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2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4/1986


而当他们走出积石山谷道的那一刻,八千唐军便在山口之外严阵以待了。
这样的欢迎仪式,没有给远道而来的吐蕃降人任何反抗的余地和机会,他们只能战战兢兢的在将领们的命令之下,放下武器,迎接未知命运的到来。
唐军将士在左监门大将军庞玉率领之下,迅速的解除掉吐蕃人的武装,牵走他们的战马,把他们像赶羊一样赶回了积石镇。
按照之前商定的计划,吐蕃人将在这里渡过两三个月的时间,主要是让他们知道规矩,学会汉话。
那些愚笨,或是具有反抗精神的家伙都会陆续被消失掉,剩下的才会分批遣散,七千多人,其实并不算多,分成几拨的话就更少。
吐蕃人中,以囊聂为首的吐蕃将领则全部被挑拣出来,送到凉州去。
这比囊聂等人预料到的最坏的结果稍微好上一些,起码性命还在,也没有变成可以被人随意打杀的奴隶。
嗯,确如那位好兄弟所说,低地人还是比较仁慈的……
===第1161章马场===
大唐的仁慈不好说。
隋唐之际,民风之彪悍,不让于秦汉,甚至犹有过之,不好把他们和后来的汉人王朝做比。
因为此时尚武成风,连读书人都身怀利刃的他们极具侵略性,从来没有不能擅启战端的说法,对待邻居的态度可算不得友好。
不说前隋了,比如说现在的大唐,战略重心已经东移,目光正在海上逡巡,找寻着有价值的对手,准备着篡取海上之利。
而南边的触角已经伸展至交趾,林邑,并在那里建造码头,为大唐船队横行于海上做着准备工作。
扶南虽然遣使来朝,执礼甚恭,却并不能得到大唐真正的友谊,大唐的战略在李破和群臣商议之间,已经略略成型,在将来不会给予那些东南亚小国独立自主的机会。
那里只能是大唐伸展爪牙的跳板
而即便如此,大唐也没忘了西域,那里一直散发着芬芳,完全可以和海路形成闭环,不然与突厥可汗阿史那杨环会盟之时,李破也不会说西域诸国,他都不在乎,只想取天竺一地。
在阿史那杨环看来,李破也许是信佛,所以想把天竺僧人接到长安去讲法,可实际上,在李破看来,南亚次大陆只是另外一块跳板而已。
至于大唐的船队将来是不是能够到达那么遥远的地方嗯,谁还没点梦想呢?
所以说有李破在位,大唐的侵略性会表现的更为明显,足可以说是吃着锅里的看着碗里的,野心已经快收不住了那种。
这样一个野心勃勃的帝国,虽然经过战乱没几天,还在虚弱当中,可作为外邦之人,冠之以仁慈之名,你在开玩笑吗?
当然了,也许相比于吐蕃的野蛮来说,大唐确实可以称得上一声仁慈。
因为在吐蕃人眼中,不论是战败被俘的,还是自动来降之人,都会被他们视作奴隶,一个新兴的奴隶制王国,确实不好跟大唐谈什么仁慈不仁慈的话题。
来到姑臧城的囊聂等人,完全处于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局面之下,唯一的价值,其实就是让大唐的贵族们能够更深刻的了解一下吐蕃而已。
像求知欲比较旺盛的凉州总管范进就是如此,他亲自接待了囊聂,可以说是颇为礼遇,他想要从囊聂这里得到的,就是吐蕃国中之事。
这几年他除了治理凉州之外,剩下的就是跟吐蕃较劲了。
他在凉州这些年,新出现在高地上的吐蕃人给凉州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之前凉王在位时,被吐蕃驱赶下高地的吐谷浑部族,屡屡入侵凉州。
后来吐蕃人更是亲自操刀,进犯凉州诸郡,甚至一度打到了姑臧城下。
所以也难怪范进会对吐蕃如此关注,之前朝中几乎所有关于吐蕃的消息,都是由他派人刺探而来。
好在皇帝比较英明,没有置之不理,反而派遣大军来援,不然的话,凉州上下遭的灾估计不会比白喻娑之乱时差上多少。
“原来吐蕃人崇敬的雅隆部的祖先吗?那香雄人和苏毗人也能心服?”
凉州总管府后宅当中,范进设宴为降人接风洗尘。
其实就是他与囊聂两个人,外加两个吐谷浑人翻译罢了。
张伦此时不在城中,从入春开始,张伦便带着人离开了姑臧城,去巡视河西诸部了。
他先是到张掖那边看了看西突厥降部的情况,西突厥降部如今由阿史那同俄和阙度两人统领。
远在长安的阿史那泥孰过的有滋有味,估计已经把他们给忘了。
突厥人在张掖这边定居了下来,一部分放牧,一部分种上了田地,顺便响应大唐的号召,剿除河西地区的匪患。
当然了,他们还要和驻守在这里的唐军一道,守卫大唐的“西疆”。
由于这两年大唐的实力有所恢复,已经可以兼顾到玉门城,玉门城守孙世恩晋张掖郡丞,他在河西驻守多年,对河西走廊地区非常熟悉。
带着唐军和西突厥的散兵游勇们清理起了河西走廊中的部族,努力的想要重新把大唐的威严带到敦煌那边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4/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