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3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8/1986


只要中原内战还在继续,重骑退出战场的可能性就不会太高。
重骑一旦冲锋起来,便会带来狂猛而又恐怖至极的冲击力,也正是坚盾长枪的克星之一。
飞斧和短枪也并不能给重骑带来什么杀伤。
战场上传来轰然一声巨响,声音传出老远,前排的重骑兵已经连人带马撞在了好像刺猬一样的盾墙上,顿时,盾破枪折。
无数的唐军士卒在这几吨重量的冲击下,带着一连串的骨折声,口中狂喷着鲜血,像木偶一般飞了出去。
就像撕开了一张纸,无数狰狞的怪物破阵而入。
像一把沉重至极的尖刀般,斜斜的狠狠插入唐军前军尾部,并向西南方向快速突进。
势如破竹,雪雾弥漫之间,一排排唐军好像稻草一般被横冲直撞的重骑兵践踏而过,不是被撞的骨断筋折,便是被踩的肠穿肚烂。
三千重骑所过之处,腥风血雨,一地狼藉,恐怖的景象直如修罗地狱一般。
重骑兵撕开了一个宽阔的缺口,侥幸躲过一劫的幸存者甚至来不及展现他们的恐惧,随即面临的是身着半身铠,蜂拥而来的轻骑兵,所以,这里不存在什么幸存者。
两万五千余并代骑军仿若一条长龙,蛮横的切入唐军军阵当中,在唐军前军尾部横扫而过,接着便冲入唐军后阵。
这样规模的战争景象可并不多见。
马蹄隆隆,箭矢横空,鲜血弥漫,尸体横陈。
马蹄声,喊杀声,垂死的惨叫声,战马的哀鸣声,等等等等,方圆二十余里,被战争的奏鸣曲完全笼罩在内。
骑兵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漫过去,杀的唐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这个时候,几乎已经没有将领或者兵卒,甚或是民夫的区分,凡是阻挡在骑兵面前的,就都会被洪流所淹没。
唐军后军崩溃了……对于唐军将士而言,这是一场噩梦,同样也是一场惨败。
值得一提的是,首先逃走的并非是最为脆弱的民夫,而是晋州道行军副总管裴寂,他并没有按照李孝基的命令向中军靠拢。
在隆隆的马蹄声回荡于裴寂耳边儿的时候,这位李渊的宠臣,当即率部沿河而走,成为唐军后军中首先临阵脱逃的人。
这个时候,什么军功,什么荣华富贵,什么忠诚,都不如他自己的性命重要。
(月票月票,有点晚了哈,这一章不太好写,铺垫到现在,应该是一战而胜,却需要渲染一下,不然的话,大家又该说虎头蛇尾了,见谅见谅。)(未完待续。)
===第463章决战(三)===
李孝基的帅旗歪歪斜斜的倒下,唐军后军大溃……
十余万人的溃败和大军厮杀一样的壮观,漫山遍野的唐军溃卒,成群成群的向远离敌军的方向逃窜而去。
而唐军的前军,却在李神通军令之下,努力收缩着身体,战战兢兢的面对这个恐怖至极的景象。
此时唐军后军已经不再有什么抵抗,纵马向前的骑兵军阵已经蔓延向后军腹地。
一队队的骑兵从洪流中冲出来,纵马扬刀,追亡逐北。
大多数的唐军溃卒在骑兵席卷而来之下,根本不用招呼,纷纷跪地请降。
并代骑兵几乎是一战而定乾坤,杀伤无算,虏获亦无算。
根本不用第二次冲击,大军在号角声中,缓缓停住马蹄。
尉迟恭,步群等人传令各部,追击溃军,收拢降俘。
这个时候也就过了争功的时节了,胜利来的如此轻松,尉迟恭和步群都是心满意足,随即派人去向李破报捷,之外就是率一万余众回身过来,汇合刘敬升,薛万彻两部围住唐军前军。
说包围也不算准确,因为唐军前军依旧有十余万众,背靠着汾水,结阵而守,看上去想像击溃唐军后军那样干净利落的冲溃他们,很有些难度。
眼见天色已晚,唐军也不过是困兽犹斗而已,尉迟恭和步群等人略略商议一番,各自带兵退兵数里,收拾残局,也象征着今日一战终于结束了。
其实到了晚间,并代步军在李破率领之下已是赶到了战场之上,在唐军阵前结下营寨。
至此,唐军主力已是插翅难飞。
李破心情很是不错,从三月起兵,差不多三个月的战事下来,终于是得到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之前压力有多大,此时的满足感就有多强烈。
可毕竟十余万唐军主力还在,未竟全功之下,不能太过自鸣得意。
困兽犹斗这样的词句,送给现在的唐军好像挺合适的,若是被唐军来个夜袭什么的翻了盘,那就是笑话了。
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李破可从来没有轻视过任何的对手,即便是在胜利触手可及之下,也是如此。
李破率军到来,第一件事不是别的,只是让陈圆,尉迟信等人仔细扎下营盘,严阵以待。
之后,又传令给尉迟恭等人,除了赞语之外,便是让他们不得轻忽,各自就地驻扎,派出斥候,严防敌人垂死挣扎。
有了李破坐镇,一切就更有条理了。
高兴的人不至于高兴的过了头儿,骄傲的人不至于轻敌,立下大功的人们,也不会只想着之后的诸般赏赐。
李破目光所至,众将皆是听令行事,不敢有违。
一群一群的唐军降俘转送入步军当中看管,缴获的粮草辎重也在清理当中。
到了晚间,唐军南边儿燃气了一堆堆的火焰,一种腥臭夹杂着烤肉的味道,渐渐扩散开来,那是在焚烧战死的唐军士卒的尸体。
夜幕降临,李破传令给刘敬升,王智辩两部,让他们连夜南下,去围住介休,从这个军令中可以看的出来,大局已定的意味非常的浓。
扎营之后,李破立即召集步军众将至中军议事。
议的什么也就不用说了,李破自然想毕其功于一役,唐军坚守或是徐徐后撤,该如何应对。
这个时候,李破所想的重点也变了,不再是如何击溃敌军,而是在这最后一场歼灭战中如何降低自身的伤亡。
商议许久,众将才陆续散去。
李破没多少食欲,作为领兵之人,时刻都承受着非常巨大的压力,自从军以来,好像每一战对他来说都生死攸关。
这次的时间不算太长,只三个月,便好像来到了结尾处,可李破看上去还是瘦了很多。
李破漫步走出军帐,守在账外的亲兵立即纷纷行下军礼,随即跟随在他左右。
李破抬头看了看天,不知什么时候,雨已经停了,一轮圆月爬上了空中,洒下淡淡的光芒。
李破笑了笑,老天爷也算给面子,这样的夜晚想要率军偷袭可就难了。
他深深吸了一口湿润而又清新的空气,有失主帅威严的伸了一个懒腰,又晃了晃胳膊,扭动了几下脖子,看上去有些滑稽,可他的护卫们都纷纷移开目光……
李破没有巡营的意思,只是绕着中军大帐转了两圈,这个时候,他很想写一封书信送回到晋阳去,可他还是抑制住了冲动,并告诉自己,大战还未结束,婆婆妈妈的可不成。
也许用不了多久,唐军的将领们就会出现在他面前了,永康王李神通,李渊的堂弟啊……哈哈,这可是条大鱼。
要是再能把裴寂给捉到手,是不是就能换一下人质了呢?他的老师兼岳父可还在李渊手里呢。
夫妻两人私话的时候,从来对此都是避而不谈,因为他们都知道谈也没什么用,只会给自己心里添堵罢了。
公母两个都是聪明人,不会为鞭长莫及的事情互相埋怨指责,说是无情也好,说是凉薄也罢,反正有了争雄天下之心,一些东西必须要看的淡一些,这个道理不光李破明白,李碧比他更明白。
如果有那么一天,李靖被压到两军阵前来胁迫于他,李破想了想,得出一个令他自己都很是不舒服的结论,也许他会驰马上前,亲手一箭射死李靖,以向众军表决死之心。
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就得迎风冒雨一路走下去,心慈手软的人,都会死在这条满是荆棘的路上。
当然,那么糟糕的事情有很多方法可以避免,不用把自己的冷酷表露的那么直接,李氏亲族那么多,捉上几个也许就把人给换回来了。
李神通不成,那李元吉,李建成呢?甚或是李世民?
实际上,这会儿一位李氏亲族已经遭了他的毒手,永安王李孝基战死了……
………………………………
这一晚,并代大军对唐军已呈合围之势。
大军各部驻扎于唐军周围,静静的等待着天明的到来。
和胜局已定的并代大军相比,这一天一夜对于唐军来说,就宛若身在地狱一般了。
战局急转直下,后军几乎是一战而溃,这已经让唐军上下军心动摇,接着敌人的步军又蜂拥而至,那同样是一支兵力已不输于唐军前军的步军军旅。
唐军在这一段时间内,从恐惧到绝望,军心士气瞬间归零。
开始的时候,李神通还想召集众将商议一下退兵之事。
是的,就是退兵,因为就地固守肯定是死路一条,而且也不会再有什么援军,所以只能是退兵,更准确一点说,应该是突围。
之前犯下的一系列错误,李神通已经不愿去想……
可众将到来,李神通在那些闪烁的目光当中一下就意识到了危险,于是军议草草收场,李神通对退兵之事是一个字儿也没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8/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