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6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0/1986


良久过后,李碧才道:“这话以后休提,不然当以乱我军心之罪处置,知道吗?”
语声平静,可这才表明李碧是真火了,元朗赶紧连连点头,如果可能的话,他一定把心拿出来给李碧瞧瞧,他真不是故意说的。
到此,他也算知道了,今天有点倒霉,为免把姐姐惹急了,还是赶紧说正事为妙。
“阿姐,军心可乱不得,俺知道错了……俺来见阿姐,说的不是这些,俺听云侍郎说起,皇帝……不是,杨广修渠道,后来河上行走的有一种捞船,据说尖头阔尾,虽行进缓慢,却平稳有如行于平地,船上开阔,捞人十数人站于其上,不显拥挤,持杆捞取河底泥沙,清理航道,深是灵巧,也不知在黄河上又会如何……”
“不过听云侍郎说,此船造来轻易,船底厚重,吃水甚深,破浪之能却是不强,若想行于黄河,估计还要改一下才成。”
“俺就觉着,前些时大王领军渡河,费了不少周章,颇为不易,若能有船横于水上,利于建造浮桥,或能稍省其力?”
李碧没想到,这个不着调的弟弟还真有正事可说,说的还是大事,不容易啊不容易。
李碧自然不晓得什么捞船不捞船的,她只是觉得,宇文恺建造,又是出自云定兴之口,有点不靠谱。
要知道,宇文恺在辽水之上建造浮桥,因为短了几分,让征辽将士死伤惨重,连麦铁杖都死在了那里……
好吧,那次征伐辽东的战事给李碧印象太深刻了,于是对那些当时鼎鼎大名的人物,充满了怨念,看法很不客观。
而云定兴呢,尽人皆知其乃谄媚之徒,天然就无法取信于人。
可话说回来了,黄河天险必然是要迈过去的一道坎,她是当过将军的人,对战事很敏感,如果让她在潼关和黄河两者之间选择的话,毫无疑问,她会选择黄河。
就像当日征伐辽东,你去问问那些将军们,是愿意多渡几次辽水呢,还是愿意去攻打一次辽东城?
如果真有这样一道选择题放在那些大将军们的面前,他们毫无疑问,都会欢欢喜喜的去渡河,而非是面对辽东坚城。
李碧慎重了起来,于是问道:“云定兴怎会与你说起造船之事?”
听上去是一句废话,可只要细琢磨一下,里面味道可不少,云定兴若有献策之意,应该去寻汉王说话,绝对不会借元朗之口传言,因为他是工部侍郎,不是其他什么小官小吏。
再有就是元朗本人的问题,无法交予大事的印象一旦有了,就很难清除。
元朗呢,却只察觉到后者,他觉得姐姐总是小瞧于他,张口便回道:“云侍郎职在工部,与俺还能说什么呢?”
李碧当即咬了咬牙,很想过去像之前一样,对其饱以老拳,不得不说,勾火的本事元朗大有青出于蓝之势,李破要多努努力了,不然很快就要有人后来居上才对。
压了压火气,李碧道:“此事就不要跟旁人说了……难得你还有功业之想,我甚感欣慰,可说话做事,还需认真理性头绪才行。”
又教训了几句,李碧无奈的招手唤人,摆上酒菜款待自家弟弟。
待元朗走后,李碧立即吩咐道:“来人,传魏玄成来见,记得莫要让元郎中知晓。”
她对这个弟弟,真的是没话说,她想弄明白的,除了造船之事外,就是云定兴都跟元朗说了些什么,唯恐那个敢夜闯行宫的老贼把弟弟带坏了。
若是那般,说不得就要跟云定兴算账。
只是她从没有想到过,像她和李破这样控制欲极强的人,一旦照顾起谁来,结果其实很难称心如意,李春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呢。
===第733章细作(一)===
王绮静静的坐在书房角落里,轻轻揉动了几下酸软的手腕,还是不得不拿起笔来,将之前匆忙记录的文案进行复录。
几天下来,汉王单独召见的臣下已经有十余位,各个身份显赫,手握重权。
他们陆续来到这里,先就要向汉王禀报公务,每个人都会把政绩和所遇到的困难,甚或是办错了的事情跟汉王说个清楚。
这显然大大增加了记室的工作量,几天过去,王绮肉乎乎的小脸就有些暗淡了下来,她显然是有些吃不住劲了。
可她却断不会让另外那位杨记室来帮忙,汉王私下召见臣下,现在都是她在陪着,内外之势已然分明。
要是杨续坏了规矩,她便可以据理力争,把伸进来的爪子给敲回去,可若是她自己不争气,那可就怪不得旁人作祟了,人家杨续乃弘农杨氏后裔,还有个兄长在刑部任职,不客气起来可不会将王氏才女放在眼中。
实际上呢,王绮所担忧的和外间官员还有些区别,记室之位一旦旁落,那她又该以什么身份留在汉王府中呢?
这才是她最为恐惧的关节所在,所以,再大的苦头她也只能咬牙挺住,更何况,她吃的苦头其实并不算大,只是多写几个字而已。
相比之下,这间书房的主人李破就显得很是悠闲了,此时他正一手支着脑袋,另外一只手上,一枚光闪闪的铜币正在他的指间来回舞动,就像是一只精灵正在那里极力跳跃,却怎么也离不开方寸之地。
王绮不时抬头瞅瞅,每次都很是惊奇的在想,若是这位去到晋阳街头走上一圈,不定就能引人围观,赚来许多铜钱。
好吧,王氏才女在汉王府这样的地方呆的久了,想象力丰富了许多,想的东西却也难免不着调了起来。
若是让李破知道了她的心声,怕是要跟她算算账本才成。
当然了,王绮不会知道,这样的技巧在后来,可是老千,扒手,魔术师等职业的基础,能锻炼手指的灵活度之外,更能让人的精神处于一种平静的状态,是一个很不错的消遣呢。
李破也是练了一段时间,才将这门手艺重新捡起来,这可以让他松缓一下紧绷的精神,俨然便是李氏秘传之一,轻易不会在人前显示。
当然,这都是开玩笑,像这样的小游戏一旦在众目睽睽之下由汉王殿下亲自施展,换来的绝对不是夸奖称赞的声音,而是臣下们的谏言,因为这太不庄重了,根本不符合李破的身份和地位,王绮的观感就能证明这一点。
这是一个不允许上位者放浪形骸的年头,一旦失于轻浮,昏聩的名声不定就会接踵而至。
所以只能是私下里的游戏之举,见不得人。
突然间,李破手掌微微一弹,铜币高高飞起,落下时李破反手一按,叮的一声将铜币按在桌上,李破挪开手掌一瞧,脸上笑容大起,猜对了啊。
王绮悄悄埋下脑袋不敢再瞧,心下却已乐的打颠,这位大王竟然……颇有童趣?莫不是疯魔了吧?
她当然不知道,别人猜正反,最多也就是赌一赌,或者搏个乐呵什么的,这位却是在以此决定关乎千千万万人的大事。
该见的人都见的差不多了,该吹的风头也都吹过了,接下来该做什么,李破有点犹豫。
主要是他想再等一等,如今天气依旧寒冷无比,再是心急也不不足以让老天爷来送温暖,所以之后的准备大致上要在二月间启动。
这么说来会有一个月的余裕,各地郡府都会在这段时间内得到消息,一些政事上的首尾也要加紧处置,不然大兵一起,也就顾不上了。
所以要不要立即召集众人展开战前会议,还是等上一等,给臣下们几天考虑的时间呢?
各有各的好处,好吧,最终汉王殿下是以抛硬币的方式来决定的……
“来人。”
今天值守在书房之外的正好是沈青奴,听见李破召唤,立即推门进来等候吩咐。
“你去中书传令,两日后辰时,我要在正堂召见中书,各部主官,还有尉迟将军那里也知会一声,届时一道前来见我。”
沈青奴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沈青奴刚走不久,便有人来报,张司马求见。
“让他进来吧。”李破皱了皱眉头,张亮刚被他派去平遥没几天,因为他命右翊卫将军宇文镬率兵进驻西河郡,张亮随军前往,整肃军纪。
这是在为之后的战争做准备,一来是李破想让第一批从晋阳起运的粮草由右翊卫府押送,增兵和粮草运输一道做了,会省事不少,二来呢,西河郡府兵人家众多,今次征发府兵参战,李破有意将西河郡府兵归于宇文镬麾下。
右翊卫府的兵力一直逊于其他卫府,宇文镬这人又是任劳任怨,并无与人争功之举,不管是出于他堂兄宇文歆的叮嘱,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反正这次就是李破对他的奖赏了。
只是因为不能影响春耕的原因,西河郡的府兵征发要延后一些,却对战事造不成太大的影响,最终西河郡府兵也必定会归于宇文镬账下。
可没两天的功夫,张亮便回来了,这是和宇文镬闹了别扭回来告状的节奏吗?
而事实上则和李破想的完全不一样,张亮匆匆而来,实是事出有因。
“兵部司库冯谦礼以出外公干之隙,密藏私信欲往长安投李渊,经西河时,为人识破……”
张亮顶风冒雪的回来,只简单的说了一下,便给李破呈上了冯谦礼的罪证以及审问冯谦礼以及其随从的口供文书。
他也知道,这显然是在给主公添堵,所以没有半点居功的模样,坐下喝了几口茶,将快要冻掉了的魂给捡回来,才向李破禀报其中详情。
说起来冯谦礼比较倒霉,他其实是奉令前往河边公干的,也就是说,他平安到了河边,有很大机会能逃过河对岸去的。
可最终足迹只至西河,便被人给捉住了,这不能怪冯谦礼,而是他的随从出了问题。
(年前人情交往太多,更新不稳定,给大家道个歉。)
===第734章细作(二)===
冯谦礼四十有五,父母妻儿俱全,按照九品中正制的算法,他是标准的庶族中人,门阀世族的候补成员。
如今任职兵部司库,在晋阳官场中肯定不算是小人物了。
可当日齐王李元吉主政晋阳之时,冯谦礼也不过是晋阳一小吏尔,可以说,李破入主晋阳,给了冯谦礼这样的人一个很大的提升空间。
但就是这样的受益者,现在却冒着天大的风险选择去给李唐当牛做马,对于晋地政权而言,看上去是一件小事,实则却有着很不好的意味。
这些年李破东征西讨,不论对自身还是对外间诸侯,认识的都比较清晰,尤其是李唐,更有着直观而又正确的看法,既不因屡战屡胜而有所轻视,也不会让沉重的宿命感来影响自己的决断。
李渊是关西世阀中人,凭借上百年的积聚以及自身的能为,交游广阔,望重天下,当其一朝据有长安,望南而拜之时,立时便呈居高临下之势,人才聚集,蜂起而从。
所以在李破看来,武德元年前后的一段时间,应该是李渊最得意的黄金时期,做什么都很顺手,别说其他地方的人们如何如何,只说晋地,无数人都是将唐公挂在嘴边上,愿意为李渊奔走效劳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0/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