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3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6/1986


像是这两年,阿拉伯数字他算是给推行出去了,九九乘法表不但李原已经背的朗朗上口,书院中的学子们也开始徜徉在了数字的海洋之中。
===第1422章亡国===
“这一忽五年就过去了,日子过的可真快……宫里李渊时留下的旧人放出去的也差不多了,宫中杂役可以从长安,京兆召入,可采选之事已是一拖再拖。
明年要不要进行一次大选?”
采选的事情至此已经拖了差不多两年,李破对此明显不太关注,弄的臣下们也疲了,想起来了就在皇帝面前叨咕几句,想不起来也就算了。
没有谁会极力推动此事,尤其是宫中的宦官未曾有人受宠,得有权势,采选的事情在宫中呼声就不高。
内外都是这个样子,没有人上心,哪能办得成。
李碧现在就有些迟疑,明年要修宫宇,再要进行采选的话,是不是会有人说皇帝眼见天下安稳了,便开始寻欢作乐?
这样的名声对于皇帝来说可不友好,而且容易带坏风气。
果然,李破道:“再等一等吧,宫中看着还好,只是少了些人使唤罢了,也不碍什么,等过了这阵再做道理不迟。”
李碧对此倒是有点想法,“前些时新罗进献了几个女子入宫,看着还好,如今外邦之人纷纷入唐觐见,不如让他们进奉一些女子过来,也不知道合不合适?”
李破看着妻子就笑,心说你这个想法很别致啊,异域风情最是让人心动……我是不是得感谢你一下?
心里觉着挺高兴,嘴上却习惯性的矫情道:“你这说的,我又非贪图美色之人,如今长安城中在背后嘀嘀咕咕的人已是不少,你还想把我的名声传到外邦去?”
李碧露出八颗牙齿,咯咯咯的笑了起来。
“与外国联姻向来不是小事,名声不名声的哪能计较那么多?夫君儿女尚幼,又没有那么多的兄弟姊妹,可不就得自己担着?
无论魏晋,还是五胡诸国,以及前隋,宫中都有一些异族女子侍奉,唐宫如何能外?不然岂不显得逊色许多。”
李破想了想,“无奈”道:“你说的倒是有些道理,那我就让人琢磨一下,唉,能者多劳,古今身不由己者,皆如是也……”
于是殿中又响起了夫妻两人的笑声。
…………
十二月中,倭国降人被解送到了长安。
大雪纷飞,天寒地冻。
一行千多人顶风冒雪迤逦进入了长安城门。
大冬天漂洋过海,跋涉千里的一路走过来,三百多人的倭国降人到此已去六七,只剩下了一百多人活着到达了目的地。
身体最为强健的青年男女熬了过来,老人和孩子差不多都死在了路上。
也就是护送他们过来的人觉着人都死了不好交代,不然的话到了长安估计也就剩下小猫两三只了。
押送他们的军兵一路上已经换了五六茬,如今的都是潼关守军,二百多里路,也被冻的不轻。
…………
上宫促麻从母亲越来越冰冷的怀抱里露出头,喷出一口白气,哆哆嗦嗦的又往母亲的怀里挤了挤。
她是上宫尾张家的幺女,如今队伍当中仅剩的两个孩子之一,今年只有五岁。
第一批被解来长安的主要是倭国上宫氏皇族,他们的亲戚也被李靖陆续搜罗出来,作为第二批送来中原。
李靖没怎么考虑季节的问题,这些人死不死的他不在乎,只要其中有一二去到长安,让人看一看也就得了,反正东征将士的功劳也跑不了。
最重要的一点其实就是覆灭倭国,功劳尚小,再有就是远在海外,他也不可能派遣兵卒押送这些人回去献捷,也就不用多费手脚。
…………
上宫氏在倭国无疑是个大家族,从飞鸟氏族崛起之后,他们就把控着倭国王权,至今有个四五十年了。
无论是上宫氏还是苏我氏,物部氏,当年都是和氏大王的家臣,算起家族历史来,年头其实不比中原的那些老牌世族短上多少。
如今上宫氏算是遭了难,被李靖几乎连根拔起,按照他们保留在平京的家谱在搜寻,除了田村带着些人逃入山中,其余没什么漏网之鱼。
从岛上启程的时候,还是女子居多,走到了长安,男人便比女子多出一些了。
…………
上宫尾张是推古女王和异母兄敏达王的儿子。
父母是近亲,上宫尾张自小身体就弱,从倭国启程还没到对马岛,上宫尾张就死在了路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6/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