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1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5/1986


东渡黄河进入山西道地界,向北去长城来到定襄郡。
一路关防都不可能拦得住她,在马邑她待了两天,重回故地,多少得看一看,之后顺沧水北上,路线有点歪,主要是她想去看看当年自己所住的村落还在不在了。
嗯,很遗憾的没有找见,当年她也就十岁出头的年纪,记忆早已模糊,要是李破带着她的话,说不定还能找到,她自己的话就不用想了。
而且这是她和兄长最大的秘密,不能让外人知晓,也就没办法四处打听。
进入云内草原的时候,情形便和南边完全不同。
代州行军总管屈突通率军驻扎于此,随时准备接应皇帝南归,在接到李春一行之后,他觉着长公主有添乱之嫌,却也不得不放行。
……………………
这就是李春的行程,绕了个不小的圈子,和李破预计的倒没什么两样,现世版的驴友就这么多了一位。
李破嘴上虽然说着以后要是再如此胡来就怎么怎么样,其实他知道,李春这心一定是玩野了,他要是管束太严的话,李春没准就又能偷溜出去,那样一来反而不美。
其实像程大胡子那样,把她支使的团团转才是正好,可他又舍不得妹子吃苦,不如寻些可靠的人跟着她,或者……生个崽子,有了牵挂看你还往哪跑。
李春被他瞅的发毛,她太了解兄长了,一瞧就知道兄长可能又在心里动什么鬼主意,顿时献上讨好的笑容,极力保证以后不会这么干了。
可有了前科的人,李破又哪里会信她?
………………
会盟依旧在进行当中,没有因为李春的到来有任何改观,商谈的过程很不顺利。
两国的君王倒是显得很是悠闲,时不时的就要聚在一起饮酒,偶尔还能看到他们骑着马在草原上游荡,相处很是融洽的样子。
流言渐渐在突厥贵族们的帐篷中响起,关于天神之鞭是不是把可汗给睡了的问题,成了萦绕在贵族们心头最大的疑团。
唐臣们眼见于此,心里想的其实也差不多,只不过相比粗鲁的突厥人,他们的角度有些不同,都在赞叹着皇帝陛下的强大。
可以想见的,回到长安之后,必定会有无数话题产生,将皇帝的人生变得更加多姿多彩起来。
而就在这样一个时刻,南边的科举大考终于拉开了序幕……
……………………
七月初的江陵,依旧享受着夏日的风情,可弥漫在空气当中的隐隐墨香,却已浸染了这座千年古城……
===第1263章科举===
周弘礼满头是汗的不住催促的两个同样气喘吁吁的书童快些,路有点湿滑,紧赶慢赶之下,周弘礼还差点摔上一跤。
他是南郡枝江人,离着江陵不远,又曾在江陵求学数载,对江陵城极为熟悉。
六月间来到江陵赶考,在江陵设置的文院附近赁了一处院子居住,像他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自年初时朝廷明发诏令到达江左各个郡县,重新开科取士。
开始时还没多少动静,估计包括枝江周氏在内的江左世族人家都在观望,可到了五六月间,人们终于按捺不住有所骚动了起来。
江左这些年也是战乱不止,萧铣治理江左数载,也曾开科过一次,但效果不佳。
世族盘踞地方,对科举之事并不陌生,可说起来大家对此都不很感兴趣,世族子弟互为援手,相互引荐,所以他们出仕并不需要经过科举选才之途来实现。
也只有那些自觉仕途无望的人才会选择这条路径,以求得一官半职。
尤其是在前隋的时候,大家对此更是反感不已,因为科举实实在在的触动了世族中人的利益。
所以大家都很抵制,而且参加科考的人大多不像样子,也让一些真正有才学的人不愿与这些人为伍。
这其实也正是前隋开科取士最终失败的原因所在,宣传上没有跟上,贵族官员们又从中操弄,搞的科举之事在各地声名狼藉。
而萧铣只是一地之诸侯,影响力就更差一些,让世族们都不很感冒,也就是为了照顾萧铣的面子,派了些不成器的子弟去应付罢了。
就算如此,情况也比北边强上不少,毕竟江南乃文风鼎盛之地嘛。
就像诸侯割据这些年,北方诸侯哪个会想起科举选才来?整日里就想着怎么跟人拼命了,李渊如此,王世充,窦建德就更不用说,李破同在此列。
也就是萧铣搞了搞,见没什么动静也就停了下来。
........................
而如今形势又自不同,大唐立国,天下重归一统。
大都督李靖自治江左以来,杀伐果断,施政宽容,待江左稍安之后,便大力整饬官场,封堵荐举途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5/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