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5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0/1986


名门郑氏,那是河南高望之首。
琅琊王,晋阳王,一个在山东,一个在晋地。
你再瞧瞧现如今,这些望族名门都跑到哪去了?大多都南迁之后,在江南开枝散叶。
关西这边别看门阀世族众多,可那大多都是匈奴,鲜卑后裔,正经的汉家望族,还是居于江南的多。
要不怎么说南北朝一直到如今,江南文风鼎盛呢,就因为汉家大族都到了那边,于是书香气也就浓郁了起来。
朝廷政令迭出,皇帝又有东巡之举,有心回迁故土之人就不是一个两个了,连逃来关西的那些人家,也有了些心动的感觉。
毕竟这不是前些年了,天下日渐太平,大趋势是越来越明显,再加上朝廷有意重新充实中原腹地,那效果就不是前几年能比得了的了。
这些就都是皇帝东巡造成的影响。
和后来的领导人视察差不多,那可不是随随便便出去晃悠一圈的问题,许多时候都代表了政策风向。
你如果聪明,瞅准了机会,也就能站到风口上,飞起来是很容易的事情。
…………
皇帝车驾回到长安的时候,新罗真我王金德曼一行也紧赶慢赶,风尘仆仆的回到了新罗。
护送他们回来的是右骁卫大将军,开国公陈圆,身边还带了三千羽林军,挑选的都是久经战阵的精锐将士。
随着他们陆续到来的还有无数重甲,弓弩等物。
而两边开刃,长一丈,重十余斤的陌刀也头一次在唐军之中亮相。
陌刀是南人专门为对付北方骑兵设计的重兵器,只是因为财力,合格使用的军士等等原因还未曾在南方军伍中推广开来而已。
待李破平定了萧铣之后,这种兵器的图纸和制作方法被李靖等人送入朝中,归入了将作监。
到了今时今日,已有数载,兵器制作出来,先就在羽林军中使用,作为皇帝仪仗的一部分。
现在则进入到了实操阶段。
三千羽林军中,有一千人都是膀大腰圆的汉子,他们到了阵前,将身披重甲,手持陌刀,对付的将是高句丽的骑兵和重甲步兵,至于能不能顶得住重甲骑兵的冲击,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咪咪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对付重骑兵的方法有很多,李破觉着李靖等人不会那么傻,列阵跟重骑兵硬碰。
…………
陈圆的到来,也给聚集在半岛之上的大军带来了朝廷诏令,以及兵部的任命,战略战术等等。
这些东西其实早已准备好了,只是李破一直在犹豫,是今年还是明年开战的问题,一旦下定决心,一切就都水到渠成。
“诏征倭大都督李靖,任征朝大都督,总领全军,辽东以及朝鲜诸般人等,皆归李靖节制……”
陈圆大声宣读着任命。
吴王李伏威为水军大总管,领文士弘,王雄诞,西门氏,苏我虾夷等人掌领水军诸事。
崔敦礼,金德曼,以及百济首领木召佛奴等人,掌管大军后勤诸事。
左武卫大将军开国公李年,任行军副总管,加上他陈圆,领裴行俨,苏定方,刘仁轨,寻相等人,尽归李靖节制。
至于具体怎么安排,那就是征朝大都督李靖的事情了。
和征倭之时一样,朝廷付予了李靖全权,外加半岛上的各处官员,将领的任免,皆随其便。
二十余万唐军,不管当年给谁效力,不论将领还是兵卒,大部分将士都经历了隋末战乱的残酷征战杀伐。
比之当年征伐辽东时,那支七拼八凑,良莠不齐的百万大军,如今的这支唐军无疑更具战斗力。
因为准备充分,粮草上的问题也没隋军那么严重,更不用征发无数民夫来运送粮草后勤足以支撑一战。
不过话说回来了,就算轻省一些,也不会比隋军强出太多。
为了这一战,大唐本就薄弱的家底,十亭中一下去了七七八八,连带着新罗,百济诸部也都掏空了库房。
这一战要是败了,估计也是一地鸡毛,不然的话,金德曼从洛阳走的时候,李破也不会跟她说什么,一旦有了什么事故,就来大唐的话。
那几乎就是明告诉金德曼,不用怕,就算败的稀里哗啦,你也可以到大唐来避难……
而且对唐军最为不利的其实是起兵的时间,快的话也得七月末了,给大军征战留出来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0/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