得好像是一场军事行动一般。
这其实就是皇帝出巡或者御驾亲征所带来的结果,不管你愿不愿意,都要有大军随行于侧,一应支出绝对不下于一场中等规模或者大规模的战事。
李破没有在雁门多待,北边的消息不断的传回来,突厥可汗一行已临近大利城,两边的使者也开始有来有往的奔走,重新约定时日和会盟的地点。
没有贵客迟来的说法,两国平等相交,会一同到达会盟之处,一间大大的帐篷已经在大利城到**的中间地带建造了起来。
唐军主力会留在**内侧,突厥大军则驻扎于大利城北面的草原上。
两边的游骑事先已经掌控了会盟周围方圆上百里的地方,驱逐游荡在这里的部落,不再允许任何人靠近。
可以说没有人能有这个机会或者是实力来偷袭两位王者,除非他们自己心怀恶意,想要借机置对方于死地。
如果他们中间有谁真的那么倒霉,那也怨不得旁人,只能怪自己太不小心,死后也会沦为笑柄。
..................
李破来到马邑,更是大军云集。
大军至此已经增至三万五千人,其中大部分都是骑兵,武装齐备,军容鼎盛,是当年无法相比的,就是战斗力可能要弱上许多。
毕竟当年追随李破起兵的那些人,都可以说是百战余生,现在这些聚集起来的军兵,经历的战事没那么多,还有不少新兵。
真正有战斗力的大军如今散布各处,李破并没有把他们都召回来,毕竟这次不是来和突厥人打仗的。
倒是一些旧部重新归于皇帝麾下都很激动,这些年为备突厥南侵,李破对马邑方向一直没敢松懈。
所以很多旧部都留在了这里,没有去跟着他参加平定诸侯的战事,这会重又相见,瞧着他们一个个红光满面,过的不错的样子,李破心中也是颇为自得。
这些人就算没有高官厚禄,如今也都是富贵加身,他这个带头人算是没有辜负了大家的信任和托付。
..................
隆隆的马蹄声再次响起于马邑,大军如潮水般护卫着皇帝前行至**内侧,大军主力纷纷停下脚步,只有两千人将随李破出塞。
这是两边规定好的人数,不多不少,一见不对第一个不是上去跟人厮杀,而是护着皇帝或者可汗掉头就跑。
此时李破的护卫当中就再没有一个突厥人了,全都是他从长安带来的人马。
..................
时逢夏末秋初,草木还未枯黄,但草原上的风已有了凉意,**那蜿蜒如长蛇的身影渐渐被抛在身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7/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