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3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1/1986


可云定兴的日子还是过的有滋有味了起来,这厮不招人待见,可确实是做工程的一把好手。
经历过前隋诸多工程的洗礼,也曾主掌过大府的他,在工部尚书位置上颇为称职。
不论是进言修建皇陵,还是修建功德林,凌烟阁,以及各地书院,船坞,码头的建造上面,他都是尽心尽力,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户部稍微拖一拖他的后腿,他就惨叫着来向皇帝告状,丝毫也不会顾忌自己的颜面,嗯,这人从来也没什么颜面可言。
这厮年纪不小了,可看上去还是活蹦乱跳能活很多年的样子,把苏亶等人恶心的不行。
李破不管这些,只要把事情做好,云定兴这个工部尚书的位置就会非常稳固。
他要的是工商并举,开一代之盛世。
如果不是现实就是这个样子,他都有心把工部立为诸部之首了,所以说即便云定兴为人再差,只要他能领会上意,不做太出格的事情,其他尽可容之。
…………
几个人谈谈说说,对今年的情况做出了简略的总结。
形势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喜人。
看着面带微笑,时不时的饮上一杯,好像诸事不萦于怀的皇帝,三个臣下都有了些明君在位,正得其所的感觉。
===第1419章明君===
自古以来,熟悉历史的人都晓得,历史上的明君不在少数,可让普通人耳熟能详的,其实就那么几位,估计十个指头就能数得过来。
实际上人们对于贤明君主的评判标准很模糊......
可细数起来,也就那几样。
平定天下的开国之君,自然是英明神武,就算有污点可供人们数说,也会被开国的光环掩盖下来。
李破就是一位开国之君,只要继承人别像杨广那般,便足以做到永垂不朽。
另外明君还有一个更为鲜明的特征,只要你能做到万邦来朝,一样会得后人敬仰。
之外那些推动了对外战争,开疆拓土等等,都可以归到这里面去。
然而就当世之人而言,明君这两个字就要具体的多了。
你起码得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才行。
当年前秦统一天下,始皇帝居功至伟。
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于是自称皇帝,之后改革政治,直到封建王朝之末,都能看到前秦的影子。
统一货币,度量衡,使书同文,行同轨,北击匈奴,修万里**,聚七国之兵,以为铜人十二,又开灵渠,沟通水域等等等等。
一桩桩一件件,气魄之大,思虑之远,根本没有哪个皇帝比得上,简直就是华夏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王者。
如果按照后来人的脑洞,始皇帝其人说不定真是穿越过去的呢。
可你要是能去问问他治下的百姓,很可能会得到相反的答案。
又如汉武皇帝,尊崇儒术,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币制,税赋等等,派兵击匈奴,破其汗帐,擒其魁首,使匈奴至此势弱,并勒碑以记。
使张骞出使西域,沟通西域诸国,又派兵征服闽越,东瓯,南越,朝鲜,南夷,极大的扩展了大汉疆域,并将四夷划入中原传统势力范围之内。
这些功绩耀不耀眼?但当时你若在武帝治下生活,整日里饿着肚囊,还要饱受征募之苦,四处随军征战,最后闹的家破人亡,那还会不会给他道上一声好呢?
所以说,后来人眼中的明君和当世之人所思所想是有着明显的偏差的。
换句话说,后来人读史,自然是只**绩不论民生,但身处于当时的人们,体会到的东西可就不好说了。
............
如今的大唐百姓其实是比较幸运的,李破这位开国之君并没有多少留名青史的确切追求,他心中定下的目标倒是很清晰。
唯国富民强四个字而已,这当然也是衡量一位君主是不是有所作为的标准之一,只是真的没有开疆拓土,万国来朝之类的字眼那么显眼罢了。
............
大唐元贞五年十二月初,最后一次大朝会。
民生举措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朝臣们听的昏昏欲睡,倒是最后年末赏功之事,大家才竖起了耳朵。
今年军功之上,无疑属于东征将士,之外零零散散,能拿到大朝会上诉说的,那都是些比较扎实的内政之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1/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