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9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70/1986


你一妇人,在他庇护之下足可安度一生,何必再节外生枝?你好自为之吧……”
…………
长孙无咎倒退着出了屋门,她是真不敢再留下了,皇帝的反复无常十分可怕,你根本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即便是李渊父子与之相较,也要逊色许多。
当然了,这都是她的感觉而已,她是李氏的媳妇,离的近也就没了神秘感,李破对于她来说是个陌生人,又是皇帝,自然不能同日而语。
李秀宁就很了解李破,看着长孙无咎离开,笑着跟李破说道:“我这个嫂嫂可不是那么容易说服的,想要让她跟着自己的兄长去享福,那是看低了她。
经此一事,怕是再也难忍寂寞了。”
李破嘎嘎一笑,他向来认为,有的事要做的话就要做绝,而另外一些无伤大雅的事情,却可以给人留下反悔的机会,以表现自己温情的一面。
李三娘很是聪慧,明显是看出了他的意思,大笑声中,一把将李秀宁拉入怀中,这下可不用再忍耐了。
再忍下去,他不成了那头上绑着布条,耍刀弄棍,一身绿油油的龟儿了?
…………
第二天一早,李破神清气爽的离开了楚国夫人府。
刚刚回到太极殿,范文进已经候在了那里。
东海传报,征朝大都督李靖和右骁卫大将军陈圆率军回师了。
比预计的时间要早了许多,东海大军刚刚撤回来三分之一,按照如今朝廷商议的策略,明年还要攻打辽东,这需要增兵半岛,差不多需要两三万人。
回来的军兵大多在海外征战数载,已然有所疲惫,差不多就是轮守的意思。
大致上的战略也定了下来,明年李年将率军过鸭绿水,进攻辽东东部,苏定方,寻相等人则会率军坐船攻打辽东半岛。
尉迟偕则将汇合突厥人,从营州直接挥兵辽东城。
另外幽州总管宇文歆还建议联合北方的室韦人一起作战,朝中已然应允,也不知结果如何了。
不过此时看上去,曾经的突厥东方汗阿史那多闻已是瓮中之鳖,蹦跶不了几天了。
而且如今的辽东可不是后来人眼中的辽东,用穷山恶水来形容那里是一点也不为过,当年扶余人崛起,在辽东立国,建立了高句丽王朝。
可最终他们还是把国都移到了朝鲜半岛上,就是因为辽东虽大,却缺乏立国的基本条件,环境恶劣,人口太少,还容易受到敌人的攻击。
阿史那多闻想占据辽东,学一学扶余人的故事,其实还是要以东方汗所属的突厥部落为主,控制契丹人和靺鞨人等东北各个部族才能成事。
失去了这些,只困守于辽东的几个城池的他,已然没有了跟人抗衡的基础。
大唐之所以掀起如此规模浩大的攻势,还是想来个狮子搏兔,亦尽全力,好以此作为东海战事的收官之作。
此战过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唐的东北方向将不再有可以威胁到大唐的势力存在,大唐的整体外在环境将得到极大的优化。
===第1809章八月===
李靖八月初从半岛启程,大约八月末能回到长安。
要是不在路上耽搁的话,用不了那么长的时间,只是迎来送往的事情在所难免,大都督所过之处,地方官员们必定要盛情款待。
谁做的好了,大都督不一定记得,谁要是敢于怠慢,那肯定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李破也没什么好说的,立即诏王智辩和徐世绩两人再走一趟,去迎一迎李靖。
其他的不用着忙,从元贞七年年初开始,迎接东海大军班师之事就一直在准备当中,李靖回朝只是其中一环。
到了现在,其实就是在等李靖回来了。
主要还是李靖回京之时,郊迎的问题,朝中商量了很多次了,最终臣下们都认为,即便李药师功大,又是国丈,还是皇帝的老师,也不能做的太过。
李破本来想着亲自迎接一下,李靖又不是蓝玉,年羹尧之流,迎一迎怎么了?
可臣下们大多却还是不愿给予李靖这样的待遇,说辞有很多,不必一一细表,其中最真实的谏言是,李靖之功绩,足以标于青史,何必再加殊荣?不然于君于臣,皆无益也。
意思表达的足够清楚,还是那句老话,功高盖主,君臣之忌也。
东海上的一系列战事,皆由李靖主持,功劳已经足够大了,根本不用再刻意彰显其荣耀,不如来点实惠的好些。
也就是李靖岁数老大,如果他的年纪和李破差不多,或者小上一些,那就会非常麻烦,贤明的君王事先就会有所把握,一般不会让臣子来到这个地步。
当然了,最重要的一点是李破没有害老丈人的意思,像后来的年羹尧,其实就是走进了帝王设下的圈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70/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