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4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9/1986


张伦在煎熬中还是耐心的等到了天明,也没去管入城的敌军到底有多少,更没去管友军已经凄惨到了什么地步,他只是死死攥紧了送到手中的机会。
天色蒙蒙亮,陈礼率着一百多个兵卒,护着已经重伤昏迷的寻相且战且走,已经来至东城城门处。
此时,这一百多人大多已是力竭,厮杀了小半个晚上,不断受到骑兵的冲击和追逐,好像到处都是敌人,到处都是马蹄声,不断的拼杀,同袍不断的倒下,伤痕和寒冷在逐渐侵蚀他们的意志,战败的阴影已经笼罩了所有人的心。
精疲力竭的他们退到此处,已是退无可退。
没有谁想着打开城门逃出城去,这样的天气,敌人又都是骑兵,逃出去也是个死。
一队队的骑兵从营房的空隙间策马而出,渐渐聚集起来,劝降的声音一直在这些残兵耳边回荡,城中各处的厮杀声渐渐稀疏了起来,可还未曾断绝。
陈礼艰难的举起了钢刀,嘶哑的声音像敲响的破锣一般难听。
“这里只有战死的好汉,没有乞活的贼子,呼嗬……”
仿若狼嚎般的声音再次回响在寒风当中,他麾下的兵卒们纷纷握紧钢刀,挺起胸膛,下意识的用最后的气力仰天长嚎,顿时,悲壮之气四塞,一如龙门渡口营寨中的同袍一般无二。
而这两战当中,并代军人显示出来的凝聚力,已与乱世群雄麾下的兵马,有了很大的差别,忠诚这两个字眼,在逆境当中终于也不是一句空话了。
严明的军纪,良好的补给,很不错的抚恤,以及一连串战争的洗礼,和那一场场的胜利,终于铸造出了这样一种魂魄。
他们不愿再向敌人屈膝俯首,也不愿再显露出任何的怯懦,也可以说,他们比这世上大多数的军伍,更有归属感。
悲壮的长嚎声还未散去,不远的地方,呼应之声已是大起,好像山谷回音般激荡回转,已经准备发起最后的进攻,结束这场战事的唐军骑卒,骤然一惊,纷纷拉住战马……
张伦终于率部到了。
军卒在城墙之上奔走如飞,还未到近前,已有兵卒拉开弓箭,射出箭矢。
陈礼瞪着一双充满血丝的眼睛望去,嘴角咧开,一屁股坐倒在地上,嘴里却咒骂出声,“他娘的张伦……”
翟长孙来到之时,城墙之上已经布满了敌军的弓箭手,城墙根儿上,一排排的兵卒拥着盾牌,挺出长枪,列开了像刺猬一样的军阵。
翟长孙这个时候只想大骂,慕容罗睺这个混账东西,不是说张伦一点动静都没有吗?怎么就出现在了这里?
城池不算多大,可却弄出了突袭一样的效果。
翟长孙犹豫了半晌,左右观瞧,部下们脸色都透着青白,手脚颤的和得病了一样,一天两夜的行军厮杀,此时的玄甲军也已是强弩之末。
翟长孙知道,只要他一声令下,这些将士们一定还会勇猛的冲上去,将敌人撕的粉碎,因为这是他见过的最为精锐的骑兵军旅,没有之一。
可他会下那样的命令吗?肯定不会,这不是什么其他的军旅,这是玄甲军,秦王亲军中最坚硬牢固的一根支柱。
一个玄甲军将士用十个敌人来换,也是亏了,何况是现在这种情形……
“去,禀报于秦王殿下,张伦率部已至城西,不能轻拔,还请殿下示下……”翟长孙最终选择了请令于李世民。
骑兵缓缓退后,在你来我往的对射当中,离开了弓箭的攻击范围。
此时陈礼被人扶着也来到了张伦面前。
“张将军若再晚来一步,俺们这些性命可就都要留在此处了,俺代大家伙儿多谢张将军的救命之恩。”
这话里面的嘲讽张伦又怎么会听不出来?
他一把扶住陈礼的胳膊,诚恳的道:“非是俺来的晚,而是……深恐两位将军见疑,只能等待天明才率军赶来,还好未曾太晚,不然的话,张某定是一生难安啊。”
这个时候,陈礼还能说什么呢?就算心里怪着此人奸猾,见死不救,这会儿也难以分说清楚。
他哑着嗓子指着远处的骑兵道:“嘿嘿,这些兔崽子也没多少力气了,张将军可敢与我一同率人上去杀他个痛快?”
张伦怎么会陪着杀红了眼睛的他犯傻气,当即就劝,“将军莫急,俺看这些狗贼还有些余力,不如缓一缓,再冻他们些时候,杀起来也就容易些,将军也吃些东西,歇上一会儿,过后张某定陪将军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翟长孙和慕容罗睺的禀报几乎同时来到了李世民这里,李世民当即就吃了一惊,长途奔袭最怕的就是这种意外,至此,拿下龙门城再修整一番的计划,算是完全被打破了。
张伦部养精蓄锐,并趁着黑暗突然出现在城西,让龙门城一战,马上便有了逆转之势。
(月票月票)(未完待续。)
===第502章逆转(二)===
很快,李世民便接到禀报,东城城门被敌军重新夺取,并已关闭。
李世民冷笑一声,并不太在意。
想要来个瓮中捉鳖?做梦去吧……
今日一战之下不能尽溃龙门城守军,算是有点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其他的嘛,也就都无所谓了。
这一场战事,本就不是为了夺取黄河滩头而来。
实际上,此时在李世民心里,这一战已经算是结束了,无法做到尽善尽美,让他稍有遗憾,可这无关大略,并不算什么。
两场夜战,留在他心里的只有一句话,并代边军,果然名不虚传,之后再要较量,却要多加小心了。
他也有着些惋惜,当日李定安只还是恒安镇军的一个小小军曹,相处了不少日子,他便觉得此人虽有些才能,却胸无大志,抗击突厥之心却又很是坚定,勉强可以用之作为晋北屏障。
回到晋阳之后他跟父亲也是这么说的。
之后故事,开头时和他想的倒也差不多,此人在边地和突厥人厮杀连场,竟是让突厥人再没有南下骚扰到并州。
这也让当年大军南下功打长安变得顺利了许多,更无须跟突厥人虚与委蛇,说起来李定安也算是对他们李氏一族的有功。
可惜的是,无论是父亲,还是太子都喜重用亲族,更看重众人之家世,竟然置这样的人才于不顾……
等到此人羽翼丰满,雄心随之而来的时候,说什么也都晚了,不然的话,不定他李氏就又能得上一员上将呢。
今日领兵来攻,两场战事下来,李世民心中的惊讶和那隐隐升起的忌惮之心,是根本无法为外人道的。
誓死不愿屈膝归降的硬朗之人李世民不是没见过,可这样成群成群的兵卒将领,在战事不利至此的情形之下,却都是宁愿战死也不愿投顺,扪心自问一下,他李世民麾下的大军,除了他的几支亲军之外,其他的还真就不敢说能比得了。
而这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在治军之上,李定安有着非同凡响的才能,可让众军效死的将领,毋庸置疑他们都必定是非常可怕的人物儿。
李世民惋惜之处也正在于此,李定安将才难得,却从边军守将成了李氏死敌,这中间的事故,李世民根本不用细问,就能知道发生了什么。
李氏这边不知拉拢,反而有着敌意,那边儿呢,兵力渐渐雄厚,野心随之而起。
若非他这两年都是身在西北,怎么会让李元吉败坏了李氏家业?
当然,此时思绪连篇之际,他不会再想太多了,战事当中最忌心存旁顾。
随即李世民传下军令,令翟长孙,慕容罗睺召集各部,到城中驻扎,先烤火取暖,算是略作休整,然后……便是离开这座城池了。
在李世民看来,这只能是小战一场,为之后的战略做出准备之余,也顺便试探一下敌人的虚实和战力。
实际上,他和李破的想法不谋而合,明年才是最为关键的一年。
他断不会让李定安在晋地站稳脚跟,那太危险了,而冬天这场突袭,起因其实还在于回归的唐使,窦诞的描述让他心中略寒。
因为他听出了李定安有着休战之意,大胜之下,却要与人修好不战,这样沉稳中透漏出来的无穷野心,可就非是薛举之流可比了。
考量多日,李世民终是打算用冒险的进攻来大破僵局,他绝对不会给予敌人修养喘息之机。
所以说,这一战并非要夺取什么滩头,什么城池,又击溃多少敌军,杀死了多少敌人,而是在为之后的军事战略所服务。
可战争就是这样,它会有种种的意外,让你明白战争不是游戏,你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今日一战在李世民看来已是趋于结束,可有人就是不同意。
翟长孙率军退往城中腹地,拆下营房准备烤火取暖,慕容罗睺部也在向这里靠拢。
张伦只是让人探了探,便明白敌人没有傻到跟他在城西对峙,想要缓一缓再说。
那怎么成?
他立即命人去南边儿点燃房屋,阻止两部敌军汇合,接着便和陈礼两人分统一部人马,从北边和西边追着翟长孙部开始骚扰。
这是真正的骚扰,接着房屋的掩护,用箭矢和弓弩对骑兵做出打击,换句话说,张伦从这一刻才彻底把这一战的节奏带入了巷战。
如果这是装备齐全,又在巅峰状态的玄甲军,这样做几乎和送死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巷战只会让兵力分散开来,面对玄甲军这样精锐的骑兵,效果其实微乎其微。
可此时的玄甲军将士,已经消耗了太多的体力,兵卒在寒风中冻的已经没了多少热气儿,而他们坐下的战马,也在吐着白沫。
人马的体力,几乎都已经来到了极限。
这和当年恒安镇军骑兵跟突厥人在雪天作战一样,寒冷的天气才是最大的敌人。
翟长孙部终于痛苦了起来,他们的上空不停有箭矢落下,喊杀声如影随形,追逐和狙击和他们周围不断的发生。
厮杀声渐渐趋于激烈,在龙门城中狭窄的营房之间,鲜血在不停的流淌,像血肉磨坊一样在不停的消耗着翟长孙部的兵力。
别说停下来烧火取暖了,一队队的骑兵被派出去,却都消失在营房之间,玄甲军的骁勇善战,在这样的一个白天,完全被龙门城中的房屋所抵消。
南边儿渐渐着起了不少火头儿,烟气正在龙门城上空蔓延。
城中还在抵抗的并代军卒,纷纷向这里聚拢过来,有那残存的骑兵以及夺取了战马,三三两两的瞪着通红的眼睛,带着满身的伤痕,用他们精准的箭术和娴熟的马上功夫,像狼一样在围绕着敌人不停撕咬,根本不顾自己的安危和生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9/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