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5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17/1986


只是裴世清那人还是老样子,云淡风轻当中透着胆小,隐隐绰绰就劝堂兄见好就收,河东主枝那边已经给他留好了养老的地方,八十多岁的人了,还在官场厮混,小心落得个凄凉下场。
这话裴矩就听着很不入耳,他裴矩当了一辈子的官,养老?他裴矩宁愿死在任上,若是没了官身,那日子还怎么过?
“陛下这是要回驾长安了吗?”
李破点头,“诸事纠缠,身不由己啊。”
皇帝的矫情引得裴矩暗自一笑,不过在他看来,皇帝能东巡洛阳,在洛阳待多久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之处在于皇帝来了。
当然,话不能这么说,不然怕是人头不保,他立即躬身施礼,恋恋不舍的劝道:“陛下才至洛阳多久?人还没见得几个,洛阳名胜也未览尽,就要离去,这让臣等情何以堪?”
李破酥的麻了半边身子,换个年轻点的说不定他上去就是一脚。
嘴上笑道:“卿莫要作态,朕又不是没有出巡过,车驾到了哪里,哪里就不得安宁,上上下下做事也是提心吊胆,唯恐被朕瞧见错处。
唉,这些哪是区区言语能哄得住的?”
裴矩的心颤动了几下,立即马屁奉上,“陛下见事如此之明,非是历代君王所能企及,怨不得陛下甚少出游,原来如此啊。”
这样的马屁李破听的多了,不很在意,“对了,卿应该也听到了风声,朕欲起兵伐高句丽,卿以为今年还是明年合适动兵?此战利弊又是如何?”
===第1511章决心===
这两年大军频繁调动,一般都是在东边海上。
先灭百济,再灭倭国,这在历朝历代都是没有见到的景象,也就是前汉,势力稍及辽东,剩下多数时候,就是时不时的有人来中原朝见,才让中原王朝得闻海外之国的姓名。
当年杨广对海外很好奇,派羽骑尉朱宽等人出海,探访海外风物。
杨广其实也是见倭国来使才会突发奇想,其实就是派了朱宽去琉球国而已,最终却是闹的一地鸡毛,几次被拒之后恼羞成怒,派朱宽等人领兵差点把琉球给灭了。
那应该是大业三年的事情,杨广登基未久,做事随性的脾气已经显露了出来。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没个长性,同样也没多少规划。
如今则不同,大唐用兵于海上,已经有两三年了,已是把东海扫荡了一圈。
裴矩身在洛阳,像他这样的人,一听说大军出海去了新罗,百济之地,他就知道,朝廷醉翁之意,在于高句丽而已。
后续的战报陆续到达洛阳,新罗,倭国来人也从洛阳经过,越来越证实了他的猜想。
而这才叫战略,而不是谁得罪了你,你一怒之下,就要起兵伐之。
当然了,这个反面教材肯定属于杨广无疑。
前隋的两位帝王都攻打过高句丽。
炀帝杨广就不用说了,三征之下肝脑涂地,第一次还算有些章法,就算战术上有如孩童玩闹,但大略上却是兵部尚书段文振所定。
水陆两路进兵,行军路线都很明确,若非杨广以一己之力,助高句丽人翻盘,很可能一战之下就把高句丽灭掉了。
至于第二次,第三次征伐辽东,那都是炀帝的赌气之举,没有任何战略战术可言。
就说文皇帝时起兵攻打高句丽之战,是因为高句丽无故犯营州,且遣使去长安大放厥词所致。
当时营州总管韦冲击退了来犯的高句丽军,大隋其实并无多少损伤。
只是高句丽人的猖狂模样惹恼了文皇帝杨坚,遂遣汉王杨谅,上柱国大将军王世积率军攻高句丽,也是奔着灭其国祚去的。
只是道路难行,粮草不济,最终三十万大军,能归隋地者不足一二,也就是说那一战和杨广征伐高句丽的结果差不多,伤亡惨重,让人不忍猝睹。
真是老子英雄儿窝囊,就杨广,杨谅两兄弟,扔在辽东的人马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不过结果也有意思,高句丽君臣被吓坏了,再次派遣使者到大隋觐见文皇帝杨坚,于是便也有了辽东粪土臣的笑话。
大隋灰头土脸,高句丽却也没脸没皮……
…………
如今换了大唐,还在跟高句丽较劲,只是经过隋末战乱磨砺的百战之军,是不是比平定南朝的那些人物强呢?
裴矩心里也没底,他是前隋老臣,几次对高句丽的战事他都见过,也曾参与其中,到了如今,他就总有点高句丽那地方比较邪性的感觉。
不过皇帝就军国大事相问,说明皇帝看重于你,你若不说出点有见地的话来,就很不合适。
裴矩抬头睁着昏花的老眼,仔细看了看皇帝的神色,低头沉吟良久才道:“高句丽存世已久,在辽东颇有根基。
不论曹魏,前燕,北魏,还是前隋,皆曾讨之,高句丽却一直安然至今,可见想要除之甚为不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17/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